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C10C019)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曾洪伟曾宏伟曾洪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审美性·政治性·非政治性——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的悖论性被引量:2
- 2012年
- 无论从本质主义还是从关系主义的角度来看,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都是审美的,或者说以审美为核心的。但在深层次上,无论是从政治的普世性(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是从理论的美学形态、话语色彩以及文化政治权力角度来考量,其文学批评却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而如果从汉娜.阿伦特复数性、差异性、平等性、自由性意义上的现代西方政治概念角度来进行考察,布氏的文学批评却又是非政治性的。因此,布鲁姆的文学批评集审美性、政治性、非政治性于一体,形成了奇异的悖论性特征。
- 曾洪伟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政治性悖论
- 西方文论著作版本“十三页”的价值
- 2012年
- 西方文论著作有着复杂而独特的版本构成与属性,其十三页(尤其是除正文页之外的其他十二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亦即史料价值、信息价值和阐释学价值。由于视野和思维的局限,学界对于西方文论著作版本的这些方面重视不够,对它们对于西方文论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出现了研究的盲区和缺陷。
- 曾洪军曾洪伟
- 西方文论著作版本的变迁与谱系被引量:1
- 2013年
- 西方文论著作的版(文)本变迁与谱系研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系统清理西方文论著作在本土与异域的版(文)本变迁情况,绘制出谱系图;深入考察各个版(文)本之间在"十三页"层面上的差异以及其原因,并对其进行意义、内涵阐释;确立西方文论著作版(文)本遴选原则。
- 曾洪伟
- 关键词:谱系
- “陌生化”误读二种献疑——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哈罗德·布鲁姆被引量:3
- 2011年
- "陌生化"自什克洛夫斯基于1917年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明确提出以来,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了。(1)从接受史的角度来看,在这9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外学界对于"陌生化"理论及方法的探讨的成果是比较丰厚的,关于"陌生化"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释、解决和澄清;但是,在这一漫长的接受过程中,
- 曾宏伟
-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误读什克洛夫斯基接受史
- 近三十年哈罗德·布鲁姆及其诗学在中国的译介
- 2012年
- 根据其理论在中国的翻译、介绍、接受状况,可将哈罗德.布鲁姆及其诗学在中国的译介分为四个时期:提名引/译介期,引介无意识期,专题译介期或译介自觉期,译介繁荣期。文章对布鲁姆及其诗学在各个时期的翻译介绍状况、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并针对译介史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布鲁姆诗学译介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 曾洪伟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诗学译介
- 哈罗德·布鲁姆与比较文学
- 2012年
- 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实践与比较文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受其互文性理论和思维模式以及其百科全书式知识储备与结构的影响,布鲁姆后期的文学批评已涉及到比较文学研究的各主要方面,即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布鲁姆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实践对比较文学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与启发价值,今后学界应充分重视和挖掘布氏理论及批评的比较文学价值。
- 曾洪伟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比较文学
- 文学终结·审美终结·距离终结——试论哈罗德·布鲁姆关于当前文学危机的观点并与希利斯·米勒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一作为美国耶鲁学派的著名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Hillis Miller)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集中提出并阐发了他关于"文学终结"的命题,并在国际文坛与文艺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和引起激烈争辩,中国文论界和学术界也对之作出了积极热烈的理论回应与批评跟进。而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同样作为耶鲁学派乃至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另外一位卓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
- 曾洪伟
- 关键词:文学批评理论现代美学
- 试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终结”观——与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观比较
- 2011年
- 与希利斯·米勒一样,哈罗德·布鲁姆也对当前电子媒介时代和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文学以及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命运"危机"给予了理论观照和关注,并表达了与"文学终结"论相类似的理论观点。但与希利斯·米勒不同的是,哈罗德·布鲁姆的"终结"论论述的对象主体——文学——只指高雅/精英文化文学,并奉"崇高"为其惟一或主要的美学内质与特征;而且,布鲁姆认为文学"终结"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诱发和导致文学"终结"危机的原因,不仅来自文学外部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电子时代的来临,电子文化消费产品的风行),而且还来自文学内部。他指出,文学的衰落与消亡主要指的是高雅文化文学的终结,而大众文化文学在后现代的消费文化社会语境中的急遽繁殖、复制和扩张,和它通过经典化的文学制度以及文学教育体制对高雅文化文学的挤压、替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化,是导致高雅文化文学终结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些来自文学内外的诱因,他是极力反对的。布鲁姆反后现代美学的"文学终结"论有其局限性,但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也有其价值和意义。
- 曾洪伟
-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现代美学后现代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