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405) 作品数:7 被引量:29 H指数:3 相关作者: 张烜 王海燕 任燕 何维 崔莲仙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D200/CD200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CD200/CD200受体1(CD200R1)信号轴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A滑膜、外周血细胞CD200/CD200R1表达水平,观察强化CD200/CD200R1信号对RA破骨细胞分化及T辅助17(Th17)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结果 RA患者滑膜及外周血CD200+(3.55%±0.24%vs.14.37%±1.54%,P<0.0001)及CD200R1+(11.19%±1.23%vs.20.57%±1.26%,P<0.0001)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经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外周血CD200/CD200R1表达明显升高(P<0.0001),且CD200R1变化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负相关。细胞培养发现通过上调CD200/CD200R1信号可以抑制CD4+辅助性T细胞向Th17细胞增殖分化(46.86%±1.08%vs.54.06%±1.80%,P<0.01),促进凋亡(1.21%±0.11%vs.0.82%±0.06%,P<0.0001)、坏死(13.54%±0.31%vs.3.82%±0.19%,P<0.0001),并抑制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趋化因子受体6(chemokine receptor 6,CCR6)介导的Th17细胞的炎性趋化(359.30±35.25vs.1992.00±318.00,P<0.0001)。此外,强化CD200/CD200R1信号还可降低单核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结论 RA滑膜及外周血CD200/CD200R1信号存在表达与功能异常,通过调控Th17细胞及破骨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RA抗炎治疗的新靶点。 任燕 冷晓梅 杨波 赵岩 张奉春 张烜关键词:CD200 类风湿关节炎 破骨细胞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的表型鉴定及其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2009年 目的对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异常表达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进行表型鉴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进行细胞表面分子[CD25、CD127、CCR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胞内分子(Foxp3)标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并研究CD4^+各细胞亚群与狼疮肾炎和疾病活动度(SLEDAI)相关性。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表面GITR、CTLA-4和CCR4表达率与活化T淋巴细胞(CD4^+CD25^+Foxp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显著低于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Foxp3^+)(P均〈0.01);CD4^+Foxp3^+CD25^high,CD4^+Foxp3^+CD25^low和CD4^+FoxD3^+CD25^-细胞中CD127^low/-百分率分别为(93.8±3.5)%,(93.7±2.3)%,(92.0±2.1)%,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D4^+细胞亚群中,当CD127^low/-时,Foxp3^+在CD25^high,CD25^low和CD25^-中表达率分别为(91.4±2.6)%,(71.9±3.3)%,(9.0±2.2)%,三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外周血CD4^+CCR4^+CD25^high T淋巴细胞百分率与SLEDAI呈显著负相关(r=-0.695,P〈0.001),狼疮肾炎患者(1.10±0.17)%显著低于SLE无肾炎组[(1.61±g0.23)%,P〈0.01]和健康对照组[(1.75±0.10)%,P〈0.01];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CD4^+CCR4^+CD25^low/-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1.5±2.3)%与(8.0±1.0)%,P〈0.01)]。结论初发SLE中异常升高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的表型类似早期活化效应T淋巴细胞。可以用CD4+CD25^highCD127^low/-T淋巴细胞替选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CCR4^+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狼疮肾炎发病。 杨华夏 张文 赵丽丹 张烜 唐福林关键词:T淋巴细胞 狼疮肾炎 FOXP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146a的表达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寻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特异性表达的微小RNA,为进一步研究微小RNA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查找与SLE发病相关的基因,采用微小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SLE相关基因上的可能微小RNA靶位点,选择其相对应的微小RNA-146a,即hsa-miR-146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LE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微小RNA的表达差异。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PBMCs中hsa-miR-146a的循环阈值的差值高于正常对照组(4.52±1.18比2.76±1.38,P=0.02),hsa-miR-146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LE患者PBMCs中hsa-miR-146a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hsa-miR-146a在SLE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王海燕 李扬 陈梅红 张烜关键词:微小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h17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09年 人们传统上将CD4+辅助性T细胞分成两个主要的亚群:Th1产生致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是IFN-γ,通过活化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4及T-bet(Tbox expressed in Tcells)而发育,可增强对病毒或胞内病原体作出的细胞免疫反应;Th2细胞产生IL-4、IL-5、IL-9及IL-13,通过激活STAT-6及GATA-binding protein(GATA)-3而发育,主要与过敏性反应及抗寄生虫感染相关,在体液免疫和抗寄生虫感染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IL-17的生成细胞与炎症相关,为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被定义为Th17细胞。其发育与功能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系,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研究表明,Th17细胞反应的异常与很多自身免疫状态相关,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王海燕 张烜关键词:TH17 T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因子 小鼠脾脏来源的调节性表型γδT细胞的存在和体外诱导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初始γδT细胞是否存在具有调节细胞表型的亚群,同时是否能够像CD4+CD25-T细胞一样可以在体外诱导产生具有调节表型的γδT细胞。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或磁珠分选的方法分离纯化脾淋巴细胞中γδT细胞,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初始的γδT细胞以及TGFβ-(5ng/ml)诱导后的γδT细胞中Foxp3及部分调节性T细胞表面分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D4+CD25+T细胞相比,初始的γδT细胞Foxp3表达量很低;活化的γδT细胞经过TGFβ-诱导后Foxp3表达量明显增加,同时与免疫调节相关的表面分子如GITR、CTLA-4和细胞因子TGFβ-、IL-10的表达量也相应增加,IFNγ-的表达有所降低。结论:初始的γδT细胞低表达Foxp3,在体外可经TGFβ-诱导产生具有调节性T细胞表型的亚群。 杨静琳 康宁 汤龙 陈兴明 刘庆丰 崔莲仙 胡云章 何维关键词:ΓΔ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FOXP3 hCD200及其受体研究的新进展 2011年 hCD200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I型膜糖蛋白,广泛地表达在人体组织中;其受体hCD200R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表达在髓系细胞表面。hCD200/CD200R的相互作用可以传递免疫抑制信号,参与体内免疫稳态的维持。目前在这一领域内进行的大量体内、体外实验丰富了hCD200/CD200R的生物学功能,为hCD200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因而,近年有关hCD200/CD200R的研究在免疫重建研究领域如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备受关注。本文将对hCD200/CD200R的相互作用在免疫调节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任燕 张烜关键词:受体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膜糖蛋白 生物学功能 自身免疫性 细胞表面 SLE患者外周血Vγ9链T细胞受体CDR3特征 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Vγ9链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互补决定区3(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3,CDR3)是否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γδT细胞的抗原识别过程,利用基因扫描技术和随机序列测定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Vγ9TCR CDR3区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Vγ9CDR3序列的变化主要集中在J区等位基因的取用不同:健康人以表达JγP为主(82.86%),而SLE患者Jγ1/Jγ2(40.82%)和JγP(59.18%)表达率相近。两组人群相比,Jγ1/Jγ2和JγP表达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SLE患者外周血Vγ9链T细胞受体具有与健康人不同的CDR3组成特点,提示其可能参与SLE病理过程中γδT细胞的抗原识别。本研究为寻找SLE中γδT细胞识别的自身抗原以及阐明γδT细胞在SLE中的独特作用奠定了基础。 王丽芳 康宁 崔莲仙 巴德年 何维关键词:ΓΔT细胞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