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无)

作品数:1 被引量:4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战鲁杨成林陈宁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石流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次生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防治
  • 1篇山地灾害
  • 1篇泥石流形成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陈宁生
  • 2篇杨成林
  • 1篇李战鲁

传媒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被引量:41
2011年
以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的代表性泥石流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地貌、降水和土源条件特征,概括分析了汶川地震泥石流形成的5种模式,即:(1)沟床启动型;(2)坡面崩滑转化型;(3)震裂表土侵蚀启动型;(4)滑坡表面土体液化型和(5)松散坡积物冲切沟启动型。分析了这些形成模式的启动机理。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包括土力类和水力类。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细颗粒含量,尤其是粘土颗粒含量;此外低密度干燥度较高的土体在降雨作用下易湿陷,体积收缩,从而有利于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而有利土体强度的降低,导致泥石流的启动。所以地震灾区的泥石流集中分布于干旱河谷松散固体物质大量存在且以花岗岩风化壳和碎屑岩及其变质岩为主的地区,降雨量特征与国内外众多泥石流的降雨特征可以比较,其模式多样。
杨成林陈宁生李战鲁
关键词:泥石流汶川地震山地灾害灾害防治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
1前言众所周知,地震与泥石流活动息息相关。据有关资料,在我国已划分出的23个地震带中,有16个地震带同时也是强烈泥石流活动带,占地震带总数的69.6%。其中以西藏察隅带、武都—马边带、安宁河谷带、康定甘孜带、腾冲—澜沧带...
陈宁生杨成林李战鲁赖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