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084)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H指数:7
相关作者:于水尹倩蒋辉周延飞谢逢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农村
  • 6篇基础设施
  • 4篇农村基础设施...
  • 3篇农业
  • 2篇农村公共产品
  • 2篇农村合作经济
  • 2篇农村合作经济...
  • 2篇农业发展
  • 2篇现代农业
  • 2篇经济组织
  • 2篇公共
  • 2篇公共产品
  • 2篇公共产品供给
  • 2篇管理研究
  • 2篇合作经济
  • 2篇合作经济组织
  • 2篇财政
  • 2篇村合作经济组...
  • 1篇调查法
  • 1篇行为异化

机构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于水
  • 2篇周延飞
  • 2篇蒋辉
  • 2篇尹倩
  • 1篇杨华锋
  • 1篇谢逢春

传媒

  • 3篇农村经济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管理观察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调查被引量:7
2007年
苏南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条件。近年来,苏南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正在加快,亮点增多,特征明显。研究苏南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可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整体思考。
于水谢逢春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发展道路苏南模式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证研究——以江苏苏南、苏北地区若干行政村为个案被引量:3
2008年
从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机制与效率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探讨苏南、苏北不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
于水
关键词:财政收支农村公共产品
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14
2008年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光辉的前景。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该研究在实地考查了江苏省四市设施农业情况后,分析了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现代化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于水
关键词:设施农业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与对策——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被引量:16
2010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对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基层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农村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分析,结合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以此来探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治理影响及政策建议。
于水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治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管理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以江苏省为例,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资金的规模及应用,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了财政资金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于水尹倩蒋辉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
欠发达地区社会资本与农民政治参与研究——以苏北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其强调的"信任、网络和规范"对农民政治参与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信任"为政治参与提供精神支持,"网络"为政治参与提供载体支持,"规范"为政治参与提供保障。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这些社会资本存在严重缺失的现象。文章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村的实地调查,指出这种社会资本缺失对农民政治参与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方面的制约,认为只有促进农村社会资本的发育,才能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愿望与行为。具体的途径包括: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加个人可用资源,进而增强集体可用的社会资本;乡村干部在执行上级决策时还应兼顾村民意志,以此增加"信任"资本;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在社会资本建设中的作用,使农民的"私权"加以整合,使其面对"公权力"时获得平等话语权,同时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发展"规范",引导、完善农民的政治参与,促进农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于水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民政治参与
基于现代农业的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探析——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9
2008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对于完善农业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机制,从而有效地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江苏省苏南地区,阐述现代农业视野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的经验,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于水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化
公共性视角下我国非营利组织行为异化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公共性是非营利组织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其最主要的伦理价值取向。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行为异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行为逐利性、管理依附性和受益主体的非均衡性。究其原因是在价值因素上源于公共性视角下公共精神的扭曲和公共责任维持的缺失,而在制度层面上则源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只有通过职业伦理的规范和法律监督制度的健全,才能真正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正向功能,弥补市场、政府失灵。
于水杨华锋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性公共权力行为异化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被引量:5
2009年
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决定农村的发展程度。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日渐完善。供给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供给主体,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社区及农户、企业、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研究凭借我国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法规、权威网站和问卷调研等研究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发展趋势,旨在透视和映射出供给制度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化,但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于水周延飞
乡村社会体制吸纳与协同治理的现实之辨被引量:6
2008年
体制吸纳是行政权力吸引社会组织或个体精英进入公权领域运作的社会过程。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乡村社会协同治理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这种行政权力介入乡村治理的行为,会对刚刚获得认同的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理念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消蚀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此,在乡村社会一定要合理界定基层政府的角色,实现适度规模的体制吸纳,继而最大程度避免体制吸纳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协同治理的美好远景。
于水
关键词:协同治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政府治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