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JY084)

作品数:27 被引量:330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成马凌霄刘佳郝俊香秦旭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金融
  • 7篇金融监管
  • 5篇银行
  • 5篇汇率
  • 4篇绩效
  • 3篇实证
  • 3篇金融安全
  • 3篇金融风险
  • 3篇汇率制
  • 3篇汇率制度
  • 3篇货币
  • 3篇股权
  • 2篇上市银行
  • 2篇生态
  • 2篇实证检验
  • 2篇转轨
  • 2篇金融监管协调
  • 2篇金融生态
  • 2篇金融生态平衡
  • 2篇金融危机

机构

  • 2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内蒙古信托投...
  • 1篇西安高新区管...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26篇李成
  • 3篇马凌霄
  • 3篇刘佳
  • 2篇郝俊香
  • 2篇秦旭
  • 2篇蔡达建
  • 2篇姜柳
  • 1篇黄顺绪
  • 1篇梁锐
  • 1篇王菁
  • 1篇刘初兵
  • 1篇徐成贤
  • 1篇钱华
  • 1篇刘超
  • 1篇马国校
  • 1篇刘小明
  • 1篇王育宝
  • 1篇刘相友
  • 1篇姚洁强
  • 1篇文苑

传媒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上海金融
  • 3篇西安财经学院...
  • 2篇金融理论与实...
  • 2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经济学家
  • 1篇改革
  • 1篇金融论坛
  • 1篇金融研究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北方经济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优化的三个层次被引量:1
2005年
基于蒙德尔—弗莱明模型及“三元悖论”理论,对中国货币政策效用进行了解析,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效用,需要进行三个层次的优化:货币政策工具及内部组合优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优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优化。
李成刘初兵
关键词: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分清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次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单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与GDP的比率关系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运用协整模型建立各因素与GDP的线性关系的方法具体分析各因素的变动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划分出具有说服力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点建议:(1)积极推动固定设备投资的同时,避免重复投资的发生;(2)完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提高社会消费水平;(3)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协调好与各国的经贸关系。
李成刘超
关键词:经济增长协整模型
VaR模型在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6
2007年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2002年11月11日至2006年3月30日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每日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GARCH模型的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风险测度VaR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t分布不适合描述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状况,GED分布能较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2)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杠杆效应不明确;(3)目前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风险较低。
李成马国校
关键词:VAR模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风险GARCH模型
基于博弈理论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与整体效率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基于库珀—约翰的协调博弈理论文章分析我国中央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发现目前金融监管协调处于纳什均衡不断突破的进程,高效率策略互补的乘数效逐步形成;监管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制度优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推高金融监管效率;需要从信息共享、法律约束、主协调人设置的角度,为金融监管协调创造制度环境。
刘相友梁锐李成
关键词:协调博弈乘数效应
汇率调整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
2007年
中国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和不断激增的外汇储备,难以用一般的金融学原理解释。立足经济学背景的分析发现: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中加工产品占很大比重,生产这些产品使用大量的低廉甚至超廉价劳动力,使得出口产品成本下压,利用低价格竞争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牺牲环境,为了短期收益付出了长期的巨大代价;急功近利的资源性出口,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贸易收支失衡问题,不能只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保护,严格环境污染的惩罚和治理,加强对资源性出口的管理,同时,探索建立在地区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协商机制。
李成蔡达建刘佳
关键词:汇率升值贸易顺差
对我国汇率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我国汇率制度的变迁揭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国内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的能力相适应。虽然当前人民币升值是趋势,但要循序渐进缓步推进,给予国内经济结构和出口行业留有转型时间和空间。我国均衡汇率的形成,需要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协调,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李成蔡达建刘佳
关键词:汇率制度经济发展
金融生态、市场调节与金融安全被引量:2
2006年
从生态角度来看,我国金融生态中主体的高风险性、生态存在条件的不完善性以及生态自我调节机制的缺失等问题,都对金融安全不同程度的构成威胁,须加以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应当从改善金融生态外部环境、再造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和重构金融生态主体等方面,以新的思路化解金融安全问题。
马凌霄徐成贤
关键词:金融生态金融生态平衡金融安全
转轨时期中国金融结构的风险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较单一,国有银行在市场中依然处于垄断地位。
李成闫立国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
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被引量:20
2007年
利用我国1981至200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极低。我国银行信贷的使用效率极低,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一个低效率的粗放阶段,应该维持信贷规模稳步健康增长,防止信贷萎缩,促进经济稳步持续增长;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入金融市场化改革;推动微观经济主体对银行信贷利用方式的转变。
付亚斌黄顺绪李成
关键词:银行信贷经济增长贡献度
中国金融周期的基本特征与分析结论被引量:22
2005年
本文对建国50多年来的主要金融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政策归纳,发现我国计划经济和转轨经济体制中存在比较有规律的金融周期,其主要特征是:金融周期从“紧缩”到“紧缩”形成一个周期;从低谷到高峰时间一般较短,平抑金融过热时间较长;从单纯银行信贷影响向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信贷、金融机构增减等多因素转化;一定程度上受“运动”影响;从主要依靠直接性行政命令强行制动逐渐过渡到间接性经济引导手段;周期一般在8~10年之间。文章最后得出我国金融周期始终存在,但不同时期外在表现形式不同;周期的成因从混合型逐步向经济型过渡;金融周期从治理过热时间长转变为启动金融需要多样化途径;目前的金融周期无论是扩张还是紧缩,单一金融工具日显力不从心等四点结论。
李成
关键词:外在表现形式金融数据行政命令间接性转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