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50303)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周大良刘文峰朱宁张建君江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太阳电池
  • 2篇钝化
  • 2篇硅太阳电池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硅
  • 1篇电池组
  • 1篇电池组件
  • 1篇电流
  • 1篇电阻
  • 1篇多晶
  • 1篇多晶硅
  • 1篇多晶硅太阳电...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化碳
  • 1篇太阳电池组件
  • 1篇介质
  • 1篇功能高分子
  • 1篇功能高分子材...
  • 1篇含氟聚合物

机构

  • 2篇山东力诺太阳...
  • 2篇山东省核与辐...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化工研...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篇张艳中
  • 1篇成文
  • 1篇杨晓生
  • 1篇江黎明
  • 1篇张建君
  • 1篇朱宁
  • 1篇刘文峰
  • 1篇周大良

传媒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太阳能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合体系的发展与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2012年
因拥有诸多特性,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聚合反应介质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近十余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合体系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反应介质由单一二氧化碳发展为二氧化碳/水或二氧化碳/有机溶剂复合物,得益于连续搅拌反应装置的出现,聚合方式由间歇式发展为连续式。同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制备得到了多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例如含氟塑料、含氟弹性体、核壳复合材料、多孔材料以及膜材料,显示出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本文对以上两方面作一介绍和评述。
朱宁张艳中江黎明张建君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含氟聚合物功能高分子材料
彩色多晶硅太阳电池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调节单层SiNx:H减反射膜的厚度制备各种颜色的多晶硅太阳电池.测试了太阳电池片和组件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用PC1D软件对其性能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当减反射膜的厚度小于50nm时,影响彩色组件和电池片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开路电压(Voc)和短路电流(Isc),当减反射膜的膜厚度大于50nm时,随着减反射膜钝化作用的稳定,影响彩色组件和电池片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Isc;2)大多数彩色电池片的效率比传统蓝色电池片的效率低,但是在封装之后,彩色电池组件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增益,主要原因是减反射膜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玻璃匹配性较好.
贾河顺罗磊李秉霖徐振华任现坤姜言森程亮张春艳
关键词:氮化硅钝化
太阳电池组件划割重组增效研究
2014年
把用激光沿细栅方向切割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片封装成组件,然后对组件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系统发电功率测试。结果显示:对划片电池封装的组件组装为系统,其发电功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每个60片电池的组件效率可以提升3.5 W以上,系统相对功率提高2.15%。系统的电学特性是影响功率变化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太阳电池划片前后的电学参数,得到:划片与否对系统的阻值影响不大;对系统功率提升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电池电流的变化,划片后电池的电流变为原来的1/2,降低了系统的电学损失;阻值越大的位置,划片后对功率的影响也越大,具体来说,焊带和电缆等的选择对太阳电池效率的影响较大。
贾河顺罗磊姜言森任现坤徐振华张春艳马继磊
关键词:电流串联电阻
硅太阳电池前表面发射极钝化研究
2014年
介绍了表面钝化技术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发展和应用,详细阐述了采用热氧化和氢氟酸减薄的方法来制备SiO2钝化膜。实验分别采用800℃、850℃、900℃和950℃对发射极进行热氧化,通过浓度2.5%的HF将钝化膜减薄,制备成电池片。通过测试氧化前后电性能参数、扩散方阻、接触电势和量子效率的变化,确认了最佳氧化条件。实验表明:在850℃、15 min的条件下,SiO2钝化膜能很好地降低硅片的表面复合,提升短波响应,使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均得到提升,平均转换效率提高0.23%。
刘文峰周大良杨晓生成文姬常晓
关键词: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