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计划(07ZCGYSF01000)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徐勇杨阔张志宏刘冉录畅继武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济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前列腺
  • 10篇前列腺癌
  • 10篇腺癌
  • 8篇肿瘤
  • 7篇前列腺肿瘤
  • 7篇腺肿瘤
  • 5篇慢病毒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OPO
  • 3篇TΒR
  • 3篇V5
  • 2篇增生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晚期
  • 2篇晚期前列腺癌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核干因子

机构

  • 17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泌尿外...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中...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天津泰达医院

作者

  • 17篇徐勇
  • 12篇杨阔
  • 9篇张志宏
  • 6篇畅继武
  • 6篇刘冉录
  • 5篇张婷
  • 4篇刘妍
  • 3篇曹现祥
  • 3篇马宝杰
  • 3篇于明杰
  • 3篇乔宝民
  • 3篇孙建涛
  • 2篇权昌宜
  • 2篇张玥
  • 2篇徐建立
  • 2篇王萌
  • 2篇郭晓磊
  • 2篇李胜芝
  • 2篇赵耀瑞
  • 2篇张晓光

传媒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2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沉默核干因子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核干因子(NS)基因在前列腺癌恶性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前列腺癌PC-3细胞NS基因表达下调后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变化,筛选与NS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重要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219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涉及到细胞周期、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NS基因表达下调后主要引起周期素依赖激酶4抑制因子(INK4)家族基因(p15、p16和p18)的上调,以及cyclinD1和HDAC1基因的下调,其主要作用点位于CDK4/6-cyclin D和pRb—E2F1复合体上。结论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NS基因可能主要通过抑制p15、p16和p18等INK4家族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NS基因是细胞周期G1/S期检查点的重要调控因子。
刘冉录徐勇张志宏王萌孙建涛张玥李胜芝
关键词:核干因子前列腺肿瘤
靶向沉默核干因子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PC-3、LNCaP及DU145细胞中核干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的表达,研究NS基因沉默后对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NS蛋白及mRNA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用NS特异性小发夹RNA表达质粒转染PC-3细胞,分别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简称NS-shRNA-PC-3)中NSmRNA及蛋白的变化。比较NS基因沉默前后PC-3细胞体外、裸鼠体内增殖能力及凋亡情况的变化。结果:3种细胞中均显示NS基因高表达。转染后NS-shRNA-PC-3细胞中NS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早期凋亡细胞增多。体内致瘤实验显示,NS基因沉默后,PC-3细胞在裸鼠体内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NS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呈高表达,RNA干扰沉默NS基因后PC-3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细胞增多。
刘冉录徐勇张志宏王萌孙建涛张玥李胜芝
关键词:核干因子前列腺癌PC-3RNA干扰
晚期前列腺癌膀胱出口梗阻内分泌治疗的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BOO内分泌治疗(HT)的价值。方法晚期前列腺癌伴BOO患者52例,平均年龄72(54~76)岁。既往均未行HT。病程5个月~7年,平均3.6年。治疗前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重量为(53.5±15.3)g;IPSS23.4±4.5;Qmax(4.8±2.5)ml/s;PSA(53.4±7.5)ng/ml。有尿潴留6例。52例治疗前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Whitmore-Jewette临床分期:C期14例,D期38例。所有病例首先给予HT,对治疗3个月LUTS无改善者采用姑息性TURP治疗。结果HT后LUTS明显改善者占71%(37/52),治疗前后Qmax;分别为(6.2±4.5)和(13.0±5.5)ml/s、IPSS分别为24.1±5.3和7.8±2.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UTS未见缓解者占29%(15/52),治疗前后Qmax分别为(6.6±4.3)和(7.0±4.2)ml/s、IPSS分别为23.6±5.1和22.5±4.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姑息性TURP后好转12例,尿失禁3例,其中2例经肛提肌训练及药物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HT对大部分晚期前列腺癌患者BOO有明显疗效,并可使无改善者前列腺体积缩小,便于进一步治疗。
徐勇张志宏乔宝民杨阔刘冉录张晓光马宝杰徐建立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膀胱颈梗阻肿瘤辅助疗法
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关键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利用国内相关研究中已筛选出的前列腺癌差异表达基因,构建基因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筛选对该网络具有重大影响的基因,探寻对前列腺癌发生起关键作用的基因,进而阐述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查找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其筛选出的有关中国人前列腺癌基因表达谱数据,归纳出前列腺癌差异表达基因;运用NCBI中OMIM数据库分析其功能,总结出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基因相互关系网络模型;运用统计学方法(节点收缩法)比较关键基因的重要度。结果:综合国内发表的有关论文中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得到差异表达基因113条,其中上调基因51条,下调基因62条;运用OMIM数据库构建出一个包含68条基因的具有相互关系的基因网络模型;用节点收缩法统计出各个基因的重要度,从而找出了网络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包括c-MYC、VEGF、HSPCA、TGFβ1、RANTES、EGR1等共12条基因,这些基因很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国内前列腺癌基因芯片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含有基因信息的OMIM数据库和评价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节点收缩法结合,对一批前列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建立了相互作用网络,并对网络中的关键基因进行评估,从而构建了一个在整体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的网络模型,为后续工作中对前列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王刚杨阔孟帅徐勇杨志华刘妍
关键词:前列腺癌基因表达谱基因网络
人真核表达慢病毒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 Ⅱ DNglytk的构建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含有TβRⅡ DNglytk的慢病毒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 DNglytk,用含有TβRⅡ DNglytk质粒的慢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使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失敏感,恢复其对肿瘤的杀伤活性。方法:以原始质粒为模板,PCR扩增TβRⅡ DN和HSV-tk基因,运用重组PCR方法将2个基因连接起来,获得TβRⅡDNglytk融合基因,再以此基因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其对照基因TRANSglytk。应用Invitrogen公司提供的系统,通过TOPO技术将2个融合基因分别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并经过测序验证。结果:完成慢病毒表达质粒载体TβRⅡ DNglytk的构建,经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可以用于相应慢病毒的生产。结论:运用重组PCR技术和TOPO技术成功构建了plenti6/V5-D-TOPO-TβRⅡ DNglytk载体,为产生对TGF-β不敏感的人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并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基础。
杨阔张婷刘妍徐勇畅继武张志宏
关键词:慢病毒属质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前列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2007年
早期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但对晚期、复发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免疫治疗可能防止前列腺癌转移,延缓肿瘤复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是体内杀伤肿瘤的主要效应细胞,如何诱导高效杀伤性CTL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本文综述CTL及其对前列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曹现祥赵耀瑞徐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T淋巴细胞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对比性研究
2008年
人体一些肿瘤的生长对某些激素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激素阻断可抑制其生长,被称为激素相关性肿瘤,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前列腺癌等。其中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为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两种恶性肿瘤,在很多方面均具有类似的特点。将二者在各方面进行对比性研究,有利于总结前列腺癌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于明杰徐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乳腺肿瘤骨转移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在前列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
2009年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逃逸密切相关,而在肿瘤逃逸的因素中,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携带显性负相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Ⅱ型受体基因的慢病毒感染人CTL,使其对TGF-β失敏感,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探索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是,大量CTL输入会导致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我们在CTL体外扩增过程中,
杨阔徐勇张婷曹现祥畅继武张志宏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晚期前列腺癌免疫治疗肿瘤逃逸免疫抑制因子慢病毒感染
天津市农村地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村地区BPH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BPH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9个农村区县居住≥5年、年龄≥50岁的832名男性进行有关BPH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BPH患病率为66.9%(557/832)。随年龄增长,BPH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组间BPH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5,P〈0.05)。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BPH患病率有影响的因素包括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级、睾酮水平、饮食规律、近20年饮食变化、年收入、生活质量评分等(P〈0.05)。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BPH患病率与被调查者年龄、睾酮水平和年收入呈正相关(P〈0.05),与BMI分级及饮食规律性呈负相关(P〈0.05)。被凋查者认知程度与教育水平、BPH诊治率及了解途径的正规性均呈正相关性(P〈0.05)。78.8%被调查者对前列腺疾病不甚了解。结论BPH在天津市农村地区患病率较高,与年龄、睾酮水平、BMI分级、饮食规律性、年收入等因素有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前列腺专科防治工作应加强和完善。
徐勇张志宏程茹郭晓磊马宝杰权昌宜刘冉录杨阔乔宝民田振涛张晓光徐建立于明杰张昌文王伟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患病率统计学农村人口
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控尿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耻骨前列腺韧带(PL)的控尿作用。方法前列腺癌患者74例。年龄52~73岁,平均65岁。术前实验室检查PSA2.0~23.6ng/ml,平均16.5ng/ml。其中64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10例行TURP后病理发现前列腺癌。74例均行盆腔MRI及全身骨扫描未见前列腺外转移病灶。A期6例、B期68例。手术方法:常规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锐性切开盆内筋膜至PL侧缘,50例保留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耻骨后血管复合体(包括PL与背静脉复合体);对照组24例紧贴耻骨切断PL,在尿道前方紧贴前列腺尖部的弧形缘放置集束血管钳,控制背静脉复合体。在集柬钳下方用1—0可吸收线分别贯穿缝扎集束血管钳控制的组织,沿前列腺的弧形切断该束组织达前列腺尖部与尿道连接处。离断尿道。采用“网球拍”式的膀胱颈重建。整形后的膀胱颈与尿道黏膜对黏膜于2、5、7和10点分别吻合4针,将保留在复合体上的1-0缝线于重建膀胱颈的12点、距吻合缘0.5~1.0cm处浆肌层贯穿缝扎,将其与复合体结扎固定。术后保留尿管2周。结果74例手术均顺利。随访3~12个月。保留PL组及切断PL组年龄分别为(61.3±2.4)和(60.8±2.1)岁,实验室检查PSA分别为(14.3±1.2)和(14.7±1.3)ng/ml,手术时间为(110.5±10.4)和(109.7±10.6)min,术中出血量为(250.5±23.4)和(253.4±22.3)ml,切缘阳性率为6%(3/50)和8%(2/2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PL组与切断PL组术后拔除尿管不同时间的控尿率分别为:即刻26%(13//50)和0%(0/24),1个月时为50%(25/50)和12%(3/24),3个月时为80%(40/50)和42%(10/24),6个�
徐勇张志宏乔宝民刘冉录杨阔权昌宜马宝杰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切除术尿失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