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1PJ1405500)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凡汪明刘宁杨心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2篇风险评估
  • 1篇地震复发
  • 1篇地震复发率
  • 1篇地震易损性
  • 1篇易损性曲线
  • 1篇孕灾环境
  • 1篇致灾因子
  • 1篇最大层间位移...
  • 1篇位移角
  • 1篇建筑
  • 1篇高层建筑
  • 1篇层间位移
  • 1篇层间位移角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吴凡
  • 2篇刘宁
  • 2篇汪明
  • 1篇杨心远

传媒

  • 2篇灾害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美国地震风险评估中灾害模型的探讨被引量:9
2012年
介绍了以美国地震灾害模型为例的地震风险评估在金融保险业和土木工程两大领域的应用,回顾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发展的历史背景,其中,金融保险业的模型更测重于对历史理赔数据的分析,土木工程业的模型则注重于对工程结构的分析。着重探讨了评估模型中地震灾害部分的建立,其中包括致灾因子模块及孕灾环境模块。针对建模中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等的关键要素,如地震源及震级、地震衰减方式、场地土壤土质条件、地震复发率等,作了分析及归纳总结,并系统地介绍了所涉及要素的数据信息获取过程及对应的建模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风险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吴凡汪明刘宁
关键词:地震风险评估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地震复发率
基于谱位移的中国高层建筑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
2012年
地震结构易损性模型是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目前的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目前建成了数量庞大的高层、超高层建筑,但却缺少专门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易损性模型。研究通过对已有高层、超高层建筑抗震分析资料及其他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计算,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目标结构需求,研究了基于谱位移(Sd)的结构地震易损性。根据不同的设防标准和不同的性能水平,建立了相应的曲线,并综合考虑了结构的高度、场地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研究获得的系列易损性曲线可以对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高层、超高层结构损害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为地震灾害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吴凡杨心远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震易损性曲线最大层间位移角
美国地震风险评估中建筑物易损性与损失组合的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探讨了以美国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例的建筑物易损性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地震随机事件损失组合的方法。由于应用对象的不同,如用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或是对保险资产风险的评估,其易损性模型建立的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工程应用中,注重对建筑结构的分析,往往使用非线性解析方法如能力频谱法等以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或脆弱曲线;而保险行业常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等获取所需的易损性曲线。由于工程应用的易损性曲线有更好的精准性,越来越多保险用模型采用此方法。此外,工程应用常对单一地震事件进行评估,而保险行业的模型往往涉及对大量随机事件的评估。对不同的建筑物易损性建模方法、规范标准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并对随机事件损失组合方法中如何计算损失的单次超越概率(OEP)和累计超越概率(AEP)进行了介绍。
吴凡汪明刘宁
关键词:地震风险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