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2JCQNJC04000)

作品数:15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海军练继建董霄峰杨敏陈飞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海上风电
  • 5篇风电
  • 4篇筒型基础
  • 4篇风机
  • 3篇地基
  • 3篇有限元
  • 3篇载力
  • 3篇模态
  • 3篇海上风机
  • 3篇承载力
  • 2篇模态识别
  • 2篇荷载
  • 1篇地基-基础
  • 1篇地基承载
  • 1篇地基承载力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响应
  • 1篇电站
  • 1篇电站厂房
  • 1篇动力特性

机构

  • 15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12篇王海军
  • 11篇练继建
  • 5篇董霄峰
  • 4篇杨敏
  • 3篇陈飞
  • 2篇燕翔
  • 2篇杨旭
  • 2篇于通顺
  • 2篇刘梅梅
  • 1篇孙凌凯
  • 1篇柳国环
  • 1篇徐国宾
  • 1篇刘昉
  • 1篇王中平
  • 1篇蔡鸥
  • 1篇王玉冰
  • 1篇张军

传媒

  • 3篇振动与冲击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VM方法的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预测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随着水电站规模和单机容量的不断增长,水电站厂房振动问题日益突出。明确厂房结构的振动规律有助于电站长期运行安全评估。在电站厂房原型振动观测数据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的厂房振动响应预测模型。该模型可通过机组、流道测点的测试数据预测厂房结构垂直振动空间分布,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王海军毛柳丹练继建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相关向量机
海上风机结构工作模态识别的组合降噪方法被引量:7
2015年
海上风机结构现场原型观测所获取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中,往往混有大量的电磁工频、机组转频及环境噪声等成分,这些干扰信号处理不当易导致模态识别失真与产生虚假模态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法的组合降噪方法.通过对测试信号采取滤波、分解、降噪及重组等过程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各种噪声干扰,以完整地保留结构自身的振动信息;再利用随机减量法(RDT)和特征系统实现法(ERA)完成模态信息的初步识别,并结合振型分析等手段剔除虚假模态,实现准确提取海上风机结构工作模态参数的目的.该方法相比传统的降噪方法在噪声统计特征不足情况下具有更好的降噪精度和降噪效率,对基于实测信号获取风机结构工作模态信息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董霄峰练继建杨敏王海军
关键词:海上风电模态识别自适应滤波振型分析
风机开停过程中海上风电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2015年
基于现场振动试验,分析了海上风电结构在不同风况下风机开停过程中的振动规律。结果表明:针对试验样机,不同风级开机工况风电结构振幅均比正常运行时更大,范围在11.23%~58.45%;不同风级停机工况风电结构振幅波动剧烈,与正常运行比较变化范围在-25.73%~387.33%。采用STD方法识别出风电结构整体首阶频率为0.33Hz。同时开展了风机塔筒摆幅分析,结果证明该风电结构在开停机过程中能够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王玉冰王海军董霄峰
黏弹性人工边界-地基-基础-塔筒风致响应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首先,建立三维黏弹性人工边界和固定边界的地基-基础-风力发电机塔筒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然后,编制程序模拟了以Davenport谱为目标谱的脉动风场,并对其加以验证.最后,通过实测数据与数值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所用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风机结构、地基的自振特性,进而对风振反应进行时域计算和频域内的功率谱分析,并考察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整个结构体系的响应情况.数值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澄清和解释了风振响应谱峰的物理意义;(2)对于顺风向的振动,筒型基础内外地基土的振动情况基本相同;对于竖向振动,相对于筒外土,由于上部结构的压载及筒型基础的"环箍效应"筒内土的振动很小;(3)两种边界条件下塔筒顶端的响应几乎完全一致;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基,地基的振动频率明显减小.此外,还给出了可供工程分析的相关建议.
于通顺练继建柳国环董霄峰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荷载
海上风电场复合桩基础体型优化及承载力特性研究
2014年
基于弹性地基反力法,推导出复合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并以承载力和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为约束条件,根据SQP优化理论对基础进行体型优化。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特性,分析了基础桩侧土体抗力的分布形式。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桩基础的结构设计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凌凯练继建王海军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复合桩基础体型优化有限元分析
浅埋圆形基础竖向地基承载力极限分析上限解被引量:5
2014年
圆形基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基础形式,而目前基础承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条形基础上,对圆形基础研究较少.针对现有圆形基础承载力求解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多块体离散破坏模式,同时考虑土体自重、黏聚力及边载因素,求得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上限解表达式,并编制了最优化计算程序.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滑移线解、上限解、Hansen解以及工程实测资料进行广泛比较,证明该处计算浅埋圆形基础承载力的方法是更加准确合理的.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圆形基础地基滑裂面特性,发现由于同时考虑了土体重度,计算得到的地基滑裂面范围小于经典的对数螺旋滑裂面,滑裂面范围随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随重度增加而减小,随基础埋深的增大而增大.
陈飞练继建王海军
关键词:承载力
正三棱柱流致振动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典型的圆柱流致振动为参照,进行了水中弹性支撑正三棱柱在不同刚度下的流致振动试验,系统阐述了正三棱柱的振幅与主频变化特性、频谱特征及尾流模式,并揭示了系统刚度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别于圆柱"自限制"的三个响应区间,正三棱柱的流致振动响应区间分别为:涡激振动分支,涡振-驰振转变分支及驰振分支。随折合流速增大,三棱柱的振动响应并未出现抑制现象。涡激-驰振转变分支中,振幅突增和频率突降,体现了由涡振向驰振的转变趋势;涡激振动上端分支和驰振分支中,柱体振动存在"锁频"现象。系统刚度的变化会造成相同折合流速下正三棱柱尾流模式的差异,进而影响振幅和频率响应。正三棱柱最大响应振幅比为2.11,大于现有圆柱试验的最大响应振幅比1.90。相比于圆柱,正三棱柱更有利于低速水流能的开发利用。
张军练继建刘昉徐国宾燕翔
关键词:正三棱柱流致振动驰振系统刚度
海上风机复合筒型基础负压沉放调平被引量:21
2014年
复合筒型基础是一种巨型宽浅式负压沉箱基础,其筒内设置分舱以对托航、沉放、调平等进行控制.渗流与负压是筒型基础重要的研究内容,而目前尚未发现对复合筒型基础的相关研究.针对复合筒型基础,通过数值模型研究了其沉放调平渗流特性,以出口水力梯度为控制条件,建立了均质砂土中临界负压计算公式,并与无分舱板情况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土质分层和渗流'反作用'对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舱板使筒型基础沉放临界负压降低约10%,调平临界负压随倾角迅速下降;分层土体中相对渗径变长,临界负压增大,不容易发生渗透破坏;渗流使筒内土体疏松,渗透系数变大,造成内侧土体中水力梯度减小,对土体渗透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练继建陈飞杨旭王海军
关键词:渗流场
陆上风力机圆形扩展基础基底反力及冲切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理论推导和三维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圆形扩展基础在极限荷载条件下基础与地基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基变形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等主要因素对基底反力的影响。通过研究提出刚、柔性圆形扩展基础基底反力计算公式和基础环下翼缘结构冲切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模型,为陆上风力机基础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刘梅梅杨敏王海军
关键词:基底反力冲切
宽浅式筒型基础竖向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长径比下筒型基础竖向压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宽浅式筒型基础的失效模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照,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虽存在一定差距,但整体趋势相近。对筒型基础不同部位在承担竖向压载时所承担的比例变化进行分析,其中,筒顶接触反力、内侧摩阻力及端阻力承担90%以上的荷载比例,计算极限承载力时可将筒内土与筒作为一个整体。给出了筒壁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在汉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宽浅式筒型基础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与有限元、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除长径比为1.0的模型外,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
刘梅梅练继建杨敏王海军
关键词:长径比模型试验有限元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