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Z237)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延平王鑫昕曹竹安杨光李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丁醇
  • 3篇发酵
  • 2篇萃取
  • 2篇丙酮丁醇
  • 2篇丙酮丁醇梭菌
  • 1篇定位搜索
  • 1篇毒性
  • 1篇氧气
  • 1篇遗传操作系统
  • 1篇油醇
  • 1篇有机溶剂
  • 1篇溶剂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生物法
  • 1篇生物法生产
  • 1篇受性
  • 1篇搜索
  • 1篇搜索软件
  • 1篇透明颤菌
  • 1篇透明颤菌血红...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清华大学
  • 2篇邯郸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张延平
  • 3篇杨光
  • 3篇曹竹安
  • 3篇王鑫昕
  • 2篇李春
  • 2篇裴海生
  • 2篇张刚
  • 2篇李寅
  • 2篇王少华
  • 1篇叶嘉
  • 1篇耿霄
  • 1篇董红军
  • 1篇李维
  • 1篇王小丽
  • 1篇曹丽君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生物信息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8年
2,3-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二战期间由于合成橡胶需要大量1,3-丁二烯,2,3-丁二醇生产空前发展。近年来,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丁烯树脂、γ-丁内酯,Spandex弹性纤维及其前体的需求增长,2,3-丁二醇的需求和产量也稳步增长。多年来,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从产生2,3-丁二醇的菌种及2,3-丁二醇的生理意义、代谢途径、旋光异构体的形成机理、影响发酵的因素与产物的提纯等方面对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张刚杨光李春裴海生曹竹安
关键词:2,3-丁二醇生物法氧气PH
发酵萃取耦合工艺生产丁醇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3年
传统丙酮丁醇发酵的产物抑制作用造成丁醇产量较低,本文选择发酵萃取耦合工艺将丁醇原位分离出来,以降低抑制作用。通过冷模试验、生长影响试验和萃取发酵试验,确定了有机相条件和发酵萃取耦合工艺:有机萃取相为油醇中加入20%癸醇,相比为1∶5(有机相∶水相),发酵24h后将有机相导入发酵体系中。利用该工艺,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比传统发酵的相应产量提高了23.99%和13.33%。
王鑫昕叶嘉耿霄曹丽君王少华张延平
关键词:丁醇油醇癸醇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一种血红蛋白,该蛋白质能使透明颤菌在低氧的环境下生存,并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随着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VHb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总结了近年来VHb的研究进展,包括蛋白结构、细胞定位、基因改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概述了其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裴海生杨光李春张刚曹竹安
关键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微生物发酵DNA改组抗生素
细菌的有机溶剂耐受机制被引量:21
2009年
有机溶剂有严重破坏微生物正常生理功能的毒害作用,但是研究工作者发现有些细菌能够在较高有机溶剂浓度下依赖独特的耐受机制得以生存,这种机制的发现大大鼓舞了工业菌尤其是溶剂生产菌和毒性有机物降解菌的工业适应性改造研究。以下概述了有机溶剂对细胞毒性作用机制,并在根据参数logP衡量不同溶剂对细胞的毒性程度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溶剂耐受菌耐受有机溶剂的机制,即膜上顺反异构、增加饱和脂肪酸的比率、改变极性头部、外膜的生理变化、细胞的形态变化、胞内溶剂的降解和泵出等,结合本课题组在筛选溶剂耐受菌株和提高现有菌株溶剂耐受性研究方面的经验,希望对重要工业微生物溶剂耐受相关的生理功能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提高微生物的工业适应性。
王鑫昕王少华李维李寅张延平
关键词:有机溶剂毒性耐受性细胞膜胁迫反应
丙酮丁醇梭菌的遗传操作系统被引量:4
2010年
丙酮丁醇梭菌是极具潜力的替代燃料——生物丁醇的合成菌,受到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丙酮丁醇梭菌菌株改造是生物丁醇产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遗传操作是核心内容之一。以下对丙酮丁醇梭菌的遗传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种类和原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几种遗传操作系统的局限性,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董红军张延平李寅
关键词:丙酮丁醇梭菌丁醇遗传操作系统
简单快速的序列定位搜索软件GeneGo的开发
2008年
运用Java语言编写了基因定位搜索软件GeneGo,该软件用户界面简洁清晰,操作简单易行,即使初学者也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学习软件使用。该软件可用于在基因组序列中快速定位搜索目标序列,进而找到感兴趣的基因,为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工具。
杨光王小丽曹竹安
关键词:基因组核酸序列定位搜索
发酵罐水平的气提-萃取-发酵生产丁醇被引量:2
2013年
在优化的萃取-发酵工艺基础上,研究补料、连续气提(氮气流速0.3L·min-1)对丁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L发酵罐中,于传统丙酮丁醇发酵24h时,将油醇和癸醇按4∶1(v/v)混匀组成有机溶剂,按有机溶剂和培养基1∶5(v/v)加入到发酵液上方,并于24h从发酵罐底部持续通入惰性气体氮气,进行连续气提直至静置培养72h停止,有利于丁醇发酵,该气提-萃取-发酵工艺条件下,丁醇产量达16.39g·L-1,总溶剂产量达24.40g·L-1,比传统发酵分别提高了51.5%和35.7%;丁醇和总溶剂生产强度比传统发酵分别提高51.5%和35.7%,对丁醇的基质转化率提高了16.08%。
王鑫昕张延平
关键词:丁醇发酵丙酮丁醇梭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