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284019)

作品数:16 被引量:280H指数:10
相关作者:许有鹏陈莹尹义星刘星才杜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水利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流域
  • 4篇苕溪流域
  • 4篇西苕溪流域
  • 3篇水文
  • 2篇以太
  • 2篇水资源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流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中下游
  • 2篇中小流域
  • 2篇污染
  • 2篇径流
  • 2篇湖流
  • 2篇覆被变化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典型流域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5篇许有鹏
  • 7篇陈莹
  • 5篇尹义星
  • 2篇刘星才
  • 2篇罗贤
  • 2篇杜锷
  • 1篇马宗伟
  • 1篇刘廷玺
  • 1篇李畅游
  • 1篇张立峰
  • 1篇陈爽
  • 1篇丁瑾佳
  • 1篇于瑞宏
  • 1篇陈云霞
  • 1篇唐郑亮
  • 1篇陈奕
  • 1篇胡耀华
  • 1篇李嘉俊
  • 1篇吴银明
  • 1篇陆卫东

传媒

  • 2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地理科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水文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7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被引量:20
2009年
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5和2002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结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马尔科夫模型和CLUE-S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上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揭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按照1985-2002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林地面积减小,研究区未来景观格局指数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景观尺度上,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维数等指标都呈增加趋势,而斑块平均面积减小,表现出景观结构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景观向多样性和均匀化发展的特点;而从斑块类型水平上看,各景观类型之间的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差异较大,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陈莹尹义星陈爽
关键词:西苕溪流域
浙东沿海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影响被引量:50
2007年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网水系结构遭到了较大破坏,导致了洪涝、干旱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以浙东沿海鄞东南平原区为例,以GIS技术作支撑,利用航空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采用河网水系分级量算统计和图形叠加对比等方法,通过城镇化过程中河网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鄞东南地区河网水系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城镇化的发展与河网演化之间的联系,并定量预测了研究区在目前城镇化速度下的河网结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遏制这种发展趋势的措施,即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多保留现有的河道水系,尤其是村镇级中小河道,重视河网结构与功能的恢复,才能改善河网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陈云霞许有鹏付维军
关键词:城镇化河网水系水生态环境洪涝灾害
水系分形特征对流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赣江中上游流域为例被引量:27
2009年
以赣江流域中上游的8个水文站点所控制的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系分形维数为指标来描述流域水系特征,以Hurst指数为指标来描述流域径流序列复杂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流域水系特征、水系变迁对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分维数越高,水系越复杂,其径流深序列Hurst指数则越高,其径流过程则越简单,反之亦然。径流序列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径流越复杂,则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可能性越高。因此,一般来说水系分维越高,水系越复杂,则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各流域水系分维与径流深序列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水系变迁对洪涝干旱灾害的影响:在气温、降水、地形、植被等要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水系、河网消亡将增加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马宗伟许有鹏钟善锦
关键词:水系特征分形维数径流深HURST指数
基于复杂性测度的中国洪灾受灾面积变化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复杂性测度方法来进行中国洪涝灾害受灾面积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洪灾受灾面积及其复杂度均持续上升,说明洪灾剧烈,而且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进入21世纪,两者趋缓或下降,即中国洪涝灾害有所缓解;(2)从分省区的结果来看,洪灾受灾面积的未来趋势具有区域特征,主要可划分为两个加剧的区域和两个减缓的区域;全国各省市区依据受灾面积趋势可划分为4个等级,在此基础上给出中国的未来洪灾受灾面积趋势图。
尹义星许有鹏陈莹
关键词:受灾面积
太湖流域西苕溪中下游水位流量绳套关系的探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西苕溪位于太湖流域中上游地区,其下游河床比降较小,且受太湖水位顶托以及东苕溪导流干扰,水位流量呈现复杂的绳套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剧,因此,探讨该河流的水位流量关系对于流域洪水预报与防洪减灾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校正因素法和落差指数法选取变量,采用系统差分模型的方法对西苕溪水位流量的绳套关系进行解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性好、模拟精度高、适应性强,可为该地区的洪水预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该研究也为东部地区中小流域中下游水位流量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罗贤许有鹏陈莹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8
2008年
当前经济迅猛发展带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加剧以及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水问题也日益突显。文中以南京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化对暴雨洪水、水环境、水资源供求关系及河流水系的影响,并提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对策。
王一秋许有鹏杜锷
关键词:城市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被引量:43
2009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域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众多湖泊河网衰退消亡,由此引发的河流水质恶化、洪涝干旱灾害加剧等一系列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选择该地区内一些典型区域,基于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以遥感和G IS作支持,通过模拟计算与综合分析,围绕城市化对城市降雨与径流的长期影响、对城市暴雨洪水的影响,以及对河网水系与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点探讨城市化发展为特征的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循环以及水文过程的影响,寻求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以便对该地区城市化水文效应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为当地的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许有鹏丁瑾佳陈莹
关键词:城市化水文效应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估算研究与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中小城镇迅速崛起,大大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已明显影响到该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为此,运用长期水文影响模型中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块(L-THIA NPS),结合GIS技术对东南沿海地区溪口流域的溶解态氮(TIN)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和空间分布模拟,将模拟结果和土地利用/覆盖图可视化显示并进行分析,从而使污染负荷的模拟结果可以更好地为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刘星才许有鹏李嘉俊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东南沿海
基于WEBGIS的中小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将WEBGIS技术应用于水资源信息管理中,可具有一般信息管理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实现对水资源信息的分布式管理和水资源水环境的评价,监测,保护等功能。把数据库、GIS、水资源管理专业模型进行系统集成,可开发出适用于水资源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本文以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小流域的宁波市鄞州区为研究区域,开展了WEBGIS在中小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采用MapXtreme地图应用服务器,实现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相关的空间信息综合查询等功能,对WEBGIS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的应用提供了经验模式。
杜锷许有鹏张立峰付维军
关键词:WEBGIS水资源MAPXTREME中小流域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情景分析的长期水文效应研究——以西苕溪流域为例被引量:26
2009年
论文以太湖上游的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S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长期水文影响模型L-THIA模拟分析1985年、2002年以及未来15年后3种土地利用情景对地表径流的长期影响,并识别不同土地利用转换方式的水文效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2017年土地利用情景下年均径流深度较1985年增加61.6 mm,且土地利用变化对月径流的影响在春季尤为显著,同时,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程度,以枯水年响应最强,丰水年响应最弱;②不同土地利用转换方式产生的水文效应存在较大差别,以林地向建设用地转换的水文效应最为敏感,其次是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向耕地的转换,最后为耕地向林地的转换。文中采用水文模型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相耦合的方法,可为土地利用变化水文效应的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陈莹许有鹏尹义星
关键词:情景敏感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