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095)

作品数:27 被引量:466H指数:13
相关作者:梁流涛樊鹏飞陈常优翟彬段朋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农户
  • 6篇耕地
  • 5篇生态
  • 5篇农业
  • 5篇城市
  • 5篇城市土地
  • 4篇技术效率
  • 3篇生态环境
  • 3篇农区
  • 3篇利用效率
  • 3篇集约利用
  • 3篇耕地保护
  • 3篇方向性距离函...
  • 3篇传统农区
  • 2篇生计
  • 2篇生计资本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环
  • 2篇时空分异
  • 2篇土地集约利用

机构

  • 27篇河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梁流涛
  • 11篇樊鹏飞
  • 7篇陈常优
  • 6篇翟彬
  • 5篇段朋辉
  • 4篇刘志丹
  • 3篇彭宏杰
  • 2篇冯淑怡
  • 2篇曲福田
  • 2篇毋晓蕾
  • 2篇王喜
  • 1篇耿鹏旭
  • 1篇梅艳
  • 1篇王岩松
  • 1篇赵庆良
  • 1篇陈聪
  • 1篇李斌
  • 1篇段海静
  • 1篇汪应宏
  • 1篇许立民

传媒

  • 4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经纬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导刊

年份

  • 2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非意欲”产出的农业土地生产效率评价及其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考虑"非意欲"产出情况下的中国大陆地区1997年-2009年间31个省(市)农业土地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考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论显示:①1997年-2009年间全国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提升空间较大。研究期内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年均增长0.6%,但变化趋势表现为较大的波动性;②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不仅效率值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同时呈下降趋势;③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目前农业技术对农业土地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小。不同区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也差异较大。
梁流涛
关键词:农业土地生产效率
基于MA框架的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为例被引量:10
2016年
借鉴MA分析思路,构建农户生产行为环境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指标,定量分析农户生产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行为主要是通过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和规模等方面的传导,通过改变或影响生态环境直接因子对农业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2)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特征(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和劳动力数量)、农户生计方式、种植结构、农户生产规模、细碎化程度和农产品商品化对农业环境影响显著。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加大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户增收行为,比如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化增加了农户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农地经营规模扩大能够对农业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抵消了正面影响;农产品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
梁流涛翟彬樊鹏飞
关键词:农户行为传统农区
耕地保护主体行为分析及补偿激励机制构建被引量:8
2014年
从耕地保护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行为目标出发,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对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和进一步保护农民主体的合法利益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1.在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安排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对耕地保护存在着巨大的目标差异,再加上外部监督和相应激励机制的缺失,三者的耕地保护行为不一致,地方政府和农户更倾向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2.实现耕地保护主体行为一致的关键是重新构建耕地保护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确定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和受偿主体、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建立多渠道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筹集模式和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等方面。
毋晓蕾梁流涛陈常优
关键词:耕地保护激励机制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9
2013年
研究目的:揭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研究方法:DEA模型,分组比较法。研究结果:测度了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效率变化的源泉。研究结论:(1)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在空间分布上,各城市效率值大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对应关系。(2)纯技术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强于规模效率。(3)大部分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同等级和不同区域的城市所处的规模报酬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4)城市土地利用中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严重,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投入要素方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
梁流涛赵庆良陈聪
关键词:土地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城市土地技术效率
农户行为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进展与述评被引量:12
2016年
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手段、数据获取等方面对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内容涉及农户行为引起的农业环境问题类型、农户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农户环境保护行为与生态建设行为、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等方面;(2)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以农业生产行为决策者农户为中心内生视角和以农户需求与以农户行为为出发点的外部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3)在研究方法方面,早期主要是采用一般描述、定性分析和"事前"估计法,近年来"事后"计量模型的研究逐步增多,趋于多样化和综合性;(4)数据获取主要是农户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5)今后研究应加强农户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与跟踪研究、农户环境保护响应决策机制、基于农户行为的环境政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数据获取方面,应将地理空间信息与问卷调查、社会经济状况结合起来,并进行农户行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长期跟踪。
梁流涛翟彬
关键词:农户行为生态环境问题
生计资本与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被引量:32
2013年
在SLA框架下,从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两方面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0-2009年全国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生计资本不同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兼业状态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两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人力资本的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农户适当的从事非农兼业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兼业过度(家庭非农劳动力比例超过0.480)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因此,应适当地鼓励农户从事非农兼业活动,并创建促使过度兼业农户真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素质对土地利用效率呈现正向影响,应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②土地资本主要通过土地资源禀赋、土地细碎化和土地产权性质三方面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其中土地资本的自然禀赋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细碎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土地细碎化的负面效应更加明显;土地产权的稳定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降低土地细碎化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途径。
梁流涛许立民
关键词:生计资本利用效率农户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测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被引量:9
2014年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逐渐减少,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盈余/赤字面积及其折算系数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标准测算方法。同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的基础是耕地效益的外部性。强化耕地资源的价值核算,将置于公共领域耕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显化。(2)根据耕地的质量等级计算区域赤字/盈余。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耕地质量以及复种指数的差异较大,区域间单位耕地的产出也不同,因此在测算区域耕地保护面积时要根据耕地的质量等级进行折算。(3)耕地保护补偿标准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修正。在耕地保护标准核算的基础上,要根据人们对耕地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和能力,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以纠正被扭曲了的耕地价值。
毋晓蕾汪应宏陈常优
关键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
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差异分析——以河南省传统农区周口市为例被引量:35
2015年
选取地处传统农区的河南省周口市为样本点,利用PRA评估方法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和分组比较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调查区域绝大部分农户有强烈的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所占比重达到了82.4%。对于参与耕地保护方式大部分农户倾向于选择合理施肥和施用农药、合理的耕作方式、利用新的生产技术等方式,农户对于耕地利用违法行为的认知度还不高。2)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差别较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区位条件较差、农户文化水平高、兼业程度较低、细碎化程度较低、对耕地多功能性认知程度较高的农户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和参与意愿较高。
王喜梁流涛陈常优
关键词:不同类型农户传统农区方差分析
基于环境因素约束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例被引量:17
2016年
在农户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果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只考虑"好"产出,而忽略"非意欲"的环境产出,可能造成测度结果不准确。因此,将"非意欲"产出引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用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测度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其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1调查区域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仅为0.612,效率值总体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规模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二者呈现"U型"变化趋势。2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种植结构调整虽然能够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但不利于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对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消减了正面影响。土地产权的稳定性能够提升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但无论是集体土地产权还是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户间非正式的土地流转产权关系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梁流涛翟彬樊鹏飞
关键词:方向性距离函数粮食生产核心区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反贫困研究——以甘肃省天水贫困地区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作者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地区农户生计状况的调查,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非农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生计水平对农户的扶贫需求做出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天水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指数偏低且比例不均,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相对不足,生计策略存在空间异质性;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农户非农生计策略对抗贫困的显著因素;农户反贫困需求受生计资本拥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存在很强的空间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中提出了加快农户可持续脱贫能力培养,扶贫投入应瞄准农户需求等建议。
翟彬梁流涛
关键词: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农户需求反贫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