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12B03)

作品数:56 被引量:607H指数:16
相关作者:何思明裴向军王东坡吴永游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20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地震
  • 17篇石流
  • 17篇泥石
  • 17篇泥石流
  • 12篇汶川地震
  • 9篇滚石
  • 6篇棚洞
  • 6篇边坡
  • 5篇荷载
  • 4篇动力响应
  • 4篇震后
  • 4篇震区
  • 4篇降雨
  • 3篇地质
  • 3篇岩体
  • 3篇灾害
  • 3篇上限定理
  • 3篇稳定性
  • 3篇滑坡
  • 3篇极震区

机构

  • 36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成都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四川省交通厅...
  • 3篇攀枝花学院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3篇四川省交通运...
  • 2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 1篇四川公路桥梁...
  • 1篇四川省地质工...
  • 1篇四川省地质工...

作者

  • 25篇何思明
  • 15篇裴向军
  • 11篇王东坡
  • 8篇吴永
  • 8篇游勇
  • 7篇黄润秋
  • 6篇陈晓清
  • 5篇李天涛
  • 5篇李新坡
  • 4篇张晓曦
  • 4篇欧阳朝军
  • 4篇罗渝
  • 3篇郑达
  • 3篇庄卫林
  • 3篇杨东旭
  • 3篇郭剑
  • 3篇裴钻
  • 3篇巨能攀
  • 3篇范建容
  • 3篇张雄

传媒

  • 7篇山地学报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工程地质学报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灾害学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水电能源科学
  • 3篇岩土力学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路基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12篇2012
  • 1篇201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210线轻钢结构滚石防护棚洞动力响应与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以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生命通道S210线滚石灾害防治为背景,在崩塌滚石灾害特征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S210线应急抢险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轻钢结构滚石防护棚洞技术:采用钢板和槽钢为主骨架,双层钢板夹EPS材料为顶板,并将顶板设为20°~25°以提高抗冲击能力。通过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开展滚石冲击荷载下轻钢结构棚洞动力响应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轻钢结构棚洞具有较强的抗滚石冲击能力,能承受1500 kJ滚石冲击能量,且施工方便快捷,不影响正常交通,是S210线应急保通较为理想的滚石防护措施。目前轻钢结构棚洞已在S210线滚石危险区段投入使用,效果显著,对确保震后S210线畅通和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可在类似山区公路滚石灾害防治中推广应用。
刘天翔何思明王东坡程强倪红胡显明
关键词:动力响应
大光包滑坡滑带岩体碎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38
2016年
大光包滑坡是"5·12"汶川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滑坡南侧暴露长约1.8 km顺层滑带,其岩体高度碎裂,引起广泛关注,6 a来对此开展了持续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工程地质测绘、坑槽探及浅孔钻探(钻孔声波)等),对滑带岩体的碎裂特征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和系统的描述,结果表明,滑带发育的地质基础是滑前坡体内部发育的层间剪切错动带。强震过程中,由于靠近发震断层的强烈垂向地震动,从而导致坡体沿相对软弱的层间错动带分离,并产生垂向振冲或夯击效应,导致层间错动带的进一步碎裂化。对滑带的细观分析表明,这种强震滑带碎裂化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表现出伴随碎裂过程的扩容效应。采用物理模拟和PFC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强震过程中滑带的碎裂和扩容过程,揭示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滑带岩体碎裂化及扩容现象具有特殊的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意义:一方面滑带岩体的进一步碎裂、细粒化从物理上降低了滑带的摩阻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滑带的夯击扩容,地下水将强力挤入扩容空间,从而可能激发水击作用机制,导致孔隙水压力激增,滑带抗剪能力急剧降低,从而促使滑坡骤然启动,产生高速滑动。
黄润秋裴向军崔圣华
关键词:边坡工程滑带
汶川地震区绵竹小岗剑沟泥石流发展趋势被引量:13
2012年
小岗剑沟是汶川地震区内一条典型的泥石流沟,位于绵远河的左测,流域面积1.36 km2,沟床平均纵比降412‰。该沟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多次暴发泥石流,掩埋从沟口通过的汉(旺)清(平)公路,给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的地震灾后重建造成重大危害。通过初步分析,小岗剑沟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为:暴雨作用下沟因上游良好的汇流条件而产生山洪→山洪冲刷堆积在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形成小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沿大比降沟道向下运动,因具有强大动能而具有强大冲刷下切侵蚀能力,下切侵蚀下游沟床质以及沟口的老台地→在沟口形成大规模泥石流。地震后4 a内共暴发泥石流10次,将沟口老堆积体下切侵蚀深度达35 m,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50×104m3。目前,沟内仍有固体物质量334.3×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156.8×104m3。如此大量的松散固体物源,使小岗剑沟可能还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通过泥石流形成因素分析,该沟泥石流活动总体呈强度下降趋势,泥石流活动类型:震后一段时间内为输移控制型、然后为输移控制型向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过渡,最后发展成为松散固体物质控制型。通过这些分析,为泥石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杨东旭陈晓清游勇柳金峰陈兴长赵万玉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
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溃坝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依据前人的研究分析得知,天然坝的溃决主要是受坝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因此,基于有效应力原理提出了溢流侵蚀溃决型坝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为溃坝时的临界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通过对坝体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可对该类型坝进行实时预报。为了检验该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并进行了大型野外溃坝模拟试验。经试验检验得知,该模型的可靠度较高;同时,该试验还得出了孔隙水压力在坝体内部的分布规律。所得成果对溢流侵蚀溃决型坝的预警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杨志强裴向军裴钻刘冬骁
关键词:有效应力溃坝孔隙水压力
汶川地震后肖家沟泥石流活动特征与灾害防治被引量:7
2014年
肖家沟是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近邻的一条典型泥石流沟,位于渔子溪河左侧,沟域面积7.19km2,沟床平均纵比降为485‰。"5·12"地震后该沟多次暴发泥石流。2010年8月14日,肖家沟暴发特大规模泥石流,一次冲出物方量约6.50×105 m,堵塞渔子溪,堰塞湖溃决后造成洪水灾害。肖家沟泥石流物源条件非常丰富,地区降水充沛,危险性巨大,一旦发生泥石流,直接威胁S303映秀段公路,造成交通中断;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堵塞渔子溪形成堰塞体,堰塞体溃决之后,大量泥沙被洪水带至下游,抬高河床,将对下游映秀镇产生严重的洪水灾害。目前肖家沟沟域内共有松散固体物源量5.22×106 m3,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2.01×106 m3。以肖家沟泥石流形成条件为基础,分析震后连续发生的泥石流类型与活动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肖家沟泥石流治理的简要思路。
张钰陈晓清游勇李昆
关键词:泥石流汶川地震灾害防治
降雨类型对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8
2014年
在降雨与浅层滑坡稳定性关系的研究中,目前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降雨类型的影响.因此,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降雨类型:均匀型、递增型、递减型以及峰值型为对象,基于Rosso提出的降雨强度与地下水关系模型,构建考虑降雨类型的浅层滑坡地下水位高度随降雨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对浅层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进而,结合无限边坡理论,建立浅层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模型,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对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类型对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是明显的,递增型降雨作用下的浅层滑坡安全系数最小,其次是均匀型降雨,再次是峰值型降雨,最大的是递减型降雨;同时在确定浅层滑坡临界降雨量和进行区域浅层滑坡易发性研究时降雨类型的影响不容忽视.
罗渝何思明何尽川
关键词:地下水稳定性地质灾害
沉入式抗滑桩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沉入式抗滑桩是根据普通抗滑桩受力特点改进而成的一种新型抗滑桩,它能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作为一种新型边坡支护结构,由于设计理论不完善,严重影响其工程应用。其中合理沉入深度和最优设置位置是沉入式抗滑桩设计的关键,如果沉入深度过大可能导致上部坡体发生越顶破坏,形成新的次级滑动,沉入深度过小则起不到降低工程投资的目地。采用极限上限定理,在假设滑面为通过坡趾下端的对数螺旋曲线基础上,研究确保边坡稳定抗滑桩所需提供的最小抗力;在抗滑桩设置位置和沉入深度优化分析中,采用基于极限分析的扇形条分法,对可能出现的次级滑面形状及其稳定性进行预测研究。结合算例,分析沉入式抗滑桩设置位置、沉入深度对边坡稳定性及其抗力的影响,从而为沉入式抗滑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理论方法。
张晓曦何思明尹平保
关键词:稳定性上限定理
强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运动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文章主要研究了在强震触发下大光包滑坡在不同下滑阶段的运动特征以及响应速度问题。强震作用触发大光包滑坡体启程剧冲,继而在重力作用下沿滑面加速下滑,而后又与山体碰撞转化为碎屑流,整个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岩体抛射、前缘岩体反翘超覆以及岩块"推挤出槽"等现象。根据其运动特征,将滑体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主体滑动阶段、次级滑动阶段、碎屑流运动阶段,并运用静力分析法、能量法、碎屑流运动理论等对各个运动阶段的速度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得到滑体剧冲速度为8.9m/s,主体滑动段末速度为37.0m/s,最大速度大于96.3m/s,碎屑流沿黄洞子沟和川林沟流动,分别运移了1.6km和1.3km后停止。
李天涛裴向军黄润秋
关键词: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极震区震后高川乡泥石流降雨警戒模式
2015年
以汶川地震极震区绵阳市安县高川乡泥石流为例,在对其爆发历史及相应降雨资料的详细调查、收集基础之上,研究了高川乡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特征,得到了该乡泥石流临界雨量Ic-R关系式,进而建立了高川乡泥石流发生的降雨警戒模式,得到该乡泥石流发生不同几率下的警戒基准线,并验证了该警戒模式具有较高可信度,可用于研究区泥石流预警分析中。
郭剑李天涛孙金坤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降雨
滚石防护棚洞EPS垫层结构缓冲作用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工程实践表明聚氨酯泡沫(EPS)垫层结构对滚石防护棚洞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缓冲效果定量评价还有待深度研究。为此,对滚石冲击荷载下铺设土垫层及EPS垫层结构棚洞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通过静力压痕数值试验获取不同垫层结构与滚石在加卸载条件下的接触力—压痕关系,并将其引入棚洞板的冲击动力控制方程,进而计算滚石冲击荷载下不同垫层结构棚洞板的动力响应,并与动力有限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解与动力有限元结果非常接近,理论方法可用于棚洞动力响应分析;EPS垫层结构缓冲效果显著,可大幅度降低滚石冲击力,且EPS材料密度越小、厚度越大耗能效果越明显。
王东坡何思明吴永李新坡
关键词:滚石棚洞冲击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