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214604)

作品数:26 被引量:460H指数:11
相关作者:吴汉宁吴茂炳刘春燕张金功尹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盆地
  • 11篇铀矿
  • 9篇氧化带
  • 9篇层间
  • 9篇层间氧化带
  • 8篇铀矿床
  • 8篇矿床
  • 7篇油气
  • 7篇砂岩
  • 7篇砂岩型
  • 7篇砂岩型铀矿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砂岩型铀矿床
  • 5篇十红滩铀矿床
  • 5篇吐哈盆地
  • 5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地质
  • 4篇气藏
  • 4篇成藏

机构

  • 8篇西北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核工业二〇三...

作者

  • 5篇吴汉宁
  • 5篇吴茂炳
  • 4篇刘春燕
  • 4篇秦峰
  • 4篇尹丽娟
  • 4篇张金功
  • 4篇郑孟林
  • 3篇巩固
  • 3篇张岳桥
  • 3篇张复新
  • 2篇林畅松
  • 2篇闵茂中
  • 2篇乔海明
  • 2篇王金平
  • 2篇廖昌珍
  • 2篇云金表
  • 2篇施炜
  • 1篇朱西养
  • 1篇李剑峰
  • 1篇许化政

传媒

  • 4篇地质论评
  • 3篇中国地质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世界地质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2篇西北铀矿地质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西部复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运动特征聚合的三维织物模拟算法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布料本身具有很强的非刚性特性,运动方向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三维模拟效果不佳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特征聚合的三维布料运动估计仿真方法。通过建立布料的运动模型,准确分析布料受力的情况。运用布料运动模型参数学习方法,准确分析布料的运动方向,克服运动随机性,完成布料的三维仿真。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布料估计的真实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李剑峰
华北地台上古生界煤成气藏的主要类型及特征被引量:3
2007年
华北地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类型划分问题是关系到下一步勘探思路的关键之一。为此,从天然气藏与气源岩的空间关系着手,将华北地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作为主要气源岩的煤成气藏分为两类:烃源岩气藏和非烃源岩气藏。烃源岩气藏是由于烃源岩的储集性能得到改善而形成的气藏类型,它可以发育在背斜构造中,也可以发育在向斜构造中。非烃源岩气藏按照储集层的构造形态及其与气源岩的接触关系可以分为背斜型气藏、断层型气藏、向斜型气藏(深盆气藏)以及地层型气藏。从煤成气藏发育层位来看,华北地台上古生界煤成气藏发育在上古生界烃源岩、煤系烃源岩的上覆地层以及下伏地层中。烃源岩气藏与非烃源岩气藏在垂向上的分布具有互补性。
尹丽娟张金功吴汉宁秦峰
关键词: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成气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
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及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晚期以来后期改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周缘和内部在中、新生代都受到后期改造作用,周缘存在挤压逆冲推覆和拉张断陷等不同性质的构造改造作用。在盆地...
郑孟林金之钧王毅徐高中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文献传递
吐哈盆地十红滩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控矿构造及控矿机理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十红滩铀矿床是产于吐哈盆地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上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分析了该矿床与区内局部构造的关系,认为局部构造通过控制局部范围内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从而控制着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展布及其铀矿化的形成和空间定位。提出单斜构造是形成该类型矿床最基本条件,在单斜构造基础上发育的断裂、背斜构造能通过改变局部范围内地下水动力特征,促使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提出在该类型矿床勘查中应该加强局部构造的分析与研究,将有助于勘查工程的部署,提高找矿成果。
乔海明宋哲刘治国
关键词: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奥陶系加里东期岩溶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22
2006年
详细的钻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内部和顶部发育多幕次的加里东期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奥陶系内部牙形石带缺失、钻井放空和泥浆漏失、地震剖面上奥陶统反射波组底部上超和顶部削截,以及溶洞充填方解石的Sr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加里东期岩溶储层主要受不整合面、断裂、岩性和古地貌等因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断控和层控特征。由此预测该储层发育区位于古风化壳剥蚀区、加里东期断裂发育区和滩相储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主要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轴部倾没端和塔河西南部、东南部的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区。
刘春燕吴茂炳巩固
关键词:岩溶作用奥陶系塔河油田塔里木盆地
试论伊犁盆地库捷尔太铀矿床常量元素的活动性被引量:11
2005年
传统的对控矿层间氧化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铀及其相应的伴生元素 (Se、Mo、V、Re、Ga等 )的地球化学行为 ,而对常量元素中非变价元素如 :Si、Al、Na、K等研究还很不充分。事实上 ,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 ,随着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水—岩反应的进行 ,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如 Eh、p H等必然会发生显著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或多或少的总会在成矿主岩中最常见的元素如 :Si、Al、Fe、Na、K的地球化学行为上显示出来。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含有上述元素的矿物上的一系列变化 ,并最终导致元素含量上的改变。不同的元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 ,按照其迁入迁出的强度 ,这些元素可以划分为活动组分、次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 3类。
王金平闵茂中彭新建陈跃辉朱西养
关键词:活动性铀矿床地球化学行为物理化学条件伴生元素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浅析被引量:8
2007年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属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含煤碎屑岩中。容矿层岩石中富含有机质,有机碳、可溶有机物、酸解吸附烃在不同地球化学分带的岩石中含量大小不同,尤以矿石带含量最高。矿石有机质母质类型为腐殖型,处于未成熟演化阶段,酸解吸附烃为煤成气型。统计计算表明:容矿层中铀和可溶有机物、酸解吸附烃含量之间具明显的相关关系。分析了有机质在砂岩型铀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容矿层中有机质在含氧环境下分解的产物利于铀在水中的溶解和迁移,而在缺氧条件下分解的产物,构成铀沉淀的还原和吸附地球化学障,在铀的成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乔海明张复新蔡金芳余新山宋哲李文辉
关键词:有机碳有机地球化学砂岩型铀矿床层间氧化带
层间氧化带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砂岩型铀矿床中有关稀土元素的研究较少,在国内仅有对物源的示踪和其配分形式特征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吐哈盆地稀土元素在层间氧化带各地球化学作用带中赋存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在层间氧化作用中可能有的迁移特点,并对稀土元素的总量、轻重稀土元素的比值和δEu和δCe值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以上参数变化与层间氧化带分带的关系,以及对铀矿化的指示意义。
王金平彭新建贾恒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稀土元素
试论油气运移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影响
2006年
以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和砂岩型铀矿成矿动力系统为单元,分析了砂岩型铀矿床与油气藏沉积体系、矿床(藏)聚集带特征及不同矿集带之间的联系。认为油气多次运移促使砂岩型铀矿成矿是一种普遍地质作用,指出油气运移成藏过程中散失部分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促进性表现形式为油气成分使铀矿化预富集或使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中止与矿体封存,油气成藏后三次运移(微渗)使红色砂层中铀富集成矿。依据油气对砂岩型铀矿还原作用的结果初步建立了3种油气与砂岩型铀矿共存的基本模式,丰富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多能源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权建平李卫红陈宏斌
关键词:成藏动力系统砂岩型铀矿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铀成矿过程中微生物—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是目前国际成矿作用研究前沿领域。本文以我国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矿床的有机质、微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认为好氧微生物积极地参与了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形成。氧化带铁的生物氧化作用催化了铀的氧化、溶解以及迁移,为铀成矿提供了重要的铀源条件。在氧化还原过渡带,硫酸盐还原菌利用有机质生物化学作用的产物——轻烃和可溶有机物作为碳源,使容矿层地下水中硫酸盐发生还原作用形成硫化氢,地下水Eh降低和pH向弱酸性转化,导致铀的还原成矿和吸附成矿作用,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乔海明宋哲
关键词:微生物有机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