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06024)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马淳安王连邦徐土根毛信表康虎强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电池
  • 10篇锂离子
  • 10篇锂离子电池
  • 10篇离子
  • 10篇离子电池
  • 8篇合金
  • 6篇负极
  • 6篇负极材料
  • 3篇正极
  • 3篇正极材料
  • 3篇锡合金
  • 2篇磷酸铁
  • 2篇磷酸铁锂
  • 2篇磷酸铁锂正极...
  • 2篇机械合金化
  • 2篇机械合金化法
  • 2篇合金化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材料
  • 1篇电解液

机构

  • 1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王连邦
  • 12篇马淳安
  • 5篇李晟
  • 4篇徐土根
  • 4篇毛信表
  • 4篇褚君尉
  • 4篇康虎强
  • 3篇詹星月
  • 3篇黄立军
  • 2篇杨珍珍
  • 2篇姚金翰
  • 2篇张品杰
  • 1篇诸鑫炎
  • 1篇戴晓波

传媒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化学学报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电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成本动力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6
2012年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首选,正逐渐走向市场.以廉价的Li_3PO_4,FePO_4,Fe粉为原料,一步合成了LiFePO_4/C正极材料,系统研究了葡萄糖、蔗糖和柠檬酸三种不同的碳源对磷酸铁锂性能的影响.采用TG-DTA,XRD,SEM,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LiFePO_4/C性能最好,样品颗粒呈球形,表面光滑,分散性好,颗粒表面包覆有2 nm厚的石墨碳层,颗粒之间有碳纤维连接.该样品在0.1 C充放电时首周放电容量达到162.1 mAh/g,20周之后仍然保持在155 mAh/g,显示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王连邦李晟张品杰姚金翰徐土根马淳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C
Co掺杂稀土合金在硼氢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正>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燃料为碱性NaBH4或KBH4溶液,氧化剂为空气(氧气)或过氧化氢。其电极反应如下:
詹星月褚君尉李晟王连邦马淳安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锡合金负极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铜箔上制备锡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条件,制得三种不同厚度和结构的锡合金负极材料.运用XRD、SEM、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多种方法对电极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研究表明:沉积时间为10min的锡薄膜负极材料具有四方晶系结构,其表面由尺寸在4μm左右的合金颗粒构成,颗粒有大小均匀的孔洞结构,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积.该锡薄膜电极具有较高的容量,在0.01~1.00V电压区间内,电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885.7mAh/g,循环100周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460mAh/g以上.
王连邦褚君尉张品杰姚金翰马淳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化学镀负极材料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及其性能
2010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系列Sn基合金负极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Cu6Sn5-10%Cu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循环稳定性,初期容量约为作为300 mAh/g,100周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仍然保持在200 mAh/g以上.该样品是由Cu6Sn5,Cu3Sn和CuSn三相组成的复合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粒径主要在1-2μm之间.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由于有机电解液的分解和形成的CuLi2Sn中间化合物的不完全脱嵌,该材料存在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通过对充放电电位窗口(截至电位)的限制,可以有效的改善合金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马淳安黄立军康虎强王连邦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机械合金化法铜锡合金
新型锂储藏合金负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合金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容量高、安全性好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最有希望取代碳材料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笔者着重介绍了以锡合金为代表的锂储藏合金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的纳米技术和薄膜技术在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由于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合金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而粉化的缺点,锂储藏合金材料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循环寿命已经达到了300周以上,离实际应用仅一步之遥.锡基合金负极材料是最有竞争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毛信表王连邦马淳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基合金
溶胶凝胶法制备碳包覆LiFePO4正极材料
<正>橄榄石型LiFePO4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具有理论容量高、安全性能好、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可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工
李晟褚君尉詹星月王连邦马淳安
文献传递
有机电解液对锂离子电池合金型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2008年
锂离子电池合金型负极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合金电极与电解液相互作用的研究非常少。本文采用电镀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Cu_6Sn_5合金薄膜电极,研究了各种电解液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电极在LiN(CF_2SO_2)_2(LITFSI)为溶质的电解液中表现出比在常用的以LiPF_6作为溶质的电解液中更高的容量和更好的循环性能。合金薄膜电极在1mol·L^-1LITFSI/EC:DEC(1:2)电解液中具有更小的反应电阻和更大的反应电流密度,锂离子在电极上插入和脱嵌的可逆性良好,反应电阻只有在1mol·L^-1 LiPF_6/PC电解液中的1/10。研究结果表明,乙烯碳酸酯(EC)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能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中是不可或缺的。
王连邦康虎强杨珍珍徐土根毛信表马淳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金电解液
锂电池中低成本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正逐渐走向市场.以Li3PO4,FePO4,Fe粉以及乙醇为原料,采用高温热分解方法成功地制得乙醇碳包覆的LiFePO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LiFePO4/C材料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粒径大约在200nm~1μm之间,颗粒表面被碳包覆,颗粒之间由碳纤维连接.该正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达137mAh·g-1,首次充放电库仑效率在95%以上,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基本不衰减,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本研究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显示了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徐土根王连邦李晟马淳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的合金电极材料的失效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电镀技术在铜箔上电镀金属锡,并对其充放电过程中的厚度和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锡电极经过热处理后,活性物质锡与基体铜相互扩散生成中间合金Cu6Sn5.在合金电极嵌锂过程中,由于有机电解液的分解,形成了大量的锂氧化物,这是合金电极体积膨胀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锂脱嵌后,部分锂以Li2SnCu的形态保留在合金中,造成了合金电极首次充放电的不可逆容量损失.一些新型电解质的应用可能有助于降低合金电极材料体积的膨胀并提高其循环寿命.
王连邦杨珍珍康虎强黄立军毛信表马淳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合金材料
锂离子电池锡合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正>锂离子电池锡基合金负极材料由于理论容量高和成本低而备受关注。制备纯锡金属,锡合金化合物,锡薄膜,锡化合物的各种方法已经进行了广泛地研究。
褚君尉李晟詹星月王连邦马淳安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