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1166)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欧维新肖锦成符海月李文昊李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湿地
  • 3篇海滨湿地
  • 3篇滨海湿地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网络
  • 2篇BP神经
  • 2篇BP神经网
  • 2篇BP神经网络
  • 1篇丹顶鹤
  • 1篇多目标规划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数据
  • 1篇遥感影像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压力
  • 1篇生态用地

机构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欧维新
  • 2篇肖锦成
  • 1篇叶丽芳
  • 1篇赵丽宁
  • 1篇龚佳莹
  • 1篇孙小祥
  • 1篇李冉
  • 1篇李文昊
  • 1篇符海月
  • 1篇连鹏

传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协调生态环境压力的区域生态用地需求模拟——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对土地利用进行布局优化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引入系统保护规划理论,以县级区域为评价单元,构建了生态环境压力测算模型,并对各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构建生态用地需求模拟模型。结果显示:(1)处于低压力等级的县市只有13个,处于中压力等级的县市最多,有44个,处于高压力等级的有6个,生态环境状况并不理想。(2)生态用地空缺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江苏北部地区,生态空缺区域分布集中。研究中构建的生态环境压力测算模型及生态用地需求模拟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压力进行评价和对生态用地需求进行模拟,能得到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欧维新赵丽宁李冉
关键词: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用地
基于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土地利用管控分区——以无锡市为例被引量:6
2014年
分区管控研究是水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基于水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管控分区,是实现水污染"源头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出发,立足区域水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综合考虑污染负荷允许排放量、水质净化功能和排污地段的敏感性程度等约束条件,探讨了以水污染总量控制为目的的土地利用管控分区方法,尝试将区域水污染分配任务量控制要求,转化为其对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的约束与调整。研究以无锡市为例,采用目标函数熵值法对水污染物总量进行公平分配,通过各评价单元所需控制污染减排量、水质净化功能价值以及环太湖不同地段保护需要的三维等级解析,将无锡市划分为不同污染控制程度的6个土地利用管控区,并根据不同管控区土地利用-水污染输出特征,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欧维新连鹏逄谦
关键词:水污染总量控制
基于BP-CA的海滨湿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模拟研究——以大丰海滨湿地为例被引量:7
2014年
论文运用BP神经网络与CA耦合模型,遴选出驱动滩涂开发的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23个空间变量,借助Matlab平台,构建了海滨湿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模型。利用盐城大丰海滨1988、2002和2009年三期遥感影像,及相应年份人口经济数据,根据格局优化模拟思路,先使用湿地功能生态位模型诊断出历史过度开发区域,再训练合理开发转换规则,最后仿真出2016年大丰海滨湿地利用的空间优化格局。模拟中依据目标年覆被数量结构,限定训练样本随机抽取比例,提高了1万个样本的有效信息量;通过对比不同BP隐藏层节点数时的模拟精度,确定"23-13-8"和"23-17-8"分别为两组实验的最优BP结构;使得模拟效率提升,仿真总体精度高于93.6%。研究表明,近些年大丰海滨湿地覆被类型间的演替趋于频繁,自然湿地年开发速度明显加快,开发重心不断东移,呈现出向海"滚动开发"的特征。建议放缓两大保护区核心区周边的无序开发,推进大丰港附近滩涂的有序围垦。
欧维新肖锦成李文昊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
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盐城海滨湿地利用景观结构优化研究
2013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盐城海滨湿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物质组成和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结构优化已成为湿地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表征开发与保护效应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两方面构建约束条件,对盐城海滨湿地利用景观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增加17 211.80hm2,比例增加最大,为6.96%,主要是由于滩涂的围垦开发利用;(2)自然植被面积有所增加,通过植被的自然演替以及恢复部分已被开发的芦苇滩,并限制米草滩的扩张,泥滩面积减少25 804.73hm2,比例变化最大,达10.43%;(3)经济效益增长达6.42亿元,生态效益有所增加,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湿地景观结构得到优化。
孙小祥欧维新龚佳莹叶丽芳
关键词:景观结构优化多目标规划海滨湿地
基于BP神经网络与ETM+遥感数据的盐城滨海自然湿地覆被分类被引量:38
2013年
高效而精确的湿地遥感分类是大范围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的必要保障。使用ETM+遥感数据,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滨海湿地覆被分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江苏盐城沿海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自然湿地覆被分类研究中。选择3、4、7、8波段作为输入层变量,单隐藏层设为10个节点,输出层变量对应待划分的8种覆被类型,构建三层式BP神经网络滨海湿地覆被分类模型。结果显示,BP分类总精度为85.91%,Kappa系数为0.8328,与最小距离法和极大似然法的分类总精度相比,分别提高了7.99%和6.08%,Kappa系数也相比提高。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分类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湿地遥感影像分类技术,能够提高分类精度。
肖锦成欧维新符海月
关键词:BP神经网络ETM+遥感影像
盐城海滨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及其对丹顶鹤越冬生境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物种生境、分布及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全球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湿地景观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丹顶鹤生境结构及其质量。本研究以盐城海滨湿地带相对连续的16期遥感解译影像为空间数据源,分析了8个丹顶鹤越冬栖息热点地区的湿地资源利用以及丹顶鹤越冬生境及其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利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湿地大面积地被转变成人工湿地以及非湿地,其主要变化特征是碱蓬、芦苇等自然湿地被围垦成耕地、水产养殖塘等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覆被类型;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持续下降,补充生境及非生境面积都大幅度增加;综合生境因子在每个热点地区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热点地区丹顶鹤生境质量都呈现出分时段、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丹顶鹤生境质量受到多种覆被类型的综合影响,其中,芦苇湿地和碱蓬湿地对丹顶鹤各种生境因子都有显著影响,主要发挥改善和提高生境质量的作用;盐田、建筑用地和水产养殖塘所产生的干扰是不利于生境质量提高的覆被类型。研究分析表明:芦苇湿地和碱篷湿地作为丹顶鹤越冬最适宜生境,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盐田和水产养殖塘等人工湿地作为补充生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丹顶鹤提供了食物和水分,但其经营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干扰则影响了生境质量,因而需减少其在越冬季节的干扰活动。
欧维新逄谦甘玉婷婷
关键词:丹顶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