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B04-11)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蓉王芳贺达汉赵紫华张宗山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枸杞
  • 3篇害虫
  • 2篇印度谷螟
  • 2篇吡虫啉
  • 2篇枸杞园
  • 2篇甘草
  • 2篇储藏
  • 1篇动物群落
  • 1篇毒死蜱
  • 1篇药剂
  • 1篇药剂筛选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适期
  • 1篇土壤
  • 1篇宁夏甘草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残留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机构

  • 8篇宁夏农林科学...
  • 4篇宁夏大学
  • 2篇杭州澳医保灵...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8篇张蓉
  • 3篇贺达汉
  • 3篇王芳
  • 2篇杨彩霞
  • 2篇钱锋利
  • 2篇南宁丽
  • 2篇张治科
  • 2篇张宗山
  • 2篇赵紫华
  • 2篇马建华
  • 2篇刘浩
  • 2篇王晓静
  • 1篇张婷婷
  • 1篇李少南
  • 1篇王新谱

传媒

  • 2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枸杞果实中吡虫啉和毒死蜱的残留动态被引量:3
2012年
分别按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在枸杞上喷施吡虫啉和毒死蜱,喷药后定期采集果实,检测两种杀虫剂在果实中的残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和毒死蜱在鲜果中的残留变化与指数方程和修正指数方程吻合度较高。从决定系数和F值判断,修正指数方程能够更好地反映两种杀虫剂在果实中的消解规律。由修正指数方程推算,吡虫啉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9和4.3 d,毒死蜱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和1.1 d,安全间隔期(PHI)分别为7.6和12.1 d;按照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施用毒死蜱。将吡虫啉和毒死蜱的现行最高残留限量(MRL)引入相应的修正指数方程,计算结果表明,按照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施用吡虫啉的田块,果实采收的PHI分别为2.9和4.8 d。
胡晓岚冯乾健张蓉汤丽倩龚文虞英民
关键词:枸杞杀虫剂半衰期安全间隔期
吡虫啉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研究吡虫啉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甘草规范化种植中吡虫啉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依推荐剂量设1次和2次施药处理,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样品经盐酸溶液和甲醇提取及氯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净化后,采用AgilentHPLC-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对吡虫啉在甘草根部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残留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低检出量为7.49×10-10g,最低检出浓度为3.75μg/kg。标准品不同进样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进样量为0.1~10μg/mL时,吡虫啉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中吡虫啉的添加回收率为75.4%~90.4%,相对差标准为7.01%~8.13%,甘草对应根际土壤中吡虫啉的添加回收率为82.7%~93.6%,相对差标准为3.97%~5.11%,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完全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其半衰期分别为5.44和5.63d;吡虫啉1次施药60d后,甘草中的残留低于最低检测浓度,土壤中的残留仅为0.009mg/kg;2次施药后53d,甘草中的残留量为0.013mg/kg,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95mg/kg。【结论】依据欧盟制定的"未纳入标准的农药均不得检出"的规定,建议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甘草上宜采用1次施药,且施药期距采收期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60d。
张治科李少南张蓉南宁丽钱锋利杨彩霞
关键词:吡虫啉甘草根际土壤农药残留消解动态
储藏枸杞薰蒸剂和保鲜剂的研究初报被引量:2
2008年
为防治枸杞储藏期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以磷化铝为熏蒸剂,通过有效剂量和最小安全剂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对25kg枸杞干果使用0.016gw=56%的磷化铝就可达到7d内杀死100%印度谷螟幼虫和卵的防治效果.筛选出代号504中的100号双吸剂作为小包装枸杞(0.25~0.5kg)的保鲜剂.研究结果为提高生产安全和降低成本提供了依据.
刘浩王芳张蓉马建华王晓静
关键词:枸杞储藏印度谷螟薰蒸剂
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害虫的风险性评估与防治策略被引量:25
2009年
在农田生物群落害虫亚群落中,成灾性害虫爆发的事件多为群落内部与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建立了枸杞害虫风险评估体系的2亚体系、5方面、14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系统,并同时运用害虫风险指数法与经验公式法对宁夏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主要害虫进行了风险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自生园枸杞瘿螨、枸杞蚜虫、枸杞木虱为频发性成灾害虫,枸杞负泥虫、枸杞实蝇、枸杞红瘿蚊、枸杞蛀果蛾为偶发性成灾害虫;有机园频发性成灾害虫与自生园一致,枸杞裸蓟马、枸杞红瘿蚊、枸杞蛀果蛾为偶发性成灾害虫;化防园枸杞瘿螨、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裸蓟马为频发性成灾害虫,枸杞红瘿蚊、枸杞蛀果蛾为偶发性成灾害虫.对枸杞园害虫亚群落的分割为最优5分割,分别为萌芽期、盛发Ⅰ期、休眠期、盛发Ⅱ期和衰退期.相关系数矩阵表明,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害虫种群动态显著相关,说明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枸杞园害虫种群动态基本一致,每年均有两个建群期,一个指数增长期.综上确定萌芽期中后期至盛发Ⅰ期前期、盛发Ⅰ期中期、休眠期晚期至盛发Ⅱ期前期为最佳防治阶段,是控制害虫的关键时期.
赵紫华张蓉贺达汉王芳张婷婷张宗山
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动态被引量:11
2010年
2008年通过对宁夏银川地区不同干扰条件下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51628头,鉴定出4纲27目76科167种,其中天敌亚群落61种,化防园23种,有机园30种,自生园61种,天敌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0.87%、18.78%、70.34%。通过群落结构分析,自生园丰富度、个体数均明显高于化防园和有机园,有机园均匀度、多样性较高,而化防园丰富度、个体数指数都较低,而优势集中度高。通过主分量分析表明潜叶类害虫与刺吸类害虫是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的主要害虫,刺吸类害虫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重要障碍,食花果类害虫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寄生类天敌、病原类天敌为自生园优势天敌,捕食类天敌是有机园、化防园的优势天敌,但化防园天敌作用较为微弱。自生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为V1=0.048x1-0.2533x2+0.5951x3+0.5207x4,W1=0.9021y1+0.0354y2+0.0223y3+0.1847y4-0.0591y5,相关系数为0.8635,化防园、有机园天敌亚群落与害虫亚群落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6、0.7332。通过害虫-天敌亚群落的种群消长动态表明,天敌亚群落作为整体对害虫发挥着调控作用,自生园7-9月份寄生性天敌对刺吸式害虫的跟随作用很强,有机园较弱,化防园则不明显。
张蓉赵紫华贺达汉王芳张宗山王新谱
关键词:枸杞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
甘草种子害虫防治药剂筛选实验被引量:1
2009年
在宁夏盐池县沙边子人工甘草地进行甘草种子害虫防治田间药效实验,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设计3次施药期处理.结果表明,施用5%吡虫啉可溶液剂和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甘草种子害虫越冬幼虫和蛹的防治效果显著;40%毒死蜱乳油和5%吡虫啉可溶液剂对成虫的防治效果最好.确定甘草种子害虫最佳防治时期分别为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幼虫化蛹高峰期.
钱锋利张治科南宁丽杨彩霞贺达汉张蓉
关键词:甘草种子害虫药剂筛选防治适期
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危害储藏枸杞的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试验观察发现,在常温仓储条件下的越冬幼虫死亡率高达86.3%,仅11.1%可化蛹,羽化为成虫.18~22℃时印度谷螟成虫、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8,9.8,39.4,8.8d,完成1代需要66.8d.枸杞干果含水量与幼虫发育历期呈反比,与蛹的发育历期呈正比.卵、幼虫、蛹、成虫及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9,8.8,11.9,12.5,11.2℃,有效积温分别为59.7,481.5,130.4,62.8,692.3d·℃.印度谷螟在银川地区可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7代,与实际饲养观察的年发生世代基本吻合.
刘浩王晓静马建华张蓉
关键词:枸杞储藏害虫印度谷螟
哒螨灵在枸杞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3种施药方式:推荐剂量(150mg·L-1)一次施药、加倍剂量(300mg·L-1)一次施药和推荐剂量(150mg·L-1)二次施药,在枸杞田喷施15%哒螨灵乳油,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集鲜果,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果实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次施药的田块,在推荐剂量和加倍剂量下,哒螨灵的24h降解率分别达到66.0%和68.5%,7d后分别达到99.1%和99.4%。经计算,药剂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65、0.63d。在同为推荐剂量的条件下,二次施药可以明显提高哒螨灵在枸杞中的残留量。与现有的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值相对照,在推荐剂量一次施药和加倍剂量一次施药的田块,鲜果的采集可以分别在施药的24h和3d后进行;在推荐剂量二次施药的田块,鲜果的采集可以在第二次施药7d后进行。
胡晓岚虞英明张蓉
关键词:哒螨灵枸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