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061)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陆荣柱王苏华邢光伟韩方岸陈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丙烯
  • 9篇丙烯腈
  • 8篇染毒
  • 6篇小鼠
  • 3篇亚急性
  • 3篇鼠脑
  • 3篇脑组织
  • 3篇急性
  • 2篇低剂量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染毒大鼠
  • 2篇微量元素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肝组织
  • 2篇大鼠脑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机构

  • 14篇江苏大学
  • 7篇镇江市疾病预...
  • 3篇复旦大学
  • 2篇镇江出入境检...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溧水县人民医...

作者

  • 13篇陆荣柱
  • 12篇王苏华
  • 11篇邢光伟
  • 8篇韩方岸
  • 3篇任春兰
  • 3篇金复生
  • 3篇陈自强
  • 3篇荆俊杰
  • 2篇姜方平
  • 2篇胡云
  • 1篇胡锡琪
  • 1篇端礼荣
  • 1篇许文荣
  • 1篇王世忠
  • 1篇赵小武
  • 1篇陈素仙
  • 1篇张征仙
  • 1篇张叶
  • 1篇张立平

传媒

  • 4篇毒理学杂志
  • 3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烯腈染毒大鼠脑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对神经特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丙烯腈(Acrylonitrile AN)所致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神经特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综合评价经饮水染毒大鼠3个月后所致大鼠病理改变及对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微丝(NF)的影响。结果低剂量染毒大鼠皮层和海马区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排列紊乱,且高剂量染毒组还可见血管扩张和出血,但未见明显的神经元坏死迹象;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显示GFAP表达增加;NF表达减少,排列密集,且有串珠样改变。结论胶质细胞增生及NF改变为AN所致神经损害的病理学特征。
陆荣柱王苏华邢光伟陈自强金复生胡锡琪韩方岸
关键词:丙烯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微丝
镇江市健康人群尿硫氰酸盐参考值调查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制订健康人群尿硫氰酸盐(USCN)参考值范围,为职业毒物接触工人健康监护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在镇江居住3年以上的某高校156名学生晨尿,用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USCN,同时测定尿肌酐含量用于校正。结果:检测结果呈偏态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未用肌酐校正USCN含量测定范围是5.18-62.62 mg/L,几何均数和几何均数标准差分别为19.62 mg/L和1.67 mg/L;肌酐校正后USCN含量测定范围是1.18-82.74 mg/gCr,几何均数是11.03 mg/gCr、几何均数标准差2.58 mg/gCr;男性USCN水平较女性低,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镇江市健康人群USCN正常参考值分别为:女27.96 mg/L,男16.66 mg/L;经肌酐校正后USCN正常参考值:女21.24 mg/gCr,男8.16 mg/gCr。
王苏华陆荣柱邢光伟韩方岸
关键词:尿硫氰酸盐正常参考值
小鼠丙酮预处理对丙烯腈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2E1诱导对丙烯腈氧化应激效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丙酮)诱导组、单纯丙烯腈染毒组(AN)和(丙酮)诱导加丙烯腈染毒组(诱导+AN)。诱导组和诱导+AN组小鼠饮用体积分数为1%的丙酮溶液预处理7 d。4组分别给予丙烯腈0、01、0和10 mg/kg,经腹腔注射染毒24 h后测定小鼠全脑和肝脏的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结果4组脑的脏器系数及肝脏的脏器系数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染毒组小鼠脑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导+AN组的MDA水平较AN组有所降低;诱导+AN组组小鼠脑组织GSH和SOD含量均高于AN组,其中GSH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诱导+AN组、AN组小鼠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均有所增高,非酶性抗氧化剂GSH含量有所降低,特别是诱导+AN组和AN组相比又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AN组的SOD活力较单纯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诱导+AN组的SOD活力有所回升,接近单纯对照组水平。结论CYP 2E1诱导表达可减轻丙烯腈的氧化应激损伤,提示丙烯腈原形可能是小鼠引起氧化损伤的主要机制。
邢光伟王苏华陆荣柱韩方岸
关键词:丙烯腈脑组织肝组织氧化应激
细胞色素P4502E1诱导和抑制对丙烯腈染毒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诱导和抑制对丙烯腈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三组先给予1%丙酮饮水一周,第1组作为丙酮对照组,第2组腹腔注射20mg/kg丙烯腈(即丙酮+丙烯腈组),第3组小鼠先注射100mg/kg反式-1,2-二氯乙烯(DCE),2.5h后再给予同等剂量的丙烯腈(即丙酮+DCE+丙烯腈组),未用丙酮预处理的两组其中一组小鼠直接给予20mg/kg丙烯腈(即丙烯腈组),另一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即空白对照组);观察丙烯腈染毒后1小时内动物的行为变化和死亡情况,测定组织中CYP2E1活性、丙烯腈代谢产物CN-含量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结果丙烯腈染毒后丙酮+丙烯腈组所有小鼠发生抽搐现象,其中2只出现死亡征兆,单纯丙烯腈组有2只小鼠发生抽搐,未见死亡。丙酮对照组及丙酮+丙烯腈组小鼠肝脏CYP2E1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DCE处理后CYP2E1活性明显降低,是空白对照组及丙酮+丙烯腈组的40%和34%左右。CN-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丙酮+丙烯腈组小鼠肝脏和脑组织中CN-含量显著高于丙烯腈组及DCE预处理组;丙酮+丙烯腈组小鼠组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丙烯腈组等4组水平。结论 CYP2E1活性变化可改变丙烯腈所致小鼠的急性毒性,其机制可能与CYP2E1活性影响丙烯腈氧化代谢所生成的CN-浓度及其所致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抑制有关。
王苏华陆荣柱许文荣邢光伟王世忠赵小武张叶
关键词:丙烯腈细胞色素P4502E1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毒急性中毒
丙烯腈染毒大鼠不同脑区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亚急性丙烯腈(AN)染毒对大鼠不同脑区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经腹腔注射给予AN0(对照组给予生理氯化钠)、25、50、75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续染毒7 d,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和海马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皮层、小脑和海马的MDA含量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升高,皮层的低剂量组与小脑的高剂量组发生了显著性升高(P<0.05);皮层低剂量组、小脑的中剂量和高剂量组GSH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P<0.05);低剂量组皮层、海马和纹状体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有显著性(P<0.05);小脑、海马和纹状体在低剂量染毒时GSH-Px活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皮层和小脑对MDA增加和GSH含量的减少最为明显,而海马和纹状体对SOD和GSH-Px活力的下降最为明显,提示AN对大鼠氧化性损伤具有脑区特异性。
邢光伟任春兰王苏华陈素仙张征仙陆荣柱
关键词:丙烯腈生化指标脑区
丙烯腈对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评价长期低浓度接触丙烯腈对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 10只。通过饮水对大鼠进行丙烯腈染毒,分别给予 0、50和 200mg/L的丙烯腈溶液。染毒时间为 12周。染毒结束后从每组随机选取 7只大鼠迅速分离双侧纹状体和小脑皮层,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取大脑皮层测定单胺氧化酶活性。结果 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含量分别降低到 (2 .2±0 .7)和 (3 .2±2 .0)μg/g脑湿重,与对照组的多巴胺含量 ( 9. 0±4.2)μg/g脑湿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大鼠小脑中的多巴胺未见减少,其代谢产物 3, 4 双羟苯乙酸分别为(186±41)、(245±90)和(115±65)ng/g脑湿重,低剂量组显著升高。3组染毒大鼠纹状体内的 5 羟色胺含量分别为 (249±34)、(155±95)和 (128±101)ng/g脑湿重,呈逐渐下降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剂量 效应关系,但 3组大鼠小脑中的 5- 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组大鼠脑组织纹状体和小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产物以及脑皮层单胺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陆荣柱陈自强金复生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染毒纹状体小脑低剂量
亚急性丙烯腈染毒对小鼠脑组织中Zn、Fe、Cu、Se含量的影响
2006年
邢光伟陆荣柱王苏华韩方岸任春兰荆俊杰
关键词:丙烯腈微量元素神经毒性
丙烯腈对大鼠脑皮层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评价长期低浓度接触AN对大鼠脑组织的氧化性应激效应 ,探讨AN神经毒性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 3 0只 ,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通过饮水分别给予 0、5 0和 2 0 0mg L的AN溶液。染毒时间为 12周。染毒结束后从每组随机选取 7只大鼠 ,取双侧大脑皮层测定氧化性应激指标。结果 染毒组的MDA水平(nmol mg蛋白 )明显高与对照组 (16 60± 6 49) ,且高剂量组 (15 7 7± 85 40 )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98 5 3± 5 0 3 5 ) ,其剂量 效应关系有显著性 ;3组之间的GSH Px活力差异未见显著性 ;虽然低剂量组的SOD活力和对照组的差异未见显著性 ,但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GSH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 ,但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诱导氧化性应激可能是AN神经毒性的重要作用机制。
陆荣柱王苏华陈自强金复生
关键词:低剂量高剂量氧化性应激染毒脑皮层
职业接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护职业接触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4家以丙烯腈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车间空气中丙烯腈浓度进行检测。选取接触丙烯腈职业工人为接触组,以不接触化学毒物的服务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接触低浓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接触组头疼、头晕、心悸、胸闷、失眠、咽痛、腹痛等自觉症状多于对照组(P<0.01);男性接触组愤怒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愤怒、紧张、忧郁、疲惫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血压、脉压、白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接触组心电图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18.35%)高于对照组(2.63%);肝脂肪浸润、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畸变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职业接触低浓度丙烯腈对工人健康有一定伤害,应重视对接触工人的个人防护。
韩方岸胡云姜方平王苏华邢光伟陆荣柱
关键词:丙烯腈流行病学调查
低浓度丙烯腈对职业工人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低浓度丙烯腈(AN)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护职业接触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家以AN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车间空气AN浓度。选取267名接触AN职业工人为暴露组,以342人不接触化学毒物的服务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健康监护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接触低浓度AN对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接触组主诉头疼、头晕、心悸、胸闷、失眠、咽痛、腹痛等自觉症状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男性愤怒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女性的愤怒、紧张、忧郁、疲惫状态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的血压、脉压差、白细胞计数及心电图改变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为18.35%,高于对照组的2.63%(P<0.01);肝脂肪浸润、脂肪肝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畸变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微核率、微核阳性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且染色体总畸变率、微核率与职业接触工龄呈正相关关系(r_1=0.917,r_2=0.894,均P<0.01)。[结论]职业接触低浓度AN对工人健康有一定伤害,应重视控制生产环境空气AN浓度,加强对接触工人的个人防护。
韩方岸胡云陆荣柱姜方平王苏华邢光伟
关键词:丙烯腈流行病学调查神经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