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502)

作品数:11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刘仲华黄建安林勇马蕊张向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代谢
  • 3篇茶叶
  • 2篇叶提取物
  • 2篇脂肪
  • 2篇提取物
  • 2篇芹菜素
  • 2篇总黄酮
  • 2篇细胞
  • 2篇香薷
  • 2篇六堡茶
  • 2篇没食子
  • 2篇没食子儿茶素...
  • 2篇没食子酸
  • 2篇木犀
  • 2篇木犀草素
  • 2篇黄酮
  • 2篇黄芩
  • 2篇黄芩素
  • 2篇儿茶
  • 2篇儿茶素

机构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广西职业技术...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作者

  • 11篇刘仲华
  • 7篇黄建安
  • 7篇林勇
  • 2篇蒋华军
  • 2篇马蕊
  • 2篇常秋
  • 2篇张向娜
  • 1篇陈金华
  • 1篇彭雨轩
  • 1篇王英姿
  • 1篇闵嗣璠
  • 1篇吴文亮
  • 1篇滕翠琴
  • 1篇龚受基
  • 1篇曹丹
  • 1篇金莉莎
  • 1篇吴香兰
  • 1篇钟源
  • 1篇罗敏燕
  • 1篇梁丹丹

传媒

  • 6篇茶叶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多酚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9年
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茶多酚是茶叶中的特征次生代谢产物之一,最新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干预,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的共代谢过程,进而达到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目的。本文系统总结了茶多酚的吸收与代谢,以及茶多酚在体外发酵模型、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中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阐述了茶多酚-微生物群-宿主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有助于以肠道菌群理论为基础探讨茶多酚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并为茶多酚的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周方欧阳建黄建安刘仲华
关键词:茶多酚肠道菌群代谢综合征
六堡茶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六堡茶产制历史悠久,是广西特色名优农产品,但其安全性研究不够。为了探明六堡茶饮用的安全性,本实验以广西梧州六堡茶为原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六堡茶常规理化成分;并按照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较系统的六堡茶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六堡茶理化指标符合广西地方标准,且3个批次有较好的重复性;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bliss法计算得出六堡茶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9.38 g·kg^(-1),95%的可信限为8.43~10.44 g·kg^(-1),大于5 g·kg^(-1)的经口急性毒性标准;采用大鼠30 d喂养实验发现,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六堡茶3个剂量组(0.47 g·kg^(-1)·d^(-1)、0.94 g·kg^(-1)·d-1、1.88 g·kg^(-1)·d^(-1)的动物体质量、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六堡茶属于无毒级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性要求。
吴文亮林勇刘仲华黄建安龙志荣滕翠琴马士成邱瑞瑾曹中环
关键词:六堡茶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半致死剂量
绿茶和红茶提取物抑制中波紫外线诱导HaCaT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为比较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光损伤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绿茶、红茶提取物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预处理6 h,以60 mJ/cm2的剂量照射细胞,比较细胞生存率和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并对绿茶、红茶的茶多酚及儿茶素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辐射模型组的HaCaT细胞活性下降了21.61%,细胞损伤严重;与UVB辐射模型组相比,绿茶、红茶提取物可提高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存活率,提高SOD、GSH–Px活性(P<0.01),降低LDH活性、MDA含量和细胞内氧自由基含量(P<0.01),降低由UVB辐射导致的细胞凋亡率(P<0.01),使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了6.94%和3.68%;绿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红茶,绿茶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优于红茶提取物。综合分析以上结果,认为绿茶、红茶提取物可以减少由UVB辐射导致的HaCaT细胞损伤和凋亡,具有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增强和氧自由基的加速清除有关,且绿茶提取物的作用效果比红茶提取物的好。
马蕊刘仲华黄建安林勇陈金华钟源
关键词:中波紫外线HACAT细胞凋亡
茶叶中EGC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调脂保肝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以肝实质细胞发生脂肪堆积和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并伴随机体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获得性代谢疾病。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以低、中、高剂量(10、50、100mg·kg-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分别灌胃模型大鼠,探讨茶叶中EGC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调脂保肝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EGCG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此外,肝脏病理切片显示,EGCG能减少肝细胞中脂滴的形成,同时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显示,EGCG能调理肝脏的脂质代谢。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EGCG能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肪性肝损伤。
严煜钧刘仲华林勇黄建安彭彬蒋华军
关键词: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
六堡茶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6
2014年
采用软脂酸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后,给予不同剂量的六堡茶水提物治疗,探讨六堡茶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1的软脂酸对3T3-L1脂肪细胞作用24 h后,葡萄糖摄取量减少,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六堡茶对模型细胞干预24 h后,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培养基的残留液中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降低;对糖脂代谢相关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和葡萄糖转运子基因表达都有上调作用,并下调乙酰辅酶A羧化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基因表达。低剂量的六堡茶下调肉碱脂酰转移酶-I基因的表达,但是高剂量能显著上调肉碱脂酰转移酶-I基因表达。实验证明了六堡茶能够提高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同时促进细胞内糖脂代谢,六堡茶有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滕翠琴刘仲华龚受基彭雨轩马蕊
关键词:六堡茶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
茯砖茶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2
2013年
探讨了茯砖茶水提物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试验以注射用氨苄青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紊乱模型。昆明小鼠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模型组和茯砖茶高、中、低剂量组,分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小肠黏液sIgA的测定、血清中IL-2的测定、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检测以及回肠切片病理检测。结果表明,注射用氨苄青霉素灌胃5 d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小肠黏液sIgA、血清中IL-2、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均较正常组降低,回肠组织切片明显病变。分别灌服茯砖茶水提物后,肠道菌群得以调整,小肠黏液sIgA、血清中IL-2、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均有所升高,且与自然恢复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各治疗组之间比较,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说明茯砖茶水提物能修复受损黏膜,有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
吴香兰刘仲华曹丹金莉莎林勇
关键词:茯砖茶肠道免疫SIGAIL-2
不同地区香薷各部位总黄酮及游离黄酮的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香薷各部位总黄酮和游离黄酮的含有量,找出含黄酮量较高的药材产地和黄酮的主要储存部位。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香薷总黄酮,最适条件是0.05 mol/L三氯化铝,pH值为5.0的乙酸缓冲液,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30 min,检测波长420 nm。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主要游离黄酮,色谱柱为Welchrom TM C18(200 mm×4.6 mm,5μm),以0.4%磷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25℃。结果木犀草素、芹菜素和黄芩素-7-甲醚分别在0.88~176μg/mL、1.1~219.2μg/mL和1.55~149.4μg/m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0.999);方法的回收率在98.80%~102.01%之间,RSD均小于5%,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以江西和湖北产的香薷总黄酮含有量较高,其全草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 955.35μg/g和4 362.28μg/g,特别是江西和湖北产香薷花苞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高达13 335.99μg/g和12 936.46μg/g。结论不同地区香薷总黄酮含有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西、湖北、河南、浙江,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有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苞、尖、茎、根。江西产香薷的总黄酮和3种主要游离黄酮的量均较高,且主要集中在茎以上部位。
常秋蒋华军罗敏燕林勇刘仲华闵嗣璠
关键词:香薷总黄酮木犀草素芹菜素
茶叶提取物的美白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茶叶是一种可以保健和预防人体疾病的健康食品,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分。整理归纳了近几年国内外茶叶美白功效的文献,从黑色素的合成过程、美白作用调节机理和茶叶提取物的美白作用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动物实验、病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研究是未来开发茶叶提取物美白产品的研究方向,展望了茶叶美白产品的前景。
张向娜童杰文林勇刘仲华黄建安
关键词:茶叶提取物酪氨酸酶
中药香薷不同部位总黄酮及3种主要黄酮成分含量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是中药品质优劣的关键指标。本文建立了香薷中总黄酮和3种主要黄酮的分析方法,探索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差异,为香薷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光光度法对香薷总黄酮测定具有专一性、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木犀草素、芹菜素和黄芩素-7-甲醚的方法在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的回收率在98.77%~102.13%之间,RSD均小于5%;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苞>尖>茎>根,且江西产香薷总黄酮的含量高于浙江产的香薷。这提示在工业生产上提取香薷黄酮类物质时尽量选择道地药材,同时可考虑弃去根部及茎的下端,以便提高浸提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本试验建立的香薷中总黄酮和游离黄酮的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明确了香薷中总黄酮主要富集在花苞及附近,为进一步提高香薷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蒋华军林勇常秋王英姿黄志强刘仲华
关键词:香薷总黄酮木犀草素芹菜素
L-茶氨酸改善慢性应激大鼠抑郁行为作用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研究L-茶氨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明暗箱实验评估L-茶氨酸的抗抑郁作用效果;为了阐释其相关机理,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各组大鼠海马和皮层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含量,同时也检测了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度、横穿格数和直立次数、进入明箱中的大鼠数量以及停留的时间极显著降低,显示大鼠抑郁模型构建成功;而与模型组相比,灌胃低高两个剂量L-茶氨酸的大鼠抑郁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高剂量都达到显著水平。同时,L-茶氨酸能显著提升大鼠海马和皮层中5-HT、NA的含量,降低ACTH,CORT的含量,上调大鼠血清和皮层中SOD和GSH-Px的活性,进一步表明了其抗抑郁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主要与促进单胺类递质分泌有关。
彭彬刘仲华林勇林海燕黄建安
关键词:抑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