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1010)

作品数:22 被引量:418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放黄阳涛谢勇崔香芬赵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农民
  • 9篇养老
  • 7篇农民工
  • 7篇民工
  • 6篇农保
  • 6篇新农保
  • 5篇意愿
  • 5篇农村
  • 5篇保险
  • 4篇养老保险
  • 4篇影响因素
  • 3篇新型农村社会
  • 3篇新型农村社会...
  • 3篇养老保障
  • 3篇征地
  • 3篇征地农民
  • 3篇社会养老
  • 3篇社会养老保险
  • 3篇实证
  • 3篇农村社会

机构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7篇李放
  • 5篇黄阳涛
  • 4篇谢勇
  • 3篇崔香芬
  • 2篇唐焱
  • 2篇周蕾
  • 2篇赵光
  • 2篇黄俊辉
  • 2篇吕伟
  • 1篇丁群晏
  • 1篇刘忠原
  • 1篇陈会广
  • 1篇朱垒
  • 1篇陈昊
  • 1篇刘子铭
  • 1篇张子婴
  • 1篇徐倩

传媒

  • 2篇农村经济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调研世界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财贸研究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西北人口
  • 1篇改革
  • 1篇新金融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人口与发展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年份

  • 1篇2013
  • 15篇2012
  • 6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政府、个人以及村集体构成了被征地农民主要的、正式制度性养老保障责任主体,且均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承担不完全责任。其中,政府责任应定位于基础性地位,对被征地农民公共养老保障承担基础性责任,且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公平;个人责任应定为于强化个人的养老激励,促进养老资源在个人层面的筹集与管理并满足不同个体对养老的个性化需求,并主要通过个体缴费得以实现,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效率;集体责任应定位于承认被征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贡献,合理分担部分的个人养老责任,并主要通过部分承担被征地农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基金得以实现,其责任实现的功能与目标是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厘清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运行过程中各责任主体养老责任的实现方式,并制定有利于相关主体养老责任实现的配套政策措施,以最终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领域的福利改善。
李放崔香芬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
政府购买服务的逻辑与挑战——南京市鼓楼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的案例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选择南京市鼓楼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分析案例,运用威廉姆森的三层次分析框架解释鼓楼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治理结构的发生逻辑。研究表明,这一治理结构受鼓楼区政府所处的制度环境和鼓楼区政府本身两种因素的双重作用,既有"刺激—回应"性的动力因子,又有"自主—创新"性的内力作用。另外,面对新型的治理结构,鼓楼区政府面临着政府职责、政府能力和制度安排三方面的挑战。
黄俊辉李放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居家养老服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被引量:10
2012年
文章在对土地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共时关联性分析以及城市化、征地补偿安置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历时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问题发生的中国情境做出回应。在土地承担保障功能且土地保障与养老结合最为紧密的宏观背景下,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的混淆是我国征地补偿安置长期存在的显著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政府通过土地重新分配或非农就业安置间接承担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基本责任,补偿权与社会保障权的混淆并没有实质性地损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利益;但在市场化转型时期特定的政策内外环境系统中,由政府主导进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责任分担结构内部,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责任的"后撤"同时意味着非正式的和制度性的被征地农民个人养老责任的"强化"。被征地农民在没有得到公平补偿的现实情况下,只能主要通过自我积累与市场竞争来实现养老需求,并最终导致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发生,且因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更加严重。
李放崔香芬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情境
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代际差异——基于南京市的调查被引量:9
2012年
基于对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存在的代际差异。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参保行为的代际差异,并通过比较影响新生代和传统农民工参保行为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代际之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参保率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个人因素、就业非正规性、移民倾向对农民工参保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
朱垒李放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行为代际差异农民工
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有效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吗?——来自江苏沭阳县30镇49村的初步证据被引量:26
2012年
基于江苏省沭阳县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情况与其土地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现阶段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没有参加的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更高。Logistic计量检验显示,农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与土地流转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拐点分析进一步表明,若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人均年收入需要达到10万元才能突破土地流转意愿的质变点,对于现阶段普遍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离质变点仍然有一定差距,而既参加新农保又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人均年均收入仅需1600元以上就能达到较高的土地流转意愿水平。
李放赵光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意愿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异与结构:1998~2009年被引量:52
2012年
利用1998~2009年的统计数据,考察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量变化和结构演进。研究显示: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在1998年以后出现明显上升,但总体水平仍相对滞后;对社会保障的各种补助支出已成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和城市偏向。应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的比例,优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项目结构等,确保财政社会保障的顺利开展。
徐倩李放
关键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收入
农民对新农保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苏三县为例被引量:24
2011年
以江苏三县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使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新农保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以银行/信用社为经办主体,经办人员的服务态度越好,农民的满意度越高;信息化程度、待遇高低显著影响农民满意度;缴费领金花费的时间与农民满意度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李放黄阳涛
关键词:新农保满意度影响因素
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劳动合同是农民工最重要的劳动权益之一。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合同年限等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江苏省的调研数据,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44.2%,劳动合同的年限普遍较短。Probit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持有技能证书、对相关劳动法律的了解程度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年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一代农民工的合同年限明显长于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以及在民营、个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将显著下降,合同年限也显著缩短。提出了政策建议。
谢勇丁群晏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影响因素
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代际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调研数据,考察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代际间差异。结果发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意愿更加强烈,在培训中也更加偏好技术含量高、脑力劳动特征明显的技能;并且对培训成本的支付意愿也高于第一代农民工;此外,两代农民工在培训模式的选择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谢勇黄承贵
关键词:参与意愿新生代农民工
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分层:代际与婚姻的视角被引量:11
2012年
从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表现入手,探讨婚姻状况对城镇化意愿代际差异形成的贡献。基于经济理性假设构建农民工城镇化分层决策模型,并建立多个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两个假说:一是已婚农民工城镇化决策更符合经济理性;二是城镇中对农民工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拉力,而农村中对农民有利的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镇化意愿的制度性阻力,城乡社会制度共同影响农民工城镇化意愿的分层决策。
周蕾李放
关键词:农民工婚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