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2-3035)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秦满白洁周琼李静李晓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龋齿
  • 2篇唾液
  • 2篇儿童
  • 1篇低龄
  • 1篇低龄儿童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龋
  • 1篇致龋菌
  • 1篇乳杆菌
  • 1篇嗜酸
  • 1篇活动性
  • 1篇儿童龋齿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3篇秦满
  • 2篇周琼
  • 2篇白洁
  • 1篇包振英
  • 1篇李静
  • 1篇李晓新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京市幼儿园3~4岁儿童龋齿活动性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调查北京市幼儿园3~4岁幼儿龋的患病情况,了解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的特点;并通过龋齿活动性实验研究,揭示这部分儿童口腔中细菌的产酸能力与龋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北京市5所幼儿园3~4岁的207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行龋齿检查并采集菌斑和软垢混合样本进行龋活动性(Cariostat,Sankin Co,Tokyo)检查。结果该年龄组儿童患龋率为47.34%;龋均dmft(s):1.96±2,92(2.96±5.10),dt(s)=1,84±2.77(2.82±4,92);患龋儿童的龋均为dmft(s):4.14±3.00(6.24±5.88),dt(s)=3,90±2.86(5,94±5.70);其中重度低龄儿童龋(SECC)患儿53名,SECC发病率为25.60%;龋齿活动性比较,发现患龋组与无龋组在Cariostat值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年龄组儿童一旦患龋累及牙齿和牙面多,但是治疗率很低;患龋组比无龋组龋齿活动性高。使用Cariostat龋齿活动检测有助于筛选龋齿易感者。
李静秦满谢盼
致龋菌、唾液缓冲能力与婴幼儿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唾液中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和唾液 pH 值、缓冲能力与婴幼儿龋的关系。方法将178名42~54个月的儿童分为患龋组(患龋牙数≥5)87例和无龋组91人。吐唾法采集非刺激性唾液和嚼蜡法采集刺激性唾液各2ml,用选择性培养的方法检测刺激性唾液中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和计数水平;测定非刺激性及刺激性唾液的 pH 值和缓冲能力。结果患龋组唾液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6.6%和79.3%,显著高于无龋组的63.7%和27.5%(P<0.05);患龋组两种细菌的计数水平比无龋组高近10倍。患龋组和无龋组刺激性唾液的初始 pH 值和对酸的缓冲能力均显著高于非刺激性唾液(P<0.001);患龋组刺激性和非刺激性唾液的初始 pH值和缓冲能力均显著低于无龋组(P<0.05);无龋组中变彤链球菌、乳酸杆菌和唾液 pH 值、缓冲能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患龋组刺激性唾液的缓冲能力与变形链球菌的计数水平显著相关(r=0.249,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是婴幼儿龋的重要致病菌;唾液的初始 pH 值和缓冲能力偏低可能是影响婴幼儿龋的重要因素。
周琼白洁秦满
关键词:龋齿唾液
有龋和无龋儿童四种唾液蛋白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比较3~4岁有龋儿童和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 IgA、乳酸脱氢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集98例有龋儿童和94名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测定上述各成分含量。结果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 IgA、乳酸脱氢酶和溶菌酶含量有龋组均显著高于无龋组(P<0.01),非刺激性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有龋组显著高于无龋组(P<0.05);但刺激性唾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刺激性和刺激性唾液中 IgA、乳酸脱氢酶和溶菌酶升高可能与婴幼儿龋的发生、发展有关。
白洁周琼包振英李晓新秦满
关键词:龋齿唾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