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105)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黄汉雄许琳琼李少军黄耿群张婧婧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泡孔
  • 4篇泡孔结构
  • 3篇发泡
  • 2篇微孔
  • 2篇微孔发泡
  • 2篇相形态
  • 2篇聚乳酸
  • 2篇超临界
  • 1篇乙烯
  • 1篇三元共混
  • 1篇三元共混物
  • 1篇黏弹性
  • 1篇流变性
  • 1篇流变性能
  • 1篇流变学
  • 1篇木纤维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交联
  • 1篇交联剂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黄汉雄
  • 2篇许琳琼
  • 1篇张婧婧
  • 1篇黎珂
  • 1篇李少军
  • 1篇钟亚林
  • 1篇黄耿群

传媒

  • 3篇化工学报
  • 2篇高分子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峰泡孔结构聚苯乙烯材料的制备被引量:4
2013年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物理发泡剂,在高压釜中采用两种温度设定方式和降压对聚苯乙烯(PS)进行发泡,测试、分析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泡体密度和断面润湿性能.结果表明,仅通过降压只获得单峰的泡孔结构,而升温与降压协同作用可获得双峰的泡孔结构,大、小泡孔分别在升温和降压阶段成核形成;在发泡温度100 ℃、饱和温度30~70 ℃下制备的发泡样品中,大、小泡孔的平均直径分别为50~216和10~15 μm.大泡孔的直径较大和密度较高都有利于降低样品的泡体密度,最低达0.15 g/cm3.单峰泡孔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样品断面的疏水性,使静态接触角(CA)从PS的本征值(87.1°)增大至138.8°;双峰泡孔结构可赋予样品断面更高的CA(155.1°),呈现超疏水特性.
许琳琼黄汉雄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过饱和超疏水
微孔发泡聚乳酸/木纤维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被引量:9
2013年
引言 聚乳酸(PLA)因具有环境友好性和降解性而被用于制备不同泡孔结构的泡沫制品[1],然而PLA呈现低的熔体强度和窄的加工窗口,这不利于以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发泡制备微孔PLA材料[2-3]。加入填料(如二氧化硅[4]、羟基磷灰石[5]和蒙脱土[6]等)可改善PLA的发泡性能。木纤维(WF)作为一类环保型填料,不仅可增强聚合物的力学性能[7],而且可改善发泡聚合物的泡孔结构[8-9]。
李少军黄汉雄许琳琼
关键词:聚乳酸木纤维黏弹性泡孔结构
基于相形态的微孔发泡PP/POE共混物泡孔结构调控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挤出共混制备3种不同相形态的厚壁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物样品,并对样品在110℃发泡温度下进行高压釜发泡.利用共混物相形态以及两相黏弹性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度的差异,有效地调控厚壁样品内泡孔的形状、分布和尺寸等,获得了3种典型的泡孔结构.分散相呈椭球状液滴的80/20 PP/POE共混物发泡后泡孔呈椭球状,且两者具有相同数量级的平均直径和密度;分散相呈长纤维状的80/20共混物发泡后泡孔呈长孔状,两者的平均直径较为接近.呈部分共连续相结构的60/40共混物发泡后形成了具有较高连通度的开孔结构.进一步地,通过改变发泡温度,获得了更接近共混物中液滴状分散相平均直径和密度的近似球状的泡孔以及具有更高连通度的开孔结构.
钟亚林黄汉雄
关键词:相形态泡孔结构
交联剂对聚乳酸流变性能及其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在研究交联剂对聚乳酸(PLA)流变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发泡方法研究交联PLA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交联剂可提高低频区PLA的损耗角正切和复数黏度以及PLA的熔体强度和拉伸黏度。交联PLA的复数黏度高,使泡孔长大初期的长大速率较低;泡孔长大后期泡孔壁被拉伸时,熔体强度和拉伸黏度的急剧提高使泡孔壁强度增加而不会被撕裂,大大减小泡孔的合并,形成较均匀且较规则的泡孔结构。交联PLA高的熔体强度可明显减少发泡时二氧化碳扩散至空气中的量,从而增加PLA发泡样品的体积膨胀率;加入0.4 phr的交联剂时,样品的体积膨胀率最大(达41)。
张婧婧黄汉雄黄耿群
关键词:聚乳酸超临界流体交联剂流变学泡孔结构
PP/POE/PA6三元共混物相形态的预测及受混炼顺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对聚合物进行共混是改善其性能的重要方法,多元聚合物共混物结合了多种聚合物的优点,具有更多独特的性能,因此对多元尤其是三元共混物的研究越来越多。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形态对其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相形态是共混物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三元共混物相形态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分散相的尺寸和分布等,
黎珂黄汉雄
关键词:共混物相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