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6047)

作品数:27 被引量:262H指数:12
相关作者:许文林王雅琼张小兴黄一波童宏扬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15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电化学
  • 8篇PBO
  • 7篇SNO
  • 7篇超声
  • 6篇电极
  • 6篇甾醇
  • 5篇阳极
  • 5篇二氧化铅
  • 4篇电化学氧化
  • 4篇化学氧化
  • 4篇CR
  • 3篇电解
  • 3篇电流
  • 3篇电流效率
  • 3篇动力学
  • 3篇豆甾醇
  • 3篇植物甾醇
  • 3篇重结晶
  • 3篇酯化
  • 3篇酯化反应

机构

  • 30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7篇许文林
  • 19篇王雅琼
  • 6篇张小兴
  • 6篇傅相林
  • 6篇黄一波
  • 5篇李敏
  • 5篇童宏扬
  • 4篇陈昌平
  • 3篇沙鸥
  • 3篇钱俊红
  • 2篇何玉芳
  • 2篇周涛林
  • 1篇吴君峰
  • 1篇王鹏
  • 1篇邵强
  • 1篇鲁萍
  • 1篇徐小川
  • 1篇周琳芳
  • 1篇孟蒹蒹

传媒

  • 9篇扬州大学学报...
  • 5篇第十三次全国...
  • 4篇高校化学工程...
  • 4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TiO_2 Electrodes in H_2SO_4 Solution被引量:6
2003年
Ti/TiO2 electrodes were prepared with the polymeric precursor method (PPM).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i/TiO2 electrodes were examined with XRD and ESEM. The voltammetric charge (q*) of Ti/TiO2 electrodes as cathode in 0.5 mol/L H2SO4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Ti/TiO2 electrodes was affected by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Ti/TiO2 electrodes, in other words, was affected by the calcination conditions of preparing the electrodes. The value of q*ln wa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at of q*out,which means that the 'inner' active surface area was much larger than the 'outer' active surface area, and 'inner' active surface played a main role in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Ti/TiO2 electrodes.
王雅琼童宏扬许文林
关键词:电极过程硫酸溶液电化学行为XRDPPM
超声对Ti/SnO_2+Sb_2O_3/PbO_2电极材料结构及电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用SEM和XRD技术测定和分析了不同超声波作用时间下Ti/SnO2+Sb2O3/PbO2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超声波作用时间对Ti/SnO2+Sb2O3/PbO2电极在1.0mol/L H2SO4溶液中的伏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于电极材料会对电极表面的形貌和结构产生影响;电极经超声处理20min后,其循环伏安峰电流与未经超声波作用时相比增加了近1倍;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随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本实验中超声波作用时间为20min时,伏安电荷最大,即活性表面积最大.
王雅琼童宏扬许文林王鹏
关键词:电极二氧化铅超声
β-谷甾醇与琥珀酸酐单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以甲苯为溶剂,吡啶为催化剂,探讨了β-谷甾醇与琥珀酸酐单酯化反应的条件及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n(β-谷甾醇)∶n(琥珀酸酐)=1.0∶1.6、催化剂吡啶用量=φ1.5%、回流反应21h的条件下,β-谷甾醇的酯化率大于99%,β-谷甾醇琥珀酸单酯的单程收率大于88%;β-谷甾醇与琥珀酸酐均相单酯化反应为二级不可逆反应,反应活化能为84.0kJ.mo-l1,速率方程r=1.78×1012exp[-84.0/(RT)].cAcB,其中cA,cB分别为β-谷甾醇和琥珀酸酐的溶液浓度.
许文林邵强黄一波王雅琼
关键词:Β-谷甾醇琥珀酸酐酯化反应动力学
超声对铁电极在14.0 mol·L-1NaOH溶液中阳极氧化过程的影响
溶液中,铁电极电化学氧化制备高铁酸盐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过程易控制、无污染等优点,但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铁电极表面易生成氧化膜而导致电极活性降低,造成制备高铁酸盐过程的生成速率和电流效率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防止铁电...
王雅琼王晓霞许文林
关键词:超声铁电极阳极氧化NAOH溶液
混合甾醇乙酰化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试了混合甾醇的乙酰化产物 ,定量分析了不同配比 β-谷甾醇乙酯和豆甾醇乙酯的混合物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甾醇酯化反应完全 ,β-谷甾醇乙酯和豆甾醇乙酯的红外特征吸收峰面积比与两者的含量比成线性关系 .利用此法测定标样中豆甾醇乙酯的含量 ,相对偏差小于 5 % .
钱俊红黄一波沙鸥许文林
关键词:红外光谱红外分光光度法酯化反应
超声对电解法制备高铁酸钠反应速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以铁为工作电极,通过电解NaOH溶液(12.0mol·L-1)制备高铁酸钠,在体系温度为20~50℃,电流密度为500~2000A·m-2条件下,探讨了超声作用对高铁酸钠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能够提高高铁酸钠的生成速率;超声作用的效应随着操作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实验条件下,40℃时超声作用对高铁酸钠生成的影响最大.
许文林徐小川王雅琼张小兴傅相林周涛林
关键词:超声高铁酸钠电解反应速率
超声对铜电化学沉积速度及沉积产物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测定了超声作用下铜电化学沉积过程的阴极稳态极化曲线,探讨了超声对沉积铜晶面取向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超声可以提高铜电化学沉积过程的阴极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超声对铜电化学沉积过程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影响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温度从25oC升高到55oC时,有超声与无超声作用下的平均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比值从14.1减低到8.4. 超声还能改变铜电沉积晶面的取向,明显改变电沉积铜的粒径.
王雅琼傅相林许文林李敏张小兴
关键词:超声电化学沉积
聚合前驱体法制备Ti/TiO_2电极的结构和电催化活性被引量:6
2005年
用伏安电荷容量表征了聚合前驱体法制备的Ti/TiO2电极的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时间对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用XRD,ESEM,TEM 对所制电极的表面结构、形貌及TiO2的粒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时间对Ti/TiO2 电极的伏安电荷容量有显著的影响,在热分解温度低于500℃时,延长热分解时间有利于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热分解反应温度大于500℃后,增长热分解时间,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减小。不同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时间下所形成的不同的电极表面结构和形貌影响了Ti/TiO2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王雅琼童宏扬许文林
关键词:二氧化钛电极电催化活性
重结晶法分离混合植物甾醇中豆甾醇被引量:20
2002年
以混合植物甾醇为原料 ,分别研究了甲苯、甲苯甲醇和甲苯丙酮 3种溶剂中豆甾醇的分离结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甲苯 ( 90 % )丙酮 ( 1 0 % )为混合溶剂 ,经过 5次结晶 ,豆甾醇含量 >70 % ,豆甾醇总收率 >5 0 % .
王雅琼许文林黄一波
关键词:重结晶法豆甾醇皂化反应
超声作用下碘化钾溶液生成碘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在19.6kHz的超声场作用下影响碘化钾溶液生成碘单质生成速率的因素。探讨了催化剂钼酸铵、超声输入功率、溶液主体温度及碘化钾初始浓度对碘的生成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一定时,碘的生成量随时间线性增加,加入催化剂钼酸铵后碘的生成速率是没有加钼酸铵时碘的生成速率的2倍左右。碘的生成速率vI2(mol?L?1?s?1)随着超声输入电流Iin(A)增加呈线性增加,在温度为35℃、KI水溶液的初始浓度为0.1mol?L?1、超声输入电流为0.47A^0.87A的声场作用下,有、无催化剂钼酸铵存在时,vI2和Iin的关系分别为:vI2=3.18×10?8Iin和vI2=1.48×10?8Iin。碘的生成速率随着溶液主体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温度从15℃升到55℃,在无钼酸铵存在时,碘的生成速率vI2从1.55×10?8降至4.6×10?9mol?L?1?s?1;有钼酸铵时,vI2从2.73×10?8降至1.49×10?8mol?L?1?s?1。碘化钾初始浓度增加,碘的生成速率增大,但当其增加至一定的浓度后,碘的生成速率趋于恒定。
许文林何玉芳王雅琼
关键词:超声空化碘化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