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11DZ1972701)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静喆梁晓强肖广远李炯朱培庭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腺
  • 2篇胆道
  • 2篇胆道疾病
  • 2篇胰腺炎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腺炎
  • 2篇结石
  • 1篇代谢
  • 1篇丹参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结石
  • 1篇胆固醇结石病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疾病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源性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张静喆
  • 5篇梁晓强
  • 4篇朱培庭
  • 4篇李炯
  • 4篇肖广远
  • 3篇顾宏刚
  • 3篇马恩伟
  • 3篇章学林
  • 1篇谢金昆
  • 1篇王玉凤
  • 1篇陆巍
  • 1篇卫勇平
  • 1篇林天碧
  • 1篇顾晔斌
  • 1篇梅丹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黄丹参对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大黄丹参对胰腺纤维化大鼠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丹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DDC 6周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大黄丹参灌胃6周[分别为0.137 g/(kg.d),0.274 g/(kg.d)和0.548 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结束后取材。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酶标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胰腺MDA、SOD、LDH及GSH含量。结果各剂量组大黄丹参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胰腺大体形态学变化。三组治疗组血清和胰腺的SOD及GSH活力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其中均以高剂量效果最显著(P<0.05,P<0.0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剂量组血清和胰腺的MDA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其中血清中MDA含量变化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高剂量组可降低血清LD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胰腺中LDH含量(P<0.05,P<0.01),其中以低剂量效果最显著(P<0.01)。结论大黄丹参可通过降低LDH及MDA含量、提高SOD及GSH活力,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阻断氧化过程,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胰腺细胞长期的攻击,减轻胰腺损伤来缓解胰腺纤维化进程,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梁晓强章学林顾宏刚马恩伟王玉凤张静喆
关键词:胰腺纤维化抗氧化
基于“损伤控制外科理念”谈中医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由"损伤控制理念"延伸和发展而来,被广泛指导应用于外科临床。中医药在外科急腹症亦有其用武之地,与"损伤控制外科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基于"损伤控制外科理念"的指导,阐述中医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梁晓强马恩伟章学林顾晔斌朱培庭张静喆
关键词:中医药外科急腹症
清热通下法治疗急性胆源性感染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急性胆源性感染包括急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等,是胆道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主要症状有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或黄疸等,重症感染时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继而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脏器功能衰竭,尽管临床上有抗感染、抗休克、外科手术干预等综合疗法,但疗效不尽人意。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清热通下中医药疗法治疗急性胆源性感染已趋于成熟,尽管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其临床疗效不容小觑,现对其治疗急性胆源性感染中的机制探讨如下。
肖广远李炯张静喆
升清胶囊对人L-O2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升清胶囊对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和升清胶囊药物血清组4组,空白血清组和升清胶囊药物血清组给予相应血清干预,观察4组相关生化指标(细胞外LDH,细胞内MDA、GSH和SOD)的变化。结果:LDH、MDA在模型组中达到较高的水平,而GSH、SOD活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升清胶囊血清组细胞外LDH、细胞内MDA的含量降低(P<0.01),细胞内SOD、GSH的含量增高(P<0.01)。结论:表明升清胶囊可以减轻肝细胞的氧化损伤程度,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细胞损伤的修复。
李炯梁晓强顾宏刚朱培庭
关键词:胆道疾病自由基升清胶囊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防治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肝胆胰疾病重要的诊治手段,尤其是治疗性ERCP在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因ERCP是有创技术,难免出现一些并发症,ERCP术后胰腺炎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主要与胰管显影、插管困难等诸多因素有关。虽然ERCP术后胰腺炎的防治方法很多,如术前预防用药、术中放置胰管支架、鼻胆管引流等,但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大难题,随着ERCP诊治技术的广泛开展,其防治已成为热点,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肖广远张静喆
关键词:胰腺炎
肝脏核受体LXRs/FXR在胆固醇结石病防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胆囊胆固醇结石前提发病条件为胆囊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失衡导致胆固醇的过饱和。胆汁的形成和分泌主要由肝细胞来完成。肝细胞内胆固醇/胆汁酸代谢异常导致的肝细胞内胆固醇沉积与结石形成密切有关。本文就与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紧密相关的肝脏核受体LXRs/FXR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梁晓强章学林顾宏刚马恩伟朱培庭张静喆
关键词:FXR胆固醇结石胆固醇胆汁酸代谢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锦红片在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8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经ERCP治疗后,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锦红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缩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并能产生一定的疗效。结论:锦红片在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
李炯张静喆林天碧朱培庭陆巍
关键词:胆道疾病胆源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
B类清道夫受体与胆囊结石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B类清道夫受体作为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类高密度胆固醇受体,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介导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体在高密度脂蛋白和细胞之间转换、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流出,并促进肝脏对胆固醇的选择性摄取,通过肝内胆管将胆固醇分泌入胆汁。因此,作为参与调节脂质代谢的B类清道夫受体能够影响胆汁胆固醇的水平,而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作为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生的必要条件,其所介导的胆固醇代谢在胆囊结石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已经逐步显现。
谢金昆李炯梁晓强梅丹鲍雪东张静喆
关键词:胆囊结石清道夫受体CD36
中医药疗法在术前焦虑治疗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查阅近年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药疗法在术前焦虑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卫勇平张静喆
关键词:术前焦虑中医药疗法
腹内疝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3年
腹内脏器自其原来的位置,经过腹腔内一个正常或异常的孔道或裂隙脱位到一个异常的腔隙者称为腹内疝。腹内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二种,先天性腹内疝与胚胎发育期中肠的旋转与固定不正常及肠转位时脏层与壁层腹膜愈接不全或肠系膜的部分退化或薄弱有关;后天性腹内疝与手术或外伤有关…。按有无疝囊分成真疝和假疝,具有疝囊的称为真疝,无疝囊的称为假疝。腹内疝临床症状间歇发作且无特异性,通常包括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症状常在进食、站立时加重,禁食或卧位可缓解。
肖广远张静喆
关键词:文献复习胚胎发育期腹内脏器壁层腹膜后天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