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20300)

作品数:12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郑洪波王平何忠王斌何梦颖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长江
  • 4篇盆地
  • 3篇新生代
  • 3篇青藏高原
  • 3篇孢粉
  • 3篇矿物
  • 2篇宇宙
  • 2篇宇宙成因
  • 2篇宇宙成因核素
  • 2篇始新世
  • 2篇同位素
  • 2篇青藏
  • 2篇重矿物
  • 2篇重矿物组合
  • 2篇孢粉组合
  • 2篇晚新生代
  • 2篇渭河盆地
  • 2篇西宁盆地
  • 2篇矿物组合
  • 2篇长江流域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同济大学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郑洪波
  • 5篇王平
  • 3篇郑勇
  • 2篇孔屏
  • 2篇吴卫华
  • 2篇罗超
  • 2篇郭正堂
  • 2篇何梦颖
  • 2篇张春霞
  • 2篇王斌
  • 2篇何忠
  • 1篇贾君
  • 1篇黄湘通
  • 1篇张昌盛
  • 1篇赵秀丽
  • 1篇杨守业
  • 1篇周杰
  • 1篇郑妍
  • 1篇刘少峰
  • 1篇聂喜柯

传媒

  • 6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宇宙成因核素^(10)Be特征与侵蚀速率估算被引量:10
2013年
地球表面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各式各样的侵蚀作用,了解侵蚀过程及其速率大小有助于人们认识许多重要的地质作用和过程。本文介绍的内容是长江流域河流沉积物宇宙成因核素^(10)Be的研究工作,目的是在于定量估算长江流域及其子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更好地理解沉积物的由源到汇过程以及评价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提供自然背景,分析样品来自于长江主要干流和支流的表层现代沉积。研究表明,长江干流^(10)Be含量从金沙江流域到长江口呈现出由高到低的趋势,不同的是支流^(10)Be含量值偏低而且比较稳定。这很可能受核素产生率和侵蚀速率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长江上游干流沉积物中^(10)Be含量最高,随着低含量物质的不断从支流汇入,产生"西高东低"的现象。^(10)Be侵蚀速率估算表明长江干流金沙江上游段平均侵蚀速率较低,在44.7~48.1m/Ma之间;长江中游段(枝江至彭泽)长江干流侵蚀速率数据变化较大,在65.7~175m/Ma的范围内波动;到长江口平均侵蚀速率比较稳定,在50~60m/Ma之间变化。与干流相比,长江支流侵蚀速率显著偏高。侵蚀速率最高的地区在大渡河-岷江流域,平均侵蚀速率在300m/Ma之上;侵蚀速率最低的区域发生在乌江流域,平均的侵蚀速率在10~30m/Ma之间。比较长江流域^(10)Be和水文估算的侵蚀速率可以看出,水文估算总体上反映的侵蚀速率要普遍高于^(10)Be反映的侵蚀速率。大渡河-岷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高主要与构造活动、地貌发育、岩石特征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嘉陵江、汉江等流域水文数据估算侵蚀速率明显超过^(10)Be估算的结果,可能与地形地貌等地质因素对侵蚀作用的影响显著下降,以及人类长期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有关。
黄湘通郑洪波John Chappell王平
关键词:长江侵蚀速率BE
长江流域悬浮物磁性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分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表层悬浮物的环境磁学参数特征(类型、含量及粒度)及其空间变化,探讨环境磁学对河流物源示踪的意义。结果表明,长江悬浮物磁性矿物特征以磁铁矿为主,含有少量赤铁矿及针铁矿。上游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含量高于中下游,反映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紫红色砂页岩的影响。受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影响,干流磁性矿物含量上游高于中下游,表现为在攀枝花处迅速增加,向下游逐渐降低并在经过三峡后显著降低,说明三峡大坝对上游磁性矿物有明显的拦截作用。支流中雅砻江、汉江及湘江较高的磁性矿物含量分别受控于流域出露的源岩及工农业等人为影响。长江悬浮物x_(fd)%大于5%,表明样品中含有超顺磁颗粒。受流域地势及气候影响,磁性颗粒的粒径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变细。长江悬浮物磁性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源特征,但长江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类型空间变异大,且流域人为影响较大(三峡大坝等),使得利用磁性矿物特征示踪物源受到限制。
罗超郑妍郑洪波王平何梦颖吴卫华
关键词:长江悬浮物环境磁学
石膏岩中粘土矿物提取的一种新方法及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前通用的前处理方法难以从石膏岩中有效提取足量粘土矿物进行测试分析,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本研究改进了原有的粘土矿物分析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以下简称EDTA)溶解石膏岩,释放其中所含的粘土矿物,有效提高石膏岩中粘土矿物的提取能力。本文以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塔山剖面(36.5°N,101.8°E) 始新世祁家川组、洪沟组和马哈拉沟组的9个石膏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对比试验确定了EDTA的溶解条件,明确了采用EDTA提取石膏岩中粘土矿物的实验流程和方法,并探讨了溶解过程对粘土矿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DTA对石膏岩的最佳溶解条件为:温度=100℃、pH=10~12、浓度=0.32mol/L,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提取粘土矿物质量是原来的1~25倍,且不破坏粘土矿物的晶型结构。使用EDTA溶解法提取9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始新世石膏岩样品中粘土矿物含量以伊利石为主(62%~90%),含少量绿泥石(3%~17%),蒙脱石(含伊蒙混层矿物)含量变化较大(0~35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反应该区域始新世以干旱气候为主,盆地内石膏岩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湿波动现象。
胡彬张春霞郭正堂
关键词:粘土矿物EDTA西宁盆地始新世
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以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品实测数据,通过ArcGIS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及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Cu、Zn、Pb、Cr、As、Ni)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城市化进程和地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关中盆地表土的Cu、Zn、Pb、Cr、As、Ni平均含量分别为29.85,82.40,30.90,65.29,11.78,30.16mg/kg。(2)由南向北,南部地区重金属含量总体高于北部,但As含量南部低于北部。Cu和Zn、Cr和Ni空间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在不同地貌部位,秦岭北麓山谷重金属含量最高,丘陵最低,平原、黄土塬沟谷居中。(4)从城乡分布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影响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城区为重金属空间分布的高值区,由此向周边辐射(例如:宝鸡、咸阳、西安、铜川,但渭南市除外),Cu、Zn、Pb、As均表现出由城区经城乡结合带向乡村衰减的过程,Cr城乡结合部>乡村>城区,Ni乡村>城乡结合部>城区。(5)从土地利用类型看,在城市,Cu、Zn、Pb、Ni含量,庭院绿地>道路绿化带>广场绿地,Cr道路绿化带>庭院绿地>广场绿地,As庭院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化带;在乡村,Cu、Zn、Cr在菜地含量最高,Pb在林地最高,As、Ni在农田最高;Cu、Pb、Cr在果园含量最低,Zn在农田最低,As、Ni在菜地最低。
张昌盛周杰荆治国程楠楠
关键词:关中盆地表土重金属
云南三营组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及成因被引量:5
2014年
三营组是一套河湖相沉积,沿红河断裂及其西北延伸线分布,主要出露在洱源附近.三营组中夹多层草煤,与下伏三叠系灰岩呈不整合接触,上覆第四纪砾石和松散沉积物.我们通过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法定量证明了三营组沉积于上新世,其顶部第四纪砾石层的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提供了三营组结束时间:>2 Ma.从空间分布和沉积时间上看,三营组的形成与红河断裂和剑川断裂相关:中新世末期由于红河断裂和剑川断裂的触发,在洱源一带断裂拉张区形成断陷盆地,在红河断裂中南段一些拉张区也形成局部断陷湖盆,金沙江南流水系提供水源沉积了三营组.第四纪初期由于云岭山脉的隆起阻断了金沙江南去的水流,红河断裂带拉张区多数断陷湖盆干涸,结束了河湖相沉积.
郑勇贾君聂喜柯孔屏
关键词:宇宙成因核素红河断裂
四川盆地西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物源及其成因:来自重矿物和孢粉的证据被引量:12
2013年
新生代早期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造就了巍峨高耸的青藏高原。然而,在其相邻的四川盆地,伴随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堆积的碎屑沉积物,最老仅能追索到晚新生代的大邑砾岩。因此,解读广泛发育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大邑砾岩成因对获取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古环境信息及理解相关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告了对三个典型大邑砾岩剖面样品的重矿物和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试图从大邑砾岩的物源区和沉积环境来解读大邑砾岩的成因。大邑砾岩中重矿物种类繁多,表明相应物源区具有多种岩石类型。除极不稳定矿物外,大邑砾岩新鲜剖面样品的重矿物组合与现代岷江沉积极其相似,表明大邑砾岩是经由岷江通道输送到四川盆地的;富含石榴子石等远源矿物表明当时的古岷江已切穿龙门山,深入到松潘-甘孜褶皱带内。孢粉分析显示孢粉含量极低,为0.2粒/克,孢粉类型以高山黯针叶林成分为主,混有少量落叶阔叶林和草本植物花粉,显示了高寒的环境。结合已有的年代学结果,本文认为大邑砾岩是形成于2.0Ma的冰水沉积物,其形成反映了青藏高原第四纪早期的寒冷环境。
郑勇孔屏
关键词:重矿物组合孢粉组合青藏高原
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与沉积演化研究:现状和问题被引量:51
2013年
在前人划分基础上对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部分修订,将红河组、白鹿塬组、冷水沟组、寇家村组、灞河组、蓝田组、三门组等区域地层单位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与《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进行了对照:把原属于蓝田组底部的砾岩层划入灞河组;对三门组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其和蓝田组属于同期异相沉积而不存在上下关系;主张取消"张家坡组"和"游河组"并将其归入三门组。分析了渭河盆地始新世以来的构造张裂和沉积演化历史,认为始新世和晚中新世是其发育演化最重要的2个阶段,在时间和动力上与秦岭造山带的隆升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的演化具有协同一致性。
王斌郑洪波王平何忠
关键词:渭河盆地新生代地层
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孢粉植物群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始新世-渐新世之交(EOT),全球气候急剧变冷,由"温室期"进入了"冰室期",是新生代以来重大气候事件之一.为了更好揭示该时期陆地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的地层,通过距离西宁市区约7km的塔山村一带(36.5°N,101.8°E)的塔山剖面马哈拉沟组中的孢粉样品分析,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Ⅰ Nitrariadites-Meliaceoidites-Quercoidites (35.4~33.9Ma),Ⅱ Quercoidites-Labitricolpites-Qinghaipollis(33.3 ~ 33.2Ma),表明西宁盆地植被由晚始新世的暖温带半干旱的疏林灌丛、疏林,在早渐新世向干旱的温带疏林草原的转化,指示该区域在33.9~33.3Ma期间气温明显下降并伴随干旱化持续现象.西宁地区该植被变化可能是对EOT时期全球变冷事件的响应.
赵秀丽张春霞吴海斌任祥斌常琳郭正堂
关键词:孢粉气候变化西宁盆地
基于磁性地层的渭河盆地灞河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渭河盆地东南缘蓝田一渭南一带发育较连续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其中包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特别是灞河组中产出典型的三趾马化石,并曾据此建立了灞河期标准生物地层。鉴于灞河组及灞河期沉积地层在中国北方环境变化及古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对陕西蓝田灞河南岸厚约246m的段家坡灞河组典型剖面进行了详细古地磁年代学研究。磁性地层分析确定的极性序列可与标准古地磁年表(GPTS)较好对比,结果表明段家坡剖面灞河组年龄为11~7Ma,属于晚中新世。本研究支持灞河期单独作为一个地层年代单位,为哺乳动物化石的区域对比提供了相对准确的年代界定,同时结合与其它盆地同时期沉积的对比探讨了灞河组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认为当时为半干旱型草原气候,沉积环境和气候与上覆的蓝田组有很大不同。
王斌郑洪波何忠王平
关键词:渭河盆地灞河组磁性地层中新世
青藏高原东南缘支链结构甘油四醚类脂物与高程的关系
<正>土壤中都存在微生物来源的支链结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脂物(GDGT)。研究发现,支链结构GDGTs的分布能够很好地指示温度、干燥度和p H等环境参数。其中基于该类化合物的CBT/MBT温标在环境温度的重建以及以此为...
邓利欢李世杰贾国东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