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012)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玉凤付永贵毛婷宗利丽赵欣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7篇易感性
  • 7篇异位症
  • 7篇子宫
  • 7篇子宫内膜
  • 7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内膜
  • 7篇内膜异位症
  • 7篇宫内
  • 7篇宫内膜
  • 6篇易感
  • 6篇熔解曲线
  • 6篇高分辨率熔解...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 5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5篇核苷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6篇粤北人民医院
  • 5篇暨南大学
  • 4篇广东省妇幼保...
  • 4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四...

作者

  • 9篇王玉凤
  • 8篇宗利丽
  • 8篇毛婷
  • 8篇付永贵
  • 7篇赵欣
  • 6篇曾俊
  • 6篇饶兴蔷
  • 4篇黄郁馨
  • 2篇林蒋海
  • 2篇刘泽寰
  • 1篇谭晓嫦
  • 1篇江雪芳
  • 1篇罗喜平
  • 1篇徐玉金
  • 1篇侯登勇
  • 1篇舒震
  • 1篇李晶
  • 1篇段红丽
  • 1篇郝双
  • 1篇陈茜

传媒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妇产与遗传(...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联合DNA测序对337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对照组)和3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例组)Bcl-2基因rs1088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对照组妇女和病例组妇女rs1800477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7.3%、91.4%和0.6%、8.6%、90.8%,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和病例组妇女rs2275115A/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0%、45.1%、32.9%和25.8%、42.1%、32.1%,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基因rs1800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易感性无关。
郝双宗利丽林蒋海刘泽寰付永贵毛婷王玉凤赵欣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BCL-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CYP1B1 432C/G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妇女CYP1B1基因第3外显子432C/G(rs105683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432例Ems患者和499例对照人群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检测CYP1B1 432C/G基因SNP.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妇女CYP1B1 432C/G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6%、18.8%、0.7%以及77.6%、21.0%、1.4%,2组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C和G等位基因分布为89.8%、10.1%以及88.1%、11.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结论中国南方汉族妇女CYP1B1 432C/G位点SNP与Ems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陈茜王玉凤宗利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单核苷酸多态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经抗原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以常规方法融合;用间接ELISA法筛选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阳性克隆用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分泌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扩增杂交瘤细胞注射进小鼠腹腔后制备腹水;纯化腹水中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亚型进行鉴定;用间接ELISA法测抗体效价;将肺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用抗人B7-H1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人B7-H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单抗类型为IgG1;抗体效价为1×108,纯化后的抗体含量为6.76g/L;免疫组化实验中,单抗可与肺癌组织表面的B7-H1蛋白特异地结合。结论:制备了人B7-H1单克隆抗体,为B7-H1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舒震侯登勇李晶侯健伟徐玉金陈琳张伟张英起
关键词: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
TNF-α-1031T/C与IL-6-634C/G位点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1031T/C(TNF—α-1031T/C)位点与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IL-6—634C/G)位点联合基因型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收集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盆腔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内异症患者432例(内异症组)和同期因输卯管结扎、输卵管复通、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卵巢单纯性囊肿、畸胎瘤等在珠江医院妇产科行腹、盆腔手术且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内异症病灶的499例(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分析技术检测TNF—α-1031T/C和IL-6—634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1)TNF—α-1031T/C位点:内异症组TNF—α-1031T/C位点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79.2%(684/864)、20.8%(180/864),对照组分别为81.8%(816/998)、18.2%(182/998);基因型TT、TC、CC频率内异症组为63.7%(275/432)、31.0%(134/432)、5.3%(23/432),对照组为66.5%(332/499)、30.5%(152/499)、3.0%(15/499),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8,P=0.186)。(2)TNF-α-1031T/C与IL-6—634C/G位点联合基因型:联合基因型TT+CC、TC+CC、CC+CC、TT+CG、TC+CG、CC+CG、TT+GG、TC+GG、CC+GG频率内异症组分别为39.4%(170/432)、19.4%(84/432)、4.6%(20/432)、20.6%(89/432)、8.8%(38/432)、0.9%(4/432)、3.5%(15/432)、2.3%(10/432)、0.5%(2/432),对照组分别为36.7%(183/499)、17.4%(87/499)、1.4%(7/499)、26.1%(130/499)、10.4%(52/499)、1.2%(6/499)、3.8%(19/499)、2�
毛婷宗利丽王玉凤曾俊付永贵赵欣饶兴蔷黄郁馨徐正美朱晓南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疾病遗传易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IL-6634C/G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妇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启动子区634C/G(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432例Eros患者和499名对照人群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检测IL-6634C/G基因SNP。结果儿-6634C/G位点等位基因、携带等位基因G及其基因型的分布在Eros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14和0.045),其中等位基因C使Ems发病风险提高1.057倍,而等位基因G使其降低0.835倍;携带等位基因G使Eros发病风险降低0.822倍,而不携带使其提高1.143倍;CG与CC基因型相比患Ems的危险度低0.704倍(95%CI:0.533~0.931)。但IL-6634C/G位点携带等位基因C的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结论中国南方汉族妇女IL-6634C/G位点SNP与Ems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毛婷宗利丽王玉凤赵欣付永贵曾俊饶兴蔷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细胞介素-6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PR基因H770H位点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妇女PR基因第5外显子区H770H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4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431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499例无内异症的妇女(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技术检测PR基因H770H位点的SNP,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估SNP与内异症的相关性。结果内异症组和对照组PR H770H位点等位基因C、T的频率分别为97.9%(844/862)、2.1%(18/862)和99.4%(992/998)、0.6%(6/998),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5.8%(413/431)、4.2%(18/431)、0和98.8%(493/499)、1.2%(6/499)、0,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P=0.007;χ2=8.135,P=0.004)。携带等位基因C使内异症发病风险降低(OR=0.986,95%CI为0.976~0.996),而携带T等位基因使其增高3.319倍(OR=3.319,95%CI为1.323~8.325);携带基因型CC使内异症发病风险降低(OR=0.970,95%CI为0.949~0.991),而携带CT基因型使其增高3.473倍(OR=3.473,95%CI为1.391~8.671)。结论中国汉族妇女PR基因H770H位点多态性与内异症遗传易感性相关。
毛婷罗喜平谭晓嫦江雪芳王玉凤黄郁馨赵欣付永贵饶兴蔷宗利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遗传易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中国南方妇女AhR和ARN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中国南方汉族妇女芳香烃受体(arylhydrocarbon receptor,AhR)基因和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arylhydroarbon nuclear translocator,ARNT)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43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99名对照人群外周血,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AhR及ARNT基因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妇女AhR 1661G/A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44.6%、45.7%和12.0%、41.9%、46.1%,两组的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629);A和G等位基因频率为32.0%、68.0%和33.0%、6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9,P=0.664).病例组和对照组妇女ARNT 567G/C位点GG、GC、CC基因频率分别为13.5%、47.8%、38.7%和15.6%、51.7%、3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659);C、G等位基因频率为62.6%、37.4%和58.5%、4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0,P=0.07).2组间AhR1661G/A和ARNT 567G/C联合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20,P=0.191).结论 中国南方妇女外周血AhR 1661G/A及ARNT 567G/C基因多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无明显相关.
王玉凤宗利丽赵欣毛婷付永贵曾俊饶兴蔷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单核苷酸多态性
AhR基因-1661G/A位点与GSTPl基因-313A/G位点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AhR)基因一1661G/A(AhR一1661G/A)位点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l)基因一313AZG(GSTPl—313A/G)位点联合基因型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异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腹或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432例内异症患者(病例组)和因输卵管结扎、输卵管复通、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卵巢单纯性囊肿、畸胎瘤等进行腹、盆腔手术且术中未发现内异症病灶的493例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HRM)曲线分析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AhR一1661G/A位点及GSTPl—313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两组中AhR一1661G/A及GSTPl—313A/G位点同时分型成功的例数分别为病例组431例、对照组490例。病例组患者AhR一1661G/A位点与GSTPl—313A/G位点联合基因型分布分别为AG+AA(120例)、AG+AG(64例)、AG+GG(8例)、GG+AA(109例)、GG+AG(84例)、GG+GG(4例)、AA+AA(31例)、AA+AG(10例)、AA+GG(1例);对照组中联合基因型分布分别为AG+AA(131例)、AG+AG(68例)、AG+GG(6例)、GG+AA(157例)、GG+AG(66例)、GG+GG(4例)、AA+AA(35例)、AA+AG(20例)、AA+GG(3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联合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58,P=0.128)。联合基因型GG+AG携带者比基因型GG+AA携带者内异症的发病风险高1.833倍(95%CI为1.233~2.274)。结论AhR一1661G/G位点与GSTPl—313A/G位点联合基因型多态性与内异症的发病有关。
王玉凤宗利丽毛婷王沂峰付永贵曾俊饶兴蔷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多态性疾病遗传易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PR基因G886G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妇女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基因第8外显子区G886G(rs5007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1例Ems患者(Ems组)和499例无Ems的妇女(对照组)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检测PR基因G886G位点SNP,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估SNP和Ems的相关性。结果 Ems组和对照组PR G886G位点等位基因A、G分布分别为79.1%、20.9%和79.4%、20.6%,基因型AA、AG、GG分布分别为61.7%、34.8%、3.5%和61.3%、36.1%、2.6%,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99和0.705)。结论中国南方汉族妇女PR G886G位点多态性与Ems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联。
毛婷宗利丽段红丽李嘉蔚王玉凤曾俊赵欣付永贵饶兴蔷黄郁馨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态性单核苷酸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
P53(rs104252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tumorsuppressorgene,P53)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结合DNA测序的方法对460例EM患者、650例无EM妇女(对照组)及1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53基因rs1042522位点(G/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均存在P53(rs1042522)G/C多态性,且P53(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EM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其中等位基因C使EM发病风险提高1.179倍,等位基因G使其风险降低0.854倍;GC与GG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增高1.548倍(95%CI为1.153~2.081),CC与GG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增高1.865倍(95%CI为1.326~2.625)。P53(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子宫内膜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且等位基因C使内膜癌发病风险提高1.278倍,而等位基因G使其风险降低0.772倍;GC与GG基因型相比患内膜癌的危险度增高2.074倍(95%CI为1.197~3.599),CC与GG基因型相比患内膜癌的危险度增高2.864倍(95%CI为1.557~5.263)。P53(rs104252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在EM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基因rs1042522位点(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M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且从遗传学角度分析,EM的发病机制可能更类似于肿瘤。
黄郁馨宗利丽林蒋海付永贵刘泽寰毛婷曾俊王玉凤赵欣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P5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