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2164)

作品数:20 被引量:245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海忠钟科江红艳杨晨陈增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营销
  • 4篇消费者
  • 3篇原产国
  • 2篇演进
  • 2篇示弱
  • 2篇自我
  • 2篇刻板印象
  • 2篇跨国
  • 2篇触觉
  • 1篇代言
  • 1篇道歉
  • 1篇低调
  • 1篇多品牌
  • 1篇心理
  • 1篇信任
  • 1篇信息选择
  • 1篇演进阶段
  • 1篇演进研究
  • 1篇洋品牌
  • 1篇营销价值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五邑大学
  • 2篇广东财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王海忠
  • 5篇江红艳
  • 5篇钟科
  • 4篇杨晨
  • 4篇陈增祥
  • 3篇柳武妹
  • 2篇于军胜
  • 2篇王静一
  • 2篇何浏
  • 1篇黄磊
  • 1篇于正东
  • 1篇孙配贞
  • 1篇秦深
  • 1篇刘笛
  • 1篇杨光玉
  • 1篇王骏旸
  • 1篇闫怡
  • 1篇王子
  • 1篇付佳

传媒

  • 5篇中大管理研究
  • 3篇外国经济与管...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管理学报
  • 1篇营销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如何看待新兴国家的“新线索”被引量:18
2013年
新兴国家中日益涌现的优秀品牌(比如中国的海尔、华为、联想、万向)越来越挑战世人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劣质低价")。如何利用这些"新线索",逆转负面的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这成为当前新兴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议题。文章借鉴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表征理论,探讨心理加工模式对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影响。发现:亚群化的心理加工模式下消费者较易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而且,渐变论者更倾向于采用亚群化的心理加工模式,较易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但实体论者更倾向于采用亚型化的心理加工模式,较难发生品牌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这就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与企业如何塑造正面的品牌原产国形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战略启示。
江红艳王海忠陈增祥
支付方式对产品偏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通过3个实验,研究了支付方式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验一、实验二发现,启动刷卡概念的消费者更偏好具有促进利益和促进框架的产品;启动现金概念的消费者则更偏好具有预防利益和预防框架的产品。实验三发现,启动刷卡概念后,对购买成功的预期愉悦中介了消费者对促进框架产品的偏好;启动现金概念后,对购买失败的预期痛苦中介了消费者对预防框架产品的偏好。研究最后探讨了这些结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杨晨王海忠钟科付佳江红艳
关键词:支付方式
消费行为领域的触觉研究:回顾、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5
2014年
触觉对于消费至关重要。消费者通过触摸产品或根据产品的触觉线索来制定购买决策;商家根据产品的触觉特征选择零售渠道;产品及包装等的成功设计也离不开触觉线索。但在消费行为研究领域,有关触觉的研究近期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将消费行为领域已有的触觉研究分为人际触碰、人物触摸、线上产品不能触摸的弥补策略、消费者传染以及触摸的具身效应五个分支,系统梳理和阐述了每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及其带来的营销管理启示,并剖析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营销学界触觉研究和企业界相关实践的发展。
柳武妹王海忠王静一
关键词:触觉
如何抉择?品牌承诺对矛盾信息选择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同一品牌丑闻,消费者往往面对众多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说法,针对该情境文章考察了消费者在丑闻事件后信息选择的模式。具体而言,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品牌承诺对消费者信息选择的影响:低承诺消费者倾向于偏差选择不利于品牌的负面信息(负面偏差效应);而高的品牌承诺将弱化上述负面偏差效应。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说明不足之处与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陈增祥
关键词:品牌承诺
品牌组合代言溢出效应研究——名人崇拜的调节作用被引量:9
2014年
文章采用心理学实验法,基于拟社会互动关系视角的研究发现:不同水平的名人崇拜对名人多品牌组合代言的消费者评价有正向影响;名人崇拜对品牌代言组合的消费者影响有调节作用,即高崇拜消费者对品牌代言组合的消费者影响不敏感,且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而低崇拜消费者对品牌代言组合的消费者影响大致成倒"U"型曲线结构。文章开拓性地将"名人崇拜"这一社会心理现象与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联系起来,揭示了名人崇拜对多品牌组合代言效应的调节作用,为名人多品牌组合代言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何浏王海忠
解释水平对消费者产品功能数量偏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功能产品越来越容易生产,所以越来越多的功能加载在产品上。尽管单独每个功能消费者都认为是有用的,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功能加载到产品上时,消费者可能会感到使用的困难,增加了感知的使用成本。本文通过实验法,证明了解释水平能够调节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数量的偏好。实验一检验了解释水平对不同功能数量产品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低解释水平消费者,高解释水平消费者更加偏好多功能产品;相对高解释水平消费者,低解释水平消费者更加偏好少功能产品。实验二检验了社会距离这一能够调节解释水平的变量对产品功能数量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近社会距离消费者,远社会距离消费者更加偏好多功能产品;相对远社会距离消费者,近社会距离消费者更加偏好少功能产品。实验三检验了时间距离这一能够调节解释水平的变量对产品功能数量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近时间距离消费者,远时间距离消费者更加偏好多功能产品。相对远时间距离消费者,近时间距离消费者更加偏好少功能产品。并根据研究结论,分析了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调节消费者的解释水平,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功能数量的偏好。
于军胜王海忠闫怡江红艳
关键词:社会距离
公司识别、形象、声誉和绩效:研究框架及其进展
2014年
公司品牌研究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存在着术语运用混乱及各学科研究成果不能交融的现象。文章通过对该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整合,界定出公司品牌研究的四个基本主题:公司识别、公司形象、公司声誉和公司绩效,并将四个主题依据品牌资产生成路径的逻辑关系构建研究框架:公司品牌价值链。文章依据该模型界定出这四个概念各自的内涵与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指明各个领域存在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文章讨论了该模型为公司品牌建设实践带来的启示。
陈增祥王静一妥艳媜
关键词:公司绩效
负面宣传背景下消费者信任重构策略的有效性:道歉,否认还是沉默?被引量:2
2014年
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重构消费者因为负面宣传被破坏的信任,是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探讨了信任重构策略的有效性,发现: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负面宣传,相对于与道德行为有关的负面宣传,重构消费者信任的难度更大,但道歉的重构效果最好;对与道德行为有关的负面宣传,否认的重构效果最好;无论哪种类型的负面宣传,沉默都不是理想的应对方式。
于正东王海忠柳武妹
关键词:消费者信任道歉否认沉默
要素品牌策略与产品独特性评价:自我建构和产品性质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1
2012年
企业采取要素品牌策略的根本动机,就是借助要素品牌提高产品独特性,获取竞争优势。然而,当企业突出产品独特性的营销做法与消费者目标冲突时,企业所付出的努力就会白费。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虽然联合要素品牌策略与自有要素品牌策略相比更能够提高产品独特性评价,但这一作用会受一些边界条件的限制。当产品性质为私人产品时,无论是相依型还是独立型的消费者,联合要素品牌策略都比自有要素品牌策略更能提高产品独特性评价。然而,当产品性质为公众产品时,对于相依型(而非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而言,联合要素品牌策略的优势不再显著。
王海忠王骏旸罗捷彬
关键词:自我建构
人们何时支持弱者?营销中的劣势者效应研究述评被引量:9
2014年
"劣势者效应"即人们给予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更多支持的效应。本文主要基于文献回顾,着眼于营销应用,分析了劣势者效应概念,介绍了消费者基于劣势者信息对劣势者的识别和劣势者效应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过往研究表明,消费者会依据企业或品牌的竞争态势、先天资源、努力程度等因素形成劣势者判断,并给予劣势者支持;影响劣势者效应的中介因素包括身份认同动机、公平动机和功利性动机,竞争结果重要性和文化差异是劣势者效应的调节因素。最后,文章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钟科王海忠杨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