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766)

作品数:7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裴中陈玲刘金龙黎锦如周鸿雁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刺激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脑深部
  • 4篇脑深部电刺激
  • 3篇电刺激治疗
  • 3篇丘脑
  • 3篇丘脑底
  • 3篇丘脑底核
  • 3篇脑深部电刺激...
  • 2篇毒性
  • 2篇毒性作用
  • 2篇秀丽线虫
  • 2篇双侧丘脑底核
  • 2篇热休克
  • 2篇疗效
  • 1篇蛋白
  • 1篇电刺激术
  • 1篇电极
  • 1篇秀丽隐杆线虫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裴中
  • 5篇陈玲
  • 4篇刘金龙
  • 3篇钱浩
  • 3篇刘焯霖
  • 3篇周鸿雁
  • 3篇黎锦如
  • 2篇刘妍梅
  • 2篇陈杰
  • 2篇陈曦
  • 2篇郭文苑
  • 2篇卢锡林
  • 2篇冼文彪
  • 1篇龙思梅
  • 1篇郑一帆
  • 1篇黄颐
  • 1篇叶锦辉
  • 1篇张中伟
  • 1篇吴琪
  • 1篇孙喜翠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新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1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严谨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范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例共植入22根电极(单侧2例,双侧10例),刺激电极植入靶点均为丘脑底核(STN),全部术后无颅内血肿出现,无感染及永久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刺激相关的不良反应;12例患者随访时间2~28个月,术后6个月UPDRSⅢ评分在开机不服药和开机服药的改善率分别是50%和67%.结论 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良好疗效的保障.
黄燕梅刘金龙国宁陈玲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帕金森病围手术期护理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疗效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双侧STN 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于术前、术后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评价其临床情况 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PD药物的剂量及DBS相关参数.结果 10例患者术后随访满1年,开机未服药及开机服药状态与术前未服药状态相比UPDRS-Ⅲ运动评分、震颤、强直、迟缓及中轴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其中以震颤改善率最高(52.1%与77.7%),与术前服药状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觉醒状态"关"期时间由术前6.3 h/d缩短至1.8 h/d(P=0.008),术后H&Y分级及PDQ-39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运动症状评分无明显变化.术后1年抗PD药物较术前显著减少49.2%.结论 双侧STN DBS术对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疗效肯定,能有效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且可调控的优点.
陈杰刘金龙陈曦钱浩冼文彪周鸿雁刘妍梅叶小帆郑一帆张思乐陈玲黎锦如刘焯霖裴中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脑刺激法
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多巴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均服用复方多巴制剂并在出现症状加重或运动波动时加用恩他卡朋。服药前、后定期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Ⅱ与Ⅲ评分,观察其副作用,记录每剂复方多巴制剂的起效时间及药效维持时间。结果UPDRSⅡ与Ⅲ评分在服药前分别为15.1±5.1、22.2±8.1,服药1个月后(10.9±2.8;16.4±4.5)、服药3个月后(12.2±3.5;18.8±5.2)均降低(P<0.01)。服药后每剂药物起效时间不变,药效维持时间延长(1.3±0.6)h(P<0.05)。结论恩他卡朋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副作用少,服用安全。
叶锦辉陈玲裴中刘焯霖黎锦如周鸿雁钱浩
关键词:帕金森病恩他卡朋副作用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生活质量、情绪、睡眠、认知及术后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10例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价其临床情况,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及其变化,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例PD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疗效,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等都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8%、53%、35%,开机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86%、78%、69%,其中以震颤改善最为显著。术后UPDRSIII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降低,术后6个月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7%、32%;日常生活质量提高,PDQ-39术后6个月改善率为71%,睡眠质量较术前改善,焦虑抑郁情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减轻,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术后6个月较术前减少45%。结论双侧STN-DBS能明显改善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
钱浩陈玲刘金龙黎锦如何月梅冼文彪周鸿雁张健刘妍梅陈杰陈曦刘焯霖裴中
关键词: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
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对秀丽线虫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对秀丽线虫(C.elegans)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野生型N2秀丽线虫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质粒,通过显微注射获得过表达Clusterin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线虫。将野生型N2秀丽线虫和过表达Clusterin线虫同步化后,观察上述两组线虫的寿命和成虫2 d后热休克的存活情况。结果:与野生型N2秀丽线虫比较,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线虫的寿命明显缩短(P<0.01);在热休克2 d后,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线虫的存活明显缩短(P<0.05)。结论:转基因过表达Clusterin对秀丽线虫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热休克2 d后毒性加重。
郭文苑卢锡林叶城辉裴中吴琪
关键词:CLUSTERIN秀丽线虫热休克
帕金森病基因α-Synuclein过表达对秀丽隐杆线虫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载体pPD95.86建立携带帕金森病基因α-Synuclein(α-SYN)的秀丽隐杆线虫(秀丽线虫)模型,探讨α-SYN过表达对秀丽线虫的毒性作用。方法:构建同时表达α-SYN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质粒pPD95.86::α-SYN,采用野生型N2秀丽线虫,通过显微注射和基因整合筛选获得pPD95.86转基因线虫和pPD95.86::α-SYN转基因线虫。同步化野生型N2秀丽线虫和两种转基因线虫,以pPD95.86::α-SYN转基因线虫为实验组,以pPD95.86转基因线虫为条件对照组,以N2野生型线虫为空白对照组,观察3组线虫的寿命、运动能力和热休克条件下的存活情况。结果:与两对照组比较,pPD95.86::α-SYN转基因线虫的寿命明显缩短,运动能力显著下降,热休克条件下其存活能力减弱(P均<0.01)。结论:帕金森病基因α-SYN的过表达对秀丽线虫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并且该毒性在热休克条件下加重。
孙亚奇卢锡林苏凤娟龙思梅梁凤银郭文苑孙喜翠黄颐裴中钟翎
关键词:Α-突触核蛋白秀丽线虫热休克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近期疗效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近期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1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采用核磁共振(MRI)、微电极记录(microeleetrode recording,MER)技术和术中测试结果共同确定最后靶点,并经过MRI复查验证位置准确,同期植入脉冲发生器,比较手术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评分(UPDRSⅢ)。结果12例共植入22根电极(单侧2例,双侧10例),刺激电极植入靶点均为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MRI复查电极均位于STN背侧,全部术后早期有微毁损效应,无颅内血肿出现,无感染及永久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刺激相关的不良反应。12例患者随访时间2—28个月,术后6个月UPDRSⅢ评分在开机不服药和开机服药的改善率分别是50%和67%。结论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近期疗效显著,严谨的手术流程是DBS良好疗效的保障。
刘金龙陈玲柯春龙张中伟陈昆裴中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帕金森病微电极丘脑底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