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639)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伍晓汀罗婷张清华达明绪李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胃癌
  • 5篇血管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肿瘤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胃癌组织
  • 3篇细胞
  • 3篇淋巴管生成
  • 3篇淋巴转移
  • 3篇免疫
  • 3篇癌组织
  • 2篇转录
  • 2篇微淋巴管
  • 2篇微淋巴管密度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遂宁市人民医...
  • 1篇包头市肿瘤医...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0篇伍晓汀
  • 7篇罗婷
  • 5篇张清华
  • 4篇卜君
  • 4篇李小军
  • 4篇达明绪
  • 3篇杨洲
  • 3篇张明鸣
  • 3篇郝朗松
  • 2篇赵紫罡
  • 2篇钱昆
  • 1篇王小强
  • 1篇杨志明
  • 1篇何涛
  • 1篇郑亚民

传媒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COX-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胃癌COX - 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6例胃癌的COX - 2表达 ,采用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 ,计算微血管密度 (MVD)分析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OX - 2在胃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 71 6 %。COX - 2的高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 ,与肿瘤大小、腹膜转移、血行转移无显著相关性。COX - 2表达阳性、淋巴转移阳性、浸润程度深者MVD值明显增高。结论 :COX - 2的表达对胃癌细胞的演进和血管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是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
达明绪张明鸣罗婷杨志明何涛伍晓汀
关键词:胃癌环氧化酶-2微血管密度免疫组化
PPARγ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癌手术中的PPARγ、VEGF表达,同时选取相同病例的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提示PPARγ阳性率在胃癌中是72.5%,癌旁组织中是25%,癌旁正常组织中是17.5%,三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阳性率在胃癌中是75%,癌旁组织中是40%,癌旁正常组织中是10%,三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γ的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r=0.388,P=0.013);结论:PPARγ可能影响胃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李小军卜君罗婷张清华杨洲郝朗松伍晓汀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HGF、c-Met、Lyve-1和CD34对58例胃癌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数,结合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HGF和c—Met表达明显上调,其微血管密度(26±10)和微淋巴管密度(24±9)均高于胃溃疡组织[(20±4)、(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HGF和c—Me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和80%,高于无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5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HGF和c-Me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4%,高于无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7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和c-Met表达与肿瘤是否有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HGF、c—Met阳性和阴性组的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P〈0.01);肿瘤侵袭深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胃癌的HGF、c-Met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GF和c-Met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张清华卜君钱昆郝朗松伍晓汀
关键词:胃肿瘤肝细胞生长因子淋巴管生成
胃癌细胞增殖与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及腹膜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腹腔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及腹膜转移的相关性,并比较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学检测游离癌细胞预测腹膜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CNA表达,PCRTRAPELISA法检测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同时行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peritoneallavagecytology,PLC)检测;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41.7%;与浆膜侵犯、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浆膜受累面积及腹膜转移密切相关,并随着浸润深度及浆膜受累面积的增加而升高(P<0.05)。PLC检测阳性率为25.0%;在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明显增高,也随着浸润深度及浆膜受累面积的增加而升高。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未分化型癌、pT4、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PLC。PCNA增殖指数(PI)在腹腔灌洗液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者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明显高于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0)者,浆膜受侵者明显高于浆膜未受侵者(P均<0.05)。结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端粒酶活性检测微量癌细胞的灵敏度优于PLC法检测;胃癌端粒酶活性与恶性增殖活性密切相关;胃癌高增殖活性是浆膜受侵及腹膜转移的重要原因。
达明绪赵紫罡罗婷张明鸣伍晓汀
关键词:胃癌端粒酶活性腹腔灌洗腹膜转移
胃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淋巴管结构和分布特点,探讨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肿瘤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临床各期胃癌患者,施行胃癌切除术获得胃癌癌周组织和正常区胃组织标本切片,VEGFR-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标记淋巴管,计数组织中LMVD。依据临床病理特征分析LMVD变化。结果胃癌癌周组织与正常区组织石蜡切片各56例,在癌周区处于开放状态的功能性微淋巴管增多。胃癌癌周组织LMVD(22.10±6.99个/HP×200)较远离癌肿区正常胃组织LMVD(10.63±1.90个/HP×200)增多(P=0.000)。胃癌癌周LMVD与淋巴转移、肿瘤大小和分期有关(P<0.05),与分型和是否侵及浆膜无关(P>0.05)。结论胃癌癌周LMVD与肿瘤大小、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肿瘤诱导生成淋巴管研究的量化指标,有助于胃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评价。
郑亚民达明绪赵紫罡张明鸣罗婷伍晓汀
关键词:胃癌微淋巴管密度VEGFR-3淋巴转移
TWIST转录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TWIST转录因子在人胃癌组织及人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探讨TWIST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胃癌组织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未分化(MKN45)和高分化(MKN28)细胞株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TWIST在4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58.14%)高于TWIST在12例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00%)(P<0.05)。TWIST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有关(P=0.006)。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在MKN45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TWIST的表达,且主要以核周胞质表达为主。提取胞浆蛋白以及核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亦证实了上述发现。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WIST在胃癌MKN45细胞中呈高表达,在MKN28细胞内表达水平则较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核转录因子TWIST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杨洲李小军罗婷伍晓汀
关键词:胃癌TWIST免疫印迹激光共聚焦
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与VEGF mRNA表达的相关性和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PARγ和VEGF mRNA的表达,同时选取相应的肿瘤以远正常胃黏膜作为对照。结果PPARγ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和量均高于正常胃黏膜(χ2=8.574,P=0.002;t=46.54,P=0.000);VEGF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和量也均高于正常胃黏膜(χ2=8.229,P=0.004;t=45.32,P=0.000)。PPARγmRNA表达与VEGF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29,P=0.009);PPARγ mRNA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与临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42);VEGF mRNA表达也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7),与临床病理TNM分期有关(P=0.045)。结论PPARγ和VEGF在胃癌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PARγ和VEGF表达对胃癌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李小军张清华罗婷卜君杨洲郝朗松王小强伍晓汀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淋巴管形成与淋巴转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介绍肿瘤淋巴管的特点以及促进和抑制肿瘤淋巴管形成的基础、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对淋巴管的结构特征、淋巴管内皮分子标记物、肿瘤淋巴管的起源、认识进展、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调控因素、肿瘤淋巴管形成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以及近年来抗肿瘤淋巴管形成治疗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在肿瘤形成、发展的同时伴有淋巴管增生,增生的肿瘤淋巴管及其结构特点有利于肿瘤的淋巴转移,近年来抗肿瘤淋巴管增生以及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动物实验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结论肿瘤的淋巴管形成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和预后明显相关,抗肿瘤淋巴管生成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又一新兴途径。
张清华伍晓汀
关键词:肿瘤转移淋巴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明确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胃癌淋巴管生成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途径,进一步探索HGF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胃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胃组织和20例胃溃疡组织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记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HGF、c-Met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结合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HGF、c-Met表达明显上调,其微淋巴管密度(MLD)也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和胃溃疡组织(P〈0.001),有无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和胃溃疡边缘淋巴管内皮有c-Met表达,HGF和肿瘤MLD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系(P〈0.001)和多元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HGF与VEGF.C一样是胃癌的淋巴管生成刺激因子,它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刺激淋巴管的增生,促进肿瘤淋巴转移。
张清华钱昆李小军卜君伍晓汀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管生成因子
淋巴管生成因子与消化道肿瘤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介绍VEGF-C和VEGF-D在淋巴管生成及消化道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的有关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VEGF-C和VEGF-D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淋巴管生成和消化道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结果VEGF-C和VEGF-D可促进血管、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胃癌中VEGF-C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淋巴侵犯、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低的5年生存率相关;VEGF-C在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中的作用以及VEGF-D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控制肿瘤生长转移的理想靶点,抗新生淋巴管治疗有望成为肿瘤生物治疗新模式。
达明绪伍晓汀罗婷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淋巴管生成消化道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