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30260005)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白丽武有聪袁有华郭利军刘奇更多>>
相关机构:大理学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念珠
  • 10篇念珠菌
  • 7篇口腔
  • 6篇药物敏感
  • 5篇药物敏感性
  • 5篇敏感性
  • 5篇口腔念珠菌
  • 4篇白色念珠菌
  • 3篇药物敏感性分...
  • 3篇菌属
  • 3篇基因
  • 3篇感染者
  • 3篇HIV感染
  • 3篇HIV感染者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体外

机构

  • 13篇大理学院
  • 1篇中国重型汽车...

作者

  • 13篇白丽
  • 9篇武有聪
  • 7篇袁有华
  • 6篇郭利军
  • 5篇刘奇
  • 2篇申元英
  • 2篇王涛
  • 1篇张云操
  • 1篇钱金栿
  • 1篇黄玉淑
  • 1篇王聪
  • 1篇王晓丽

传媒

  • 4篇大理学院学报...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异同。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方案M27-A2,即微量液基稀释法对60株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和61株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测定两种来源的念珠菌对氟康唑(fluconazole,FCZ)、酮康唑(ketoconazole,KETO)、氟胞嘧啶(fluorocytosine,5-FC)和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共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SPSS 13.0统计分析。结果HIV感染组对上述4种药物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87μg/mL、0.05μg/mL、0.18μg/mL和0.33μg/mL,耐药率分别为1.7%、5%、3.3%和5%,1株光滑念株菌对FCZ、KETO和Amb同时耐药;健康人群组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45μg/mL、0.06μg/mL、0.30μg/mL和0.42μg/mL,耐药率分别为9.8%、6.6%、9.8%和9.8%,1株光滑念株菌对FCZ、KETO和5-FC同时耐药,另1株光滑念珠菌对KETO、5-FC和Amb同时耐药。结论除FCZ外,两组念珠菌对KETO、5-FC和Amb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念珠菌对上述4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念珠菌中非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均高于白色念珠菌(P<0.05),且存在交叉耐药现象。
武有聪陈兆芳刘奇袁有华白丽
关键词:药物敏感试验体外念珠菌HIV感染者
HIV相关性口腔念珠菌RAPD多态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运用RAPD技术对60株分离自HIV感染者口腔的念珠菌进行分析,其中P2随机引物扩增条带数量0~5条,大小300bp~2kb,白色念珠菌以300bp、400bp和600bp3个主条带为主,非白色念珠菌也存在类似条带。采用SPSS13.0聚类分析,分为5个基因群,14个基因型,白色念珠菌主要为B群。其中P385和P403对5-氟孢嘧啶耐药,聚为C1基因型(欧氏距离平方为0.115),P321和P522对两性霉素B耐药,聚为D1基因型(欧氏距离平方为0.221)。表明HIV感染者口腔来源的念珠菌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RAPD技术对于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念珠菌不同种间具有相对特征性的条带,同种不同株间存在相似的条带特征;某些条带特征可能与念珠菌的耐药性相关。
武有聪白丽袁有华郭利军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念珠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是其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及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预防及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黄玉淑白丽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固有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共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MIC值)。结果60株HIV相关性念珠菌对上述4种药物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871、0.050、0.179和0.329 mg·L^(-1);耐药率分别为2%、5%、3%和5%;白色念珠菌和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有1株光滑念株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同时耐药。结论上述4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可选作HIV/AIDS病人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但应注意某些菌株的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尤其是非白色念珠菌。
武有聪白丽袁有华刘奇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念珠菌属
体外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真菌感染率的增加及耐药性的出现逐渐引起医学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主要是酵母样真菌。与细菌相比,体外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较滞后.方法较多,目前尚未完全统一,仅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的关于体外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标准化方案印NCCLSM-27.A较勾规范、统一,得到世界各个实验室的广泛认可,但方法繁琐、费时,不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查及临床用药的筛选,一种既简洁省时又标准化的方法还在继续探索中。
陈兆芳武有聪白丽
关键词: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
HIV相关性口腔白色念珠菌rDNA基因型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HIV感染人群和健康人群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运用CA-INT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白色念珠菌包含1类内含子的编码rRNA的25S rDNA区,根据扩增条带大小进行基因分型,并应用χ2检验对54株HIV感染人群和54株健康人群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别进行分析。结果:CA-INT特异性引物PCR法可将108株口腔白色念珠菌分为A、B和C型,以A型最多见,两组人群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分布基本相同,但HIV感染人群口腔白色念珠菌A型所占构成比高于健康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感染人群和健康人群口腔白色念珠菌均具有基因多态性,CA-INT特异性引物PCR法是较好的口腔白色念珠菌种内菌株间鉴定的方法。
张云操刘奇武有聪郭利军申元英白丽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HIV
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曲线及代时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群体生长规律,为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诊断及防治提供基础。方法:将108株经两次激活的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37℃培养15 h,每间隔1 h取样采用血球计数板活菌计数法计算活菌数,同时用酶标仪测定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代时。结果:绘制了分离自HIV感染者和健康人口腔的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0-3 h为迟缓期,4-10 h为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开始于10 h,两组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基本相似。108株白假丝酵母菌的代时为1.568 h,其中HIV感染者白假丝酵母菌代时为1.354 h,健康人群白假丝酵母菌的代时为1.782 h,HIV感染者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生长速度比健康人群来源的白假丝酵母菌快0.428 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IV感染者和健康人群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各个时期基本一致,HIV感染者口腔白假丝酵母菌生长速率较健康人群稍快,在口腔念珠菌病致病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晓丽王聪王涛刘奇郭利军白丽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HIV感染
HIV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的耐药性与基因多态性分析
2008年
本文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60株分离自HIV感染者口腔的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型方法对念株菌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以探讨念株菌耐药性与DNA多态性的关系。
武有聪白丽袁有华郭利军
关键词: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基因多态性耐药性多态性分析DNA多态性
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近年来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的新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结果: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是近年来白色念珠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主要方向,其方法很多,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各有千秋,目前倾向于计算机辅助分析,多种分型技术合用。结论: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方法研究有新进展,对临床念珠菌病的诊断、治疗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理想的分型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武有聪白丽申元英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基因型
大学生口腔念珠菌分离株药物敏感性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选取云南省某高校在校学生1 179名,采集其口腔咽拭子,分离疑似念株菌84株。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等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最低抑菌浓度(M IC值)进行判定。结果84株念珠菌对上述4种药物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175,0.070,0.272和0.43 mg/L;耐药率分别为8.3%,9.5%,7.1%和8.3%;非白色念珠菌对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均高于白色念珠菌(P<0.05);有3株念株菌对2种或2种以上药物同时耐药。结论在校大学生口腔念珠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株和交叉耐药现象,尤其是非白色念珠菌。
武有聪陈兆芳郭利军王涛白丽
关键词:药物敏感性念珠菌属口腔大学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