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050)
-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明洁高红郭劲赤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作为流行文化的流行语:概念与特质被引量:28
- 2013年
- 如果仅仅将流行语看成一种语言现象,就会错失其作为典型的社会群体行为和流行文化风潮的标本意义。流行语首先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其特质是具有流行语义和扩散功能:特定的社会情境会赋予流行语以公众认可的文化涵义和形式意味;以扩散为动因,通过高频使用、语义泛化和形式孳生这三种方式,流行语实现为流行文化。流行语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其概念、特质和流行方式的讨论为相关流行文化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示例。
- 李明洁
- 关键词:流行文化流行语
- 非虚构言语实践与新的语言转向——流行语现象在当代的社会实践价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前,以流行语为代表的民间语文的兴起拉开了一场新的语言转向的序幕。基于群众性非虚构叙事行为的现实性和行动性,大众的言说行为突显了主体性,演变为具有民主意义的话语实践。我们把这类兼具"现实性"与"行动性"特征的言语实践称之为"非虚构言语实践",其特征是:文本编码行为、话语言说行为和社会实践行为三位一体。"非虚构言语实践"在当代极具社会实践价值:作为饱含当下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事实,它以民间包围学院的方式解构了虚构的宏大叙事,以新的话语形式开启了新的文化启蒙的路径;它也促发了言语实践重回本体论地位的认知反思,导致"语言转向"运动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再次整合和发展。
- 李明洁
- 关键词:语言转向民间语文主体性
- 社交网络推进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旨在研究图书馆通过像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工具,如何更好地与用户沟通交流、传播信息。作者调研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发布信息和与用户互动的情况,数据和案例分析显示,微博的内容、语言、写作风格、发布频率等,都会对用户的关注度和其有效性产生影响。为此,就图书馆更充分利用微博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 郭劲赤高红
- 关键词:社交网络SNS图书馆信息服务
- 网络时代的语言变异与文学转型——浅议流行语现象对当代文学转型的标志意义被引量:3
- 2011年
-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以"网络、多元化、现代性"为关键词的当代社会里,启蒙文学已然式微;以"网话文"为形式、草根书写为表征的文学转型正在悄然发生,流行语即是"网话文"中的典型代表。流行语现象作为"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的文学",以社会事实的身份,拉开了网络媒体时代文化转型的序幕。以流行语为代表的网络语言及所体现的公民社会的文化价值已经成为当前文学转型的重要信号。与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的促发作用相似,"网话文"的民间发生也必将引发当代中国文学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的时代性变革。
- 李明洁
- 关键词:语言变异文学转型网络文学
- 从符号的历时性看流行字符“囧”
- 2013年
- 不少人认为,流行字符"囧"是个"复活"的古代汉字,古"囧"今"囧"是同一个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符号,今"囧"是"再造"的而非"复活"的。作为一个切近的典型个案,"囧"的流行生动地印证了语言历时变化的偶然性,也为判断汉字承继关系的性质提供了符号学的新思路。
- 李明洁
- 关键词:流行语
- 流行语的符号本质及其意指结构被引量:13
- 2011年
- 流行语是当前具有普遍价值的人文现象,这是由其特殊的意指结构决定的:流行语的表达面是有标记的言语变体;其内容面除包含所指外,还包含"涵指"。"涵指"负载流行观念,其中的"情绪界"和"意志界"是民情舆情的重要载体。流行语作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依靠自身意指结构的多重套叠,以巨大的意义空间容纳了人们的认知表达和情意诉求。民众通过流行语的话语实践,参与到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利的建构与变革中。语言学对流行语符号本质的认定和解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 李明洁
- 关键词:流行语
- 从符指动词看意向性与符号的构成被引量:1
- 2012年
- "意向性"和"符号的构成"是语言哲学中的重要课题,"符指动词"和"小句主语"则是语言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符指动词的语义本质及其语法特点,以具体可查的语言形式使"意向性"和"符号的构成"获得了深刻的验证和阐明;符号构成的认知特点分析又为符指动词和小句主语的跨学科研究开拓了新路径。符指动词的特征表明:以符指动词为标记的单向的意向性是符号生成的构成性要素;人们可以利用符指动词将某一事件符号化,从而纳入意识范畴;符指客体是认知活动的结果和焦点。
- 李明洁
- 关键词:意向性小句宾语
- 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被引量:11
- 2011年
- 近年来,民众在参与社会监督、舆论批评的过程中,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当代中国民意舆情的重要表征。然而,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对于这一本源性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媒体认识自身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 李明洁
-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