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60071)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相关作者:赵宗胜李大全廖和荣孟庆美李岩更多>>
相关机构:石河子大学浙江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鹌鹑
  • 7篇杂交
  • 7篇属间杂交
  • 5篇杂交种
  • 5篇属间杂交种
  • 3篇早期胚胎
  • 2篇多态
  • 2篇胚胎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核型
  • 2篇基因
  • 2篇核型
  • 2篇P53
  • 2篇BCL-2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因子
  • 1篇多态信息含量
  • 1篇性别鉴定
  • 1篇遗传多态

机构

  • 10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新疆农业职业...
  • 1篇朔州职业技术...

作者

  • 9篇赵宗胜
  • 8篇李大全
  • 5篇廖和荣
  • 4篇孟庆美
  • 3篇孙永强
  • 3篇乔爱君
  • 3篇李岩
  • 2篇孙杰
  • 2篇马文霞
  • 2篇余春梅
  • 1篇徐宁迎
  • 1篇赵晓枫
  • 1篇唐森森
  • 1篇郭庆河
  • 1篇郭晓令
  • 1篇焦丽萍
  • 1篇王强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家禽
  • 1篇遗传
  • 1篇上海畜牧兽医...
  • 1篇畜禽业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选用鹌鹑上的12个微卫星位点,对随机选取属间杂交种24个个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5个。该群体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856和0.6659,群体遗传特性的体型、外貌、行为习性、生长速度均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属多态性较丰富的群体,选择微卫星标记分析属间杂交种,能较好反映出其遗传多样性,且具有较高可信性。
孟庆美孙永强李大全赵宗胜廖和荣
关键词:属间杂交种微卫星标记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的观察研究
2014年
该研究以雄鸡与雌鹌鹑正交组合杂交种的早期胚胎为研究对象,在杂交种蛋入孵不同时间点采取样本,并对所取样本中不同时段杂交种蛋死亡胚胎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外在因素外,大约90%以上的死亡胚胎均与杂交种胚胎发育在(72±6)h的形态特征相似;表明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大批死亡的确切的时间应为(72±6)h。
王强赵宗胜
关键词:早期胚胎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胚胎法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交禽染色体数目为2n=78,但染色体形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No.1、No.4、No.6、No.8染色体上。No.1染色体,源于鸡的为m型,源于鹌鹑的为sm型;No.4染色体,源于鸡的为sm型,源于鹌鹑为的st型;No.6、No.8染色体,源于鸡的分别为sm、m型,源于鹌鹑的全为t型。来源于鸡与鹌鹑的染色体的核型差异可能导致了属间杂交种的杂种不育现象。
孙永强赵宗胜孟庆美李大全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
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特异表达基因的初步筛选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入孵67~91h的鸡(♀)与鹌鹑(♂)杂交种胚胎中mRNA差异表达进行比较,筛选出与杂交种胚胎早期发育相关的特异表达基因,并克隆测序这些序列,分析这些基因在杂交受精蛋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对杂交种早期胚胎死亡是否有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已经获得6个杂交种孵化不同时期的基因片段与鸡的mRNA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孵化第72h时胚胎mRNA表达的序列与鸡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mRNA具有高度同源性,孵化第79h时产生的差异片段经过比对,发现:与鸡(♀)肽酰-脯氨酰异构酶类似的mRNA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而杂交种胚胎发育到第72h时,可检测到鸡雌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相关抗原mRNA的表达,比前人所得到的表达时间(胚胎发育在第84h时检测到)提前了12h,这很可能是造成杂交种早期胚胎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唐森森胡煊廖和荣赵宗胜李大全
关键词:鹌鹑早期胚胎特异表达基因
凋亡因子Bcl-2、P53及其在鸡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乔爱君郭庆河李大全廖和荣赵宗胜
关键词:BCL-2程序化细胞死亡生命科学研究基因控制
鸡与鹌鹑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鸡与鹌鹑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鸡和鹌鹑染色体数目均为2n=78,但染色体形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No.1、No.4、No.6、No.8和W染色体上。No.1染色体,鸡为m型,鹌鹑为sm型;No.4染色体鸡为sm型,鹌鹑为st型;No.6、No.8和W染色体,鸡分别为sm、m、m型,鹌鹑全为t型。
孙永强赵宗胜孟庆美
关键词:鹌鹑染色体核型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试验及其mtDNA遗传多态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人工授精,进行了鸡与鹌鹑的属间远缘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了蛋鸡与鹌鹑和乌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种,并证实杂交后代均表现出杂交子一代单性不育———雌性不育,且不育的程度比较大,即在雌性胚胎发育的早期细胞分化活动就得以终止。为了进一步研究远缘杂交中细胞质的遗传效应,从鸡、鹌鹑和它们的杂交种的脏器中提取线粒体DNA,发现杂交种与其母本的mtDNA大小完全一致(16 9kb),而与其父本明显不同。利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鸡、鹌鹑及其属间杂交种(蛋鸡♂×鹌鹑♀)的mtDNA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杂交种具有与母本相同的限制型单倍型,证明在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中mtDNA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赵宗胜李大全孙杰李岩余春梅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种远缘杂交母性遗传杂交后代遗传多态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遗传效应的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对鸡、鹌鹑、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42个表型性状值和9种限制性内切酶的mtDNA-RFLP图谱进行分析,探讨了家禽远缘杂交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的胸宽、胸深等12个性状具有超亲优势,肌纤维直径等25个性状及mtDNA都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廖和荣赵宗胜李岩孙杰焦丽萍余春梅李大全
关键词:鹌鹑属间杂交生长性状屠宰性状
ER、bcl-2和p53在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人工授精获得鸡(♂10只)与鹌鹑(♀100只)属间杂交种蛋并同机入孵,采用Wpkci引物和多重PCR鉴定66~120h的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活胚的性别后,选取不同时间点雌、雄胚胎共300枚,以β-actin为内标,通过RT-PCR分别测定雌激素受体(职)和细胞凋亡因子(bcl-2、p53)的mRNA相对丰度;探讨ER、bcl-2和p53对杂交种早期胚胎发育及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交种胚胎ERmRNA表达在66~84h期间雌性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由此推测杂交种的性分化时间大致在胚胎发育的66~84h范围内;(2)bcl-2和p53的mRNA表达在杂交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序性,说明bcl-2和p53基因对早期杂交胚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廖和荣李岩郭晓令乔爱君马文霞赵宗胜赵晓枫李大全徐宁迎
关键词:鹌鹑ERBCL-2P53MRNA表达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007年
研究参考鹌鹑Wpkci和β-actin基因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旨在建立鉴定鸡(♂)与鹌鹑(♀)杂交后代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Wpkci引物扩增已知性别鹌鹑及未知性别杂交种胚胎的cDNA,从母禽胚胎获得402bp和296bp两条特异性条带,而公禽没有得到条带。为进一步验证该鉴定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了多重PCR从母禽胚胎获得490bp、402bp、296bp三条特异性条带,而公禽只有490bp的内标条带。在对试验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简单、快速、可靠、稳定的鉴定杂交种早期胚胎性别的方法。
刘国龄乔爱君马文霞李大全孟庆美
关键词:鹌鹑性别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