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5072)

作品数:9 被引量:155H指数:5
相关作者:钱桂生王关嵩周长喜杨昱李琦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解放军第316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综合征
  • 5篇窘迫综合征
  • 5篇呼吸窘迫
  • 5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动脉
  • 3篇肺动脉
  • 3篇肺损伤
  • 3篇成人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肺动脉高...
  • 2篇氧合
  • 2篇急性呼吸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急性呼吸窘迫...
  • 2篇肺动脉高压
  • 1篇淡水
  • 1篇淡水淹溺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激活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1...

作者

  • 9篇钱桂生
  • 6篇王关嵩
  • 5篇周长喜
  • 4篇杨昱
  • 3篇李琦
  • 3篇李运成
  • 3篇邓朝霞
  • 2篇王长征
  • 2篇帅维正
  • 2篇张志远
  • 1篇刘婷
  • 1篇钱频
  • 1篇姚伟
  • 1篇徐智
  • 1篇刘双林
  • 1篇何坤霖
  • 1篇扬楠

传媒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8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0
2009年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缺乏早期、敏感的诊断指标,且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急性肺损伤的病死率高。在疾病诊断方面,虽然理论上可以从发病机制及损伤靶点着手,寻找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到一种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弥漫性肺泡损伤是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病理特点,也是诊断的可靠标准,但由于在患者生前取肺组织较困难,所以结合临床动态监测动脉血气仍是目前早期发现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措施。在疾病治疗方面,针对炎症失控而采用的激素治疗并未取得良好疗效,所以目前不主张常规使用;但对过敏、误吸等因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可以考虑早期、短期、适量使用。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多靶点综合治疗和纠正缺氧是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措施。机械通气是纠正缺氧的最主要的呼吸功能替代疗法,在使用时,应采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加用适度呼气末正压(PEEP)。总之,从炎症失控、弥漫性肺泡损伤着手去寻找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钱桂生
关键词:生物医学研究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组(n=146)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n=128)。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的有创通气时间(5.8±4.2d)较有创机械通气组(12.4±8.6d)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4±9d和12±8d)。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的VAP发生率(4.7%)、再插管率(6.2%)均较有创机械通气组(分别为21.8%、16.4%)显著降低(P<0.05),住RICU时间(10±7d)较有创机械通气组(15±11d)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李琦钱桂生王长征徐智刘双林帅维正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窗
7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指标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筛选其临床预后指标。方法收集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001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慢性疾病史,免疫抑制药物使用情况,诱因,确诊24h内各种化验指标(血常规、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电解质等)的最差值,治疗方法(保护性肺通气策略、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早期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创通气、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急性病理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肺外衰竭器官以及确诊后21d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病例71例,男50例,女21例,年龄18~80(45.3±16.0)岁;到确诊后21d为止,死亡42例,死亡率59.2%。联合使用免疫抑制药物(≥3种)患者死亡率为25%(2/8),低于其他未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病死组患者PaCO2、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6.5±11.5mmHg、21.7±6.9分)高于存活组(分别为30.0±6.5mmHg、16.7±5.4分,P<0.05)。氧合指数(PaO2/FiO2)≤150mmHg的ARDS患者死亡率为72%(36/50),高于PaO2/FiO2>150mmHg的患者(28.5%,6/21;P<0.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免疫抑制药物≥3种、PaCO2≥50mmHg、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等因素与ARDS病死率相关。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是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ARDS患者进行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8分可以作为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指标。
帅维正李琦王长征钱桂生何坤霖扬楠
关键词:预后回顾性分析氧合指数
海水和脂多糖吸入肺损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海水型急性肺损伤(SW-ALI)和脂多糖(LPS)型急性肺损伤(LPS-ALI)的特点,为SW-ALI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海水组、LPS组,每组16只,海水组和LPS组分别吸入海水(4ml/kg)和LPS(4mg/kg)建立ALI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及建模后0.5、1、2、4、8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于8h后检测肺微血管通透性(PMVP)、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NKA)活性,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海水组和LPS组在吸入海水和LPS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迅速下降,30min时最低,分别为40.62±5.04、41.35±5.77mmHg,8h后虽然逐渐回升至52.83±6.38、58.35±7.01mmHg,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99.67±6.95mmHg,P<0.01);吸入海水和LPS后,PMVP分别增高至98.57±16.63、82.32±13.84μg/g,EVLWI分别增高至0.68±0.09、0.52±0.05,MPO分别增高至4.05±0.35、3.97±0.41U/g,MDA分别增高至5.73±0.48、5.95±0.51nmol/mg,NKA活性则分别降至3.35±0.26、3.18±0.22μmol/(mg.h)。在2h时点以后,海水组的PaO2显著低于LPS组(P<0.05),PMVP、EVLWI显著高于LPS组(P<0.05),而两组的MDA、MPO含量和NKA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海水组肺水肿、肺泡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较LPS组重。结论与LPS-ALI比较,海水吸入所致的ALI引起的肺水肿更加严重。
邓朝霞王关嵩钱桂生杨昱周长喜
关键词:脂多糖类肺水肿
缺氧致大鼠肺组织损伤及低浓度一氧化碳的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缺氧和一氧化碳(CO)对大鼠肺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低浓度CO组。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右心室压力(mRVP)和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并且测定全血黏度中切值、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取心脏及肺脏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大鼠心肌、肺脏、肺动脉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mPAP、mRVP、R/(L+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低浓度CO组大鼠的mPAP、mRVP、R/(L+S)虽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低于低氧肺动脉高压组(P<0.01)。低浓度CO组血液黏度有所降低,聚集性减弱,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低氧肺动脉高压组比较有所改善(P<0.05)。光镜观察发现,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肺动脉肌层增厚、管腔狭窄,而低浓度CO组肺动脉肌层稍有增厚,官腔狭窄明显减轻。透射电镜观察见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肺泡间质增生、纤维化,Ⅱ型上皮细胞不活跃,呈空泡化,内皮细胞肥大,核形态变异,细胞器较多,而低浓度CO组肺泡间质偶见增生,纤维化不明显。结论低氧可损害大鼠肺组织结构,而CO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脏有保护作用。
李运成王关嵩项俊慧姚伟周长喜钱桂生
关键词:肺动脉缺氧一氧化碳
海水淹溺型肺损伤与淡水淹溺型肺损伤特征的比较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通过复制海水和淡水淹溺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比较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造成的急性肺损伤的特征与区别。方法90只大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对照组、淡水淹溺组和海水淹溺组,每组在吸入淡水或海水后30min、1、2、4、8h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相点取6只大鼠用于实验。气管内灌注淡水或海水4ml/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值(W/D)、肺微血管通透性(PVMP)、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大鼠吸入淡水或海水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降低(P<0.05),海水淹溺组比淡水淹溺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海水淹溺组和淡水淹溺组大鼠的肺W/D值、肺PMVP、血清和BALF中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水淹溺组较淡水淹溺组升高更明显(P<0.05)。病理观察显示,海水淹溺组可见肺间质和肺泡水肿,肺组织灶性出血,并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淡水淹溺组病理学改变与海水淹溺组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结论海水淹溺较淡水淹溺所引起的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更为明显,低氧血症、肺水肿和炎症反应更严重。
杨昱王关嵩邓朝霞项俊慧周长喜钱桂生
关键词:淡水毛细血管通透性
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血红素氧合酶基因表达状况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基因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及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对其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常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血晶素组;锡原卟啉组;低浓度CO组(n=12)。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结果①HO-1活性:低氧组、血晶素组、低浓度CO组肺动脉组织HO-1活性以胆红素生成量计算,均升高,其中血晶素组最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各组大鼠肺动脉HO-2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均保持稳定。缺氧组、血晶素组、锡原卟啉组和低浓CO组HO-1mRN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低浓度CO组升高最明显(P〈0.01)。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均显著高于缺氧组(P〈0.01),而锡原卟啉组低于缺氧组。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低氧组肺动脉内膜、中膜的HO-1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更高,锡原卟啉组和常氧组均有很微弱表达。④原位杂交:低氧组肺动脉3层均加深2~3级,低浓度CO组肺动脉外、中、内膜细胞质均明显加深4级。处理前后HO-2的染色变化不大。结论低氧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组织HO-1基因的表达升高,可能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王关嵩钱频李琦李运成程序周长喜张志远钱桂生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低氧肺动脉高压基因表达
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组织凋亡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bcl-2、bax凋亡相关基因在低氧处理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探讨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低浓度一氧化碳(CO)组,每组12只,采用原位细胞凋亡、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肺动脉的凋亡状况。结果①原位凋亡检测示,正常对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低浓度CO组的凋亡率分别为8.1%,37.6%,76.5%,三者间差异显著;②原位杂交显示,正常对照组bax、bcl-2杂交呈弱阳性表达。低氧肺动脉高压组bax杂交呈弱阳性表达,低浓度CO组呈强阳性表达,但bcl-2杂交可见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呈强阳性表达,低浓度CO组呈弱阳性表达;③免疫组织化结果表明,低浓度CO组bcl-2、bax蛋白均有升高,以bax为著。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虽然也有表达,但程度较弱,且bcl-2表达处于优势。结论低浓度CO可以调节bcl-2、bax凋亡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肺动脉组织的凋亡。
刘婷李运成钱桂生张志远杨昱王关嵩
关键词:低氧肺动脉高压凋亡
海水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2表达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海水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炎性损伤及对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的影响,探讨海水导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A549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把细胞分为对照组及海水处理2、4、8h组,相应时间点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A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用海水处理后,A549细胞PAR-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于2h显著增加(P均〈0.05),4h达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1.8倍和2.2倍,随后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NF—α和IL-8含量则于2h即显著升高并达最高峰[分别为(214.35±20.85)ng/L,(55.86±5.65)ng/L],随后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86±3.85)ng/L,(6.97±1.77)ng/L,P均〈0.01]。结论海水可致A549细胞炎症反应明显,并可诱导A549细胞PAR-2表达增高。
邓朝霞钱桂生杨昱周长喜王关嵩
关键词:蛋白酶激活受体2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