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8QH14001)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仲人前邓安梅周晔谷明莉陈燕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Siglec-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Siglec-1(CD16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35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者外周血CD14CD169双阳性细胞的表达率;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外周血CD14CD169双阳性率为(13.0±2.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0.2)%,及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4.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Siglec-1表达与GGT(r=0.44,P<0.01)和ALP水平(r=0.33,P<0.05)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表面siglec-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说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周晔奚伟强蒋廷旺谷明莉陈燕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SIGLEC-1流式细胞术
- IL-22抑制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并上调其Bcl-2表达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IL-22对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00μg/ml ox-LDL刺激CRL-1730细胞,不同时间点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RL-1730细胞中IL-22受体R1(IL-22R1)mRNA的表达状况。然后在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模型中加入20 ng/ml外源性IL-22,通过AnnexinⅤ-PI凋亡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Bcl-2、Bcl-xl、Bcl-w、caspase 3及STAT3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STAT3磷酸化和Bcl-2蛋白的水平。结果 IL-22R1 mRNA在ox-LDL刺激后表达明显增高(P<0.05),且于12 h达峰值(P<0.01);加入IL-22可明显抑制ox-LDL刺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Bcl-xl和Bcl-w表达,而降低caspase 3 mRNA表达(P<0.01)。此外,IL-22作用1~2 h STAT3发生磷酸化,4 h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IL-22可抑制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促使STAT3磷酸化,上调抗凋亡分子Bcl-2、Bcl-xl和Bcl-w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分子caspase 3的表达有关。
- 孙懿胡志德黄元兰熊怡淞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氧化LDL细胞凋亡STAT3蛋白
- 隐球菌性脑炎患者颗粒酶B、颗粒溶素、穿孔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究颗粒酶B(granzymeB,GrB)、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及穿孔素(perforin,又称pore-forming pro-tein,PFP)三种免疫效应分子在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2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其次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其中的GrB、GNLY、及PFP的蛋白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方法测定其中GrB、GNLY、及PFP的mRNA含量。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蛋白含量与一些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PBMC中GNLY、PFP蛋白含量和mRNA均明显降低,而GrB无明显变化。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GNLY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IgG、IFN-γ水平成正相关(r=0.477,P<0.05;r=0.534,P<0.05),与IL-10水平成负相关(r=-0.505,P<0.05)。结论GNLY、PFP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情监控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 周晔邓安梅谷明莉陈燕陈波陈孙孝仲人前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颗粒酶B颗粒溶素穿孔素
-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颗粒溶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免疫效应分子在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2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其次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其中的GNLY蛋白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方法测定其中GNLY的mRNA含量。并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GNLY蛋白含量与一些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PBMC中GNLY蛋白含量(相对定量为正常对照组的0.56倍)和mRNA(相对定量为正常对照组的0.6倍)均明显降低(P<0.01)。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GNLY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IgG水平成正相关(r=0.477,P<0.05)。结论GNLY可能参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疾病进程,这为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情监控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 周晔邓安梅奚伟强谷明莉陈燕陈孙孝仲人前
-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颗粒溶素IGG
- 实时定量PCR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单核细胞中Siglec-1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检测Siglec-1(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唾液酸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CD16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上的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iglec-1 mRNA的含量;生化常规测定所有入选者血清GGT、ALP指标水平。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Sigle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健康对照组的3.42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BC患者Siglec-1 mRNA增高与GGT(r=0.482,P<0.01)和ALP(r=0.365,P<0.05)密切相关。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中mRN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已经发生巨噬细胞化,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周晔蒋廷旺谷明莉陈燕奚伟强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SIGLEC-1
- TNFSF9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TNFSF9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PBC患者及与之配对的健康人血清中TNFSF9水平,并分析PBC患者血清TNFSF9与TBIL、γ-GT的关系。结果 PBC患者血清TNFSF9水平(1102.45±294.48)ng/L比健康对照组(123.67±62.60)ng/L显著增高,且与TBIL呈显著正相关(γs=0.549,P=0.000),但与γ-GT的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γs=0.291,P=0.062)。结论 TNFSF9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 王淇泓周晔胡志德王爱华邓燕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CLINICALSIGNIFICANC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健康人血清治疗靶点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AF2表达上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7例PBC和47例健康对照者中TRAF1和TRAF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BC患者PBMC中TRA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RAF1在两者中表达无明显区别。PBC患者Ⅲ、Ⅳ期PBMC中的TRAF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增高(P<0.05);提示:TRAF2的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PBC的发病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为PBC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新线索。
- 孙懿韩志君胡志德周晔谷明莉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