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121)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高隽张仁斌王玲妹王驰叶秋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偏振
  • 4篇散射
  • 3篇双向反射分布...
  • 3篇偏振光
  • 2篇液晶屏
  • 2篇折射率
  • 2篇散射特性
  • 2篇偏振度
  • 2篇偏振光谱
  • 2篇蒙特卡罗
  • 2篇光谱
  • 2篇光散射
  • 2篇MAPRED...
  • 1篇地表
  • 1篇多次散射
  • 1篇信号
  • 1篇信号测向
  • 1篇压缩感知
  • 1篇杂散
  • 1篇杂散辐射

机构

  • 12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高隽
  • 6篇张仁斌
  • 5篇王玲妹
  • 4篇王驰
  • 3篇叶秋
  • 2篇李钢
  • 2篇汤倩
  • 2篇谢瑞
  • 2篇王聪
  • 2篇夏晓云
  • 1篇徐小红
  • 1篇张骏
  • 1篇崔扬
  • 1篇沈仁明
  • 1篇吴良海
  • 1篇谢昭
  • 1篇范之国
  • 1篇王教余
  • 1篇严海波
  • 1篇吕奕

传媒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apReduce的液晶屏缺陷检测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5^(th)液晶屏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缺陷,通过单一节点进行缺陷检测存在存储资源和计算时间的瓶颈。利用Hadoop集群的分布式计算、存储能力处理海量的高分辨率液晶屏图像是一个新的思路。针对高分辨液晶屏图像缺陷局部性特点,设计基于MapReduce的分布式缺陷检测方法,对高分辨率图像分块,并行完成每块图像的缺陷检测,再将检测结果归并,从而解决高分辨率图像缺陷检测效率低下问题。通过运行在Hadoop平台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完成缺陷检测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效率提升。
夏晓云张仁斌谢瑞王聪
关键词:HADOOP高分辨率图像MAPREDUCE
偏振光谱BRDF建模与仿真被引量:4
2016年
在偏振光条件下,物体的表面反射受到折射率、表面粗糙度、入射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粗糙物体表面在不同波段光照下表现出不同的偏振反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Kirchhof理论的偏振光谱BRDF模型。利用已知材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复折射率,对其折射率和消光系数部分分别反演出的对应光谱模型,进而得到复折射率的光谱模型;同借鉴经典的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结合菲涅耳反射公式,推导出表面粗糙度的光谱模型,将得到的复折射率和粗糙度光谱模型与BRDF模型相结合,推导出偏振光谱BRDF建模。模型分别在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粗糙度为常量,折射率、粗糙度均随波长变化以及原模型三种情况下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并将所得到的数据与其他资料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物体表面的偏振反射特性,并且能够描述偏振度随波长变化趋势的光谱特征,能够为偏振遥感、物质分类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凌晋江李钢张仁斌汤倩叶秋
关键词:折射率表面粗糙度
气溶胶散射特性及其影响下大气偏振模式变化分析
2015年
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分布位置直接决定了偏振模式的外观形态及变化。文章以偏振光在气溶胶粒子中发生的米氏多次散射理论为基础,采用蒙特卡罗过程仿真、选取气溶胶特征参数半查找表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比分析337nm、514nm、1536nm三个波长分别在同温层、大陆层、近地层气溶胶出射时的大气偏振模式变化幅度和规律。模式仿真结果显示紫外波段在近地层气溶胶作用下消失,蓝绿波段相对稳定、尺度分布宽泛,红外波段的穿透性明显强于其他两个波段、起偏剧烈;统计分析构建模式中每个点的偏振度发现每个波段都有各自的稳定区间,模式中偏振度衰减或起偏均趋向于这个区间值。这为已知大气背景模式下,选取合适波段探测目标偏振扰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严海波高隽王玲妹林黄智王驰
关键词:复折射率消光系数蒙特卡罗
微粗糙基底上多层涂层光散射偏振建模与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为满足多层涂层目标的偏振探测需求,基于一阶矢量扰动理论,结合偏振传输矩阵,建立微粗糙基底上多层涂层的光散射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研究多因素影响下两种典型涂层目标,单层减反射涂层和多层高反射涂层的光散射偏振特性,结果表明单层减反射涂层目标的偏振度受观测位置影响,峰值左侧的偏振度较之裸基底增大,右侧反之,探测不同观测角下的偏振度可区分无涂层和涂层目标。不同观测角和入射波长下,多层高反射涂层目标的偏振度与涂层层数和涂层光学厚度显著相关,层数增加,多层涂层在镜反射附近具有去偏作用。仿真结果符合测量数据,验证了多涂层目标散射偏振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实现多涂层目标偏振探测和反射隐身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曹慧高隽王玲妹王驰
关键词:散射偏振度
光的地表反射偏振特性分析及空间偏振模式计算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为研究和分析地表反射偏振特性,及其在空间中形成的大气偏振模式,本文基于单因素大气偏振模型,建立地表反射偏振模式模型,仿真三维空间大气偏振模式,研究地表反射及大气传输衰减对大气偏振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域和建筑对偏振度的影响较大,开阔地和植被的影响较小,大气衰减起到消偏作用,偏振方向保持良好对称性.实验结果符合实际测量数据,为大气偏振模式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方法.
王玲妹高隽谢昭
关键词:偏振特性
基于压缩感知的阵列信号测向方法研究
2013年
针对阵列信号处理中传统测向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采样数据量过大,同时需满足空间采样定理的问题,设计了随机线性阵列采样系统。在不满足空间采样定理的情况下,利用目标信号源在空间角度上的稀疏性,提出了在超完备冗余字典框架下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阵列高分辨测向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抗噪声性能上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与传统测向方法相比,实现了在较低信噪比下只需少量采样点就可以达到高分辨测向的目的,降低了运算量。
崔扬徐小红王教余沈仁明
关键词:压缩感知高分辨测向
空中复杂结构目标杂散辐射快速计算算法
2016年
针对在自然光环境下天地背景对空中目标的辐射作用,引入光学系统中的杂散辐射信息的计算,结合有限元算法采用并改进传统光线追迹计算模型求解目标散射信息。并且利用Kd-tree算法对面元结构目标建立空间分割描述结构实现加速计算,同时借助Modtran大气传输模型模拟计算自然环境下目标表面的入射光信息,从而利用BRDF模型计算获得复杂目标在天地背景中自然光辐射的散射信息。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有限元求解算法具有相同的计算准确度,并且提升了6到10倍传统杂散辐射计算方法的计算速度。对目标杂散辐射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目标光学探测、识别和导弹制导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参考价值。
叶秋李钢张仁斌
关键词:杂散辐射
基于表面生成法的粗糙基底上半透明涂层的光散射特性
2015年
针对光在半透明涂层和粗糙基底构成的两层粗糙面的散射过程,采用表面生成法,考虑入射遮蔽以及多次散射效应,构建表面散射的蒙特卡罗模型,得到粗糙基底上半透明涂层的反射光的能量分布,研究涂层厚度、表面粗糙度、入射光波长等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的影响.结果表明,BRDF受表面的粗糙程度影响较大,其峰值随表面均方根斜率的增加线性递减;半透明涂层厚度影响BRDF峰值的大小,厚度为十分之一波长时,BRDF达最小值;近红外光入射时镜反射方向附近BRDF的局部分布曲线相对于可见光入射时有展宽趋势,且方向半球反射率相对于可见光入射时更大.
吕奕高隽王玲妹王驰
关键词:散射特性双向反射分布函数蒙特卡罗
观测几何对大气偏振光谱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大气偏振光谱在太阳天顶角SZA、观测天顶角VZA和相对方位角RAA构成的观测几何变化时的特征。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大气矢量辐射传输方程,结合真实大气环境与结构参数,以MODTRAN太阳参照光谱仿真大气层顶初始光谱,考虑下垫面反照、气溶胶垂直分层与成分混合比及痕量气体吸收的影响,仿真计算相对方位角为0°和90°时0.4~3μm波段大气偏振光谱,丰富大气偏振光谱信息。仿真结果表明:(1)相对方位角为0°时,偏振度DoP和Q/I随SZA的变化分别呈"V形"和倒"U"形,U/I很微弱,量级低于10^(-7),V/I在任何观测几何下都很微弱;(2)晨暮时段,若太阳不在视场内,大气偏振度在波长0.51和2.75μm附近为极大值,在1.5μm附近为极小值。因此,在不同的观测几何条件下,选择相应的波段和偏振信号,将有利于实体目标探测。
张仁斌王玲妹高隽王驰
关键词:大气光学偏振光谱STOKES矢量
多次散射因素影响下天空偏振光模式的解析模型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解决天空偏振光模式的描述问题,从经典的瑞利散射模型出发,考虑大气粒子尤其是气溶胶粒子的多次散射特性,构建了一种天空偏振光模式的解析模型.首先分析大气分子的瑞利散射,并结合Perez光强分布模型描述光强分布,而后考虑二次散射因素,分析不同尺度不同组分典型粒子的散射相位函数,根据其角度分布特征,解决二次散射积分的求解问题,最终得到本模型.仿真实验表明,与瑞利散射模型相比,本模型能够解决实际天空中存在的中性点的描述问题.与晴朗天气下不同时刻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对比进一步说明,本模型不仅可以定性地描述实际天空中偏振光模式的角度变化趋势、中性点以及对称性等重要特征,而且具体数值与实际分布之间的符合程度要优于单次散射模型,其中偏振度的相似度最高可以达到75%左右.
吴良海张骏范之国高隽
关键词:偏振光多次散射解析模型中性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