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214606)

作品数:85 被引量:1,185H指数:21
相关作者:孙卫李斌孟自芳李相博韩宗元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石油与天然气...
  • 4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1篇盆地
  • 3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1篇储层
  • 13篇砂岩
  • 12篇成岩作用
  • 11篇油田
  • 10篇孔隙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7篇低渗
  • 7篇油藏
  • 7篇油气
  • 7篇源岩
  • 7篇烃源
  • 7篇烃源岩
  • 6篇铀矿
  • 6篇有机质
  • 6篇成藏
  • 6篇储层特征
  • 5篇地层

机构

  • 34篇西北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长安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兰...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里贾纳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3篇孙卫
  • 14篇李斌
  • 12篇孟自芳
  • 10篇韩宗元
  • 10篇李相博
  • 10篇杨晓勇
  • 7篇王琪
  • 6篇郑民
  • 6篇张创
  • 5篇禚喜准
  • 5篇宋岩
  • 5篇徐波
  • 5篇吴小斌
  • 5篇陈国俊
  • 4篇谢建成
  • 4篇薛春纪
  • 4篇高辉
  • 4篇卢红选
  • 4篇王先彬
  • 4篇妥进才

传媒

  • 11篇西北大学学报...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现代地质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沉积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矿物岩石
  • 2篇新疆地质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22篇2008
  • 16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沉积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的检出及意义被引量:20
2006年
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丰富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在分布特征上极为相似。在碳同位素组成方面,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也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范围。因此,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很可能就是正构烷烃系列化合物十分重要的母质来源。地质体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存在需要在相应的沉积体中维持一个比较严格的弱碱性—中性的环境。这种弱碱性—中性的成岩环境不仅对该地区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形成和保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有可能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
妥进才张明峰王先彬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正构烷烃
无机成因二氧化碳气成藏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在总结不同成因条件下CO2成藏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条件、气藏分布以及受控的地质—构造环境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不同类型火山岩CO2气体脱气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岩性的CO2脱气参数;对韧性和脆性剪切作用的动力变质系统条件下构造变形岩石CO2气体释放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接触变质作用条件下碳酸盐岩石CO2气体释放量进行了地球化学模拟计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火山脱气、动力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条件下CO2的形成机制以及气体释放量的计算模型。指出了我国无机成因CO2气藏的分布规律和勘探目标。
杨晓勇刘德良王佰长李振生谈迎杨强
关键词:无机成因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二氧化碳气藏
岩性地层油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以陕北靖安油田为例
选取陕北斜坡靖安油田岩性地层油藏为研究目标,对岩性地层油藏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岩性油藏主要受构造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范围、成岩演化和区域盖层等因素控制。其中,烃源岩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三角洲...
李斌宋岩孟自芳夏斌李相博
关键词:岩性油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靖安油田浊沸石
文献传递
注水井组对比测试在注水方案调整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双河油田V上油组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油层水淹十分严重,必须提高注水效率,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必须准确评价注水效果。根据注水井组对比测试评价注水效果,分析注采井对应关系。通过对V上油组7个注水井组对比测试结果分析,认为V上油组注水主要有能量存在亏空和注水见效不均匀两种情况,在下一步注水方案调整中采取相应的措施:V上油组V1,V8,V9,V10小层的注水强度应有所增加,V6小层向下调整,对于渗流能力较差的小层应采取酸化工艺。
闫长辉陈青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注水效果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气田天然气逸散:流体包裹体证据被引量:13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气田南侧断裂带充填的方解石脉富含天然气包裹体.应用流体包裹体测试、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热释光年龄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方解石脉和天然气包裹体成因特征及其形成时间.分析表明,天然气包裹体形成温度在130~140℃之间,盐度为5.5(质量百分比)NaCl~6.0(质量百分比)NaCl,表明天然气包裹体属于盆地内热成因烃类流体.热爆法分析方解石脉包裹体烃类气体含量最高达2.4219m3/t,C1/ΣCi比值最高为91%.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的单个包裹体中烃类气体最高含量为91.6%.方解石脉δ13CPDB为-5.75‰~-15.23‰,δ18OSMOW为21.33‰~21.67‰,表明断裂带中含天然气包裹体方解石脉属于淡水成因方解石.天然气包裹体δ13C1PDB为-21.36‰~-29.06‰,δDSMOW为-70.89‰~-111.03‰,其与米脂气田同属于煤成天然气.含天然气包裹体的方解石脉热释光年龄为32.4±34.2万年.综合研究认为,晚期断裂构造活动对天然气成藏具有重要影响,米脂气田南侧断裂带方解石脉天然气包裹体是米脂气藏受喜马拉雅构造活动影响,天然气沿断裂发生逸散的证据.
李荣西邸领军席胜利
关键词:天然气成藏鄂尔多斯盆地
郯庐断裂带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意义被引量:34
2006年
对郯庐断裂南段沙溪含铜斑岩体中黑云母和斜长石单矿物的高精度40A r/39A r同位素测定,获得40A r/39A r平均坪年龄为132.62 M a±0.28 M a,40A r/39A r等时线平均年龄为132.59 M a±0.46 M a,而最小平均视年龄86 M a左右可能表示后期的一次热事件,可能对应于斑岩体与Cu-A u矿化有关的热液活动。这些年龄值比前人在该区及邻区获得的K-A r和R b-S r年龄更精确地代表沙溪含铜斑岩体的侵入时代。132.6M a左右的年龄代表着该区含铜(金)斑岩体的侵入时代,可以证实铜(金)斑岩型矿床是在稍后的大规模热液蚀变条件下所形成。
杨晓勇
关键词:斑岩体^40AR/^39AR年代学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储层流动单元的分类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流动单元是在侧向上和垂向上连续的具有相同的影响流体流动特征参数的储层单元,是油田开发地质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以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河流三角洲储层为例,在建立地质模型基础上,对8个表征流动单元的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共同度的降维处理,优选出砂厚、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作为研究对象,对工区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并引入动态参数γ,对储层进行综合评判,评价了流动单元的平面分布.认为对流动单元的研究要综合考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生产动态等资料.
管英柱王允诚李斌杨波
关键词:沉积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子洲-清涧地区山2段储层差异性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有效储层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分为山2^3、山2^2、山2^1三个小层,其中山2^3小层单井产量高、整体产能大,其他2个小层尚未发现工业气流。山2^3小层与山2^2、山2^1小层相比,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储层基本特征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表明沉积作用是导致3个小层储层差异悬殊的根本原因,成岩作用使差异进一步加剧。以石英砂岩为主的山2^3小层河道水动力强,碎屑颗粒分选好、磨圆度高,破坏性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溶蚀、破裂作用相对较强,储层物性好、有效储集空间多;以岩屑砂岩为主的山2^2、山2^1小层河道水动力弱,碎屑颗粒分选差、磨圆度低,压实作用强,伊利石、伊/蒙混层黏土及碳酸盐矿物的体积分数大,而建设性成岩作用弱,储层物性差、有效储集空间少。
韩宗元
关键词:石英砂岩成岩作用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成盆动力学模式被引量:20
2006年
应用地震勘探资料和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对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柴达木盆地岩石圈结构特征和区域应力场资料,对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及盆地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确定。该盆地演化既受区域应力场及盆缘走滑断裂活动的控制,也受地壳深部活动的影响,其成盆动力学模式为深层伸展,浅层压扭。这一模式不但较好地解释了盆地的构造特征,而且较好地解释了盆地新生代沉积迁移规律,是对“大型拆离伸展—拉分盆地”成盆模式的补充与完善。
李相博袁剑英陈启林王琪李斌孟自芳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29
2007年
依据各种钻井样品的实验测试资料,通过Rock-Eval岩石评价、显微镜下观察、有机元素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延长组和延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液态烃生成能力较强;干酪根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有机质正处于油气生成成熟阶段。延长组有机质在湖相还原条件下堆积和保存,延安组有机质在浅湖相及沼泽相的弱还原条件下沉积,所以前者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都要好于后者。
韩宗元苗建宇布占琦
关键词:烃源岩干酪根生物标志化合物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