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999)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范存义姜士超陈帅刘珅周易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腱粘连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综述肌腱粘连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肌腱粘连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发生机制及预防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肌腱粘连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与TGF-β1、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的过表达有关。目前预防肌腱粘连的方法主要包括应用药物、屏障、优化康复训练及基因治疗等。以上方法虽然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临床应用还有待于证实。结论进一步探究肌腱粘连发生的机制和预防方法,促进临床转化应用,对临床预防肌腱粘连具有重要意义。
- 姜士超刘珅范存义
- 关键词:肌腱粘连
- MiR-630在创伤性异位骨化中通过调节Slug抑制内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 目的: 异位骨化是一种在肌肉和/或关节周围形成新骨的病理过程,多继发于外伤、颅脑外伤、烧伤等创伤之后。虽然已有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探索骨形成的前体细胞,但异位骨的细胞来源和潜在的形成机制一直充满争议,继而对异位骨化的早...
- 孙仰白
- 关键词:动物实验骨折愈合
- 文献传递
- 外固定支架及开放手术治疗肘关节严重异位骨化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及开放手术治疗治疗肘关节严重异位骨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对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33.5岁)创伤后严重异位骨化性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开放手术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即取出原有内固定,前置尺神经,松解关节囊粘连,清除异位骨化。对患者肘关节屈伸范围术前及术后均评估,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肘关节功能(MEPI)评估疗效。术后予以指导康复锻炼。结果:术后患者的屈伸分别平均增加到125°和10°,MEPI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分提高到术后的90分。结论:外固定支架及开放手术治疗治疗严重异位骨化性肘关节僵硬具有确切的疗效。
- 欧阳元明何宁陈帅周易郁诗阳范存义
- 关键词: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外固定支架
- 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是临床常见的不稳定机制,临床表现主要为肘关节疼痛、弹响、活动不利及前臂伸直旋后位受应力时的脱位感,根据其病理形态可分为3期。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完全损伤是引起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而肱桡关节、尺骨冠状突及由伸直-旋后肌群和肘肌组成的动力装置,在维持肘关节后外侧旋转稳定性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郁诗阳王伟阮洪江范存义
- 关键词:肘关节生物力学
- 可吸收膜联合口服塞来昔布防止兔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oly(1-lacticacid)-polyethylene goycol,PELA]可吸收膜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预防兔肌腱粘连、降低局部炎症的有效性。[方法]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三组。制备双后足第3趾屈肌腱损伤模型:A组原位缝合作为对照,B组采用防粘连膜包裹肌腱损伤区,C组应用防粘连膜并术后口服塞来昔布[10mr/(kg·d)]。术后3周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肌腱功能评价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3周后,肉眼下:A组腱周大量致密粘连组织,锐性分离困难;B组中度粘连,锐性分离见肌腱表面“假鞘”覆盖;C组仅少量粘连,“假鞘”薄,钝性可完全分离。镜下,C组断端愈合良好,腱周粘连少,局部炎细胞少于其他组。肌腱屈曲总角度:C组优于B组,A组最差,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示三组最大抗拉力无明显差异。[结论]PELA可吸收膜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能有效防止肌腱粘连,抑制局部炎症,为防止肌腱粘连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陈帅姜士超范存义
- 关键词:肌腱粘连可吸收膜塞来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