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90100)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尚礼黄东生郑召民丁悦马若凡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人工腰椎间盘
  • 3篇椎间盘
  • 2篇置换术
  • 2篇生物力学
  • 2篇人工腰椎间盘...
  • 2篇人工腰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置换
  • 2篇椎间盘置换术
  • 1篇腰椎节段
  • 1篇置换术后
  • 1篇生物力学测试
  • 1篇尸体
  • 1篇适应证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随访
  • 1篇随访观察
  • 1篇椎节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尚礼
  • 3篇黄东生
  • 2篇郑召民
  • 2篇丁悦
  • 1篇徐义春
  • 1篇马若凡
  • 1篇马若凡
  • 1篇李春海
  • 1篇李春海
  • 1篇林岩
  • 1篇潘丽芬
  • 1篇黄东生
  • 1篇马若凡
  • 1篇谭淑芳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
2004年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 4 6例 5 4个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患者采用改良型SBChar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行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8~ 5 2个月 (平均 32 5个月 )。临床评价优 35例 ,良 9例 ,可 1例 ,差 1例。术后腰椎节段平均有 5 0 °(2 0~ 8 6 °)前屈和 6 2 °(4 2~ 9 8°)后伸活动 ,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 4 0 (1 0~ 8.0 )mm。术后 9个月出现滑动核轻度前脱位 1例 ,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为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一个疗效好而并发症少的新方法。
黄东生刘尚礼李春海郑召民马若凡丁悦
关键词: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尸体植入新型人工腰椎间盘腰椎节段生物力学测试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评价植入新型人工腰椎间盘的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和压缩力学性能。方法:将人工腰椎间盘植入6具新鲜青壮年尸体标本的L4-5椎间隙,进行三维运动范围和压缩刚度测试,并与植入前和髓核切除后进行比较。结果: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为前屈146°,后伸66°,左侧弯79°,右侧弯89°,左轴向旋转85°,右轴向旋转87°。其压缩刚度比髓核切除后高(P<005)。结论:新型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后既保证了腰椎节段的三维运动功能,又起到了稳定脊柱的功能。
黄东生刘尚礼朱青安欧阳钧李春海马若凡麦金成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腰椎节段生物力学
腰椎间盘源性疾病人工间盘置换的评价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源性疾病的人工间盘置换。方法 :在确诊为椎间盘源性疾病的患者中按拟定人工间盘置换的指征进行SBChariteⅢ型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并进行相关评价。结果 :3 4例患者共 41个椎间盘给予人工间盘置换 ,平均随访时间 18.6个月 (3~ 3 8个月 ) ,3 4例患者的优良率 90 .1% (JOA评价标准 ) ,其中椎间盘突出伴不稳 4例 ,术后腰椎动力位摄片证实手术节段椎体间无异常位移 ,2 5例行L4~ 5节段椎间盘置换术后的椎间最大前屈后伸活动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15例L4~ 5椎间隙狭窄手术后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面积比术前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对腰椎间盘源性疾病进行人工间盘置换 ,除能恢复腰椎节段的运动功能外 ,还可以重建椎间隙高度 ,扩大椎间孔面积 ,有利于腰椎的稳定 。
徐义春刘尚礼黄东生郑召民李春海马若凡
关键词:生物力学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效果随访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系统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随访1998年4月-2004年4月75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的患者。将术后分别随访达2年、3年、5年以上的病例分成2年组(32例)、3年组(27例)和5年组(16例)。观察术后2年、3年、5年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年、3年、5年,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患者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分别为15°、13.7°和8.8°,临床疗敬的优良率均超过90%。未出现因腰背肌训练而导致的脊柱不稳或假体移位。结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后行系统康复训练安全易行,将有助于提高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远期效果。
林岩丁悦谭淑芳潘丽芬黄东生
关键词: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康复训练随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