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A98040)

作品数:13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杨诗杰苏汝好项岚吴进军蔡定彬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医学院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慢性
  • 7篇慢性乙型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肝炎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学
  • 4篇米夫
  • 4篇苦参
  • 4篇苦参素
  • 4篇拉米夫定
  • 3篇血清
  • 3篇乙肝
  • 3篇META分析
  • 2篇血清HBSA...
  • 2篇血液流变学影...
  • 2篇血症
  • 2篇血脂

机构

  • 12篇广东医学院附...
  • 5篇广东医学院
  • 5篇中国疾病控制...
  • 4篇开封市医科所
  • 3篇河南省开封市...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开封市医学科...
  • 1篇广东省医学情...

作者

  • 13篇杨诗杰
  • 12篇苏汝好
  • 8篇项岚
  • 7篇吴进军
  • 7篇王娜
  • 7篇蔡定彬
  • 3篇孙丽
  • 2篇何强
  • 2篇乔海灵
  • 2篇吴泰相
  • 1篇许启泰
  • 1篇倪少凯
  • 1篇成晓燕
  • 1篇姚伟红
  • 1篇何玲
  • 1篇李强
  • 1篇孙莉

传媒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肝3种治疗方案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3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96例慢性乙型肝炎的3种治疗方案(A组:拉米夫定治疗;B组:苦参素治疗;C组:膦甲酸钠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在ALT复常率方面,B、C组复常率(分别为82.76%和76.00%)明显高于A组(57.14%),P<0.05;HBeAg阴转率方面,B、C组(分别为31.03%、48.00%)明显高于A组(16.67%),P<0.05;在HBV-DNA阴转率方面,A组(85.71%)明显高于B、C组(分别为48.28%,68.00%),P<0.05。从成本-效果比看,在获得相同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效果时B组花费的成本最低(67.0元和178.7元),在获得相同HBV-DNA转阴率时A组花费的成本最低(87.7元)。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苦参素或拉米夫定,并根据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具体选择某一治疗方案。当患者经济条件许可、上述疗效不佳时可选用膦甲酸钠。
杨诗杰吴进军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成本-效果分析拉米夫定苦参素膦甲酸钠
体外免疫法制备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优化体外免疫法制备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工艺。方法:采用猪脾细胞与植物血凝素、乙肝疫苗共同培养,收集致敏细胞在组织捣碎机中破碎,用蒸馏水1∶1稀释,-25℃反复冻融6次,自来水融化后装入透析袋中,用1∶4的蒸馏水作透析外液,于4℃透析48 h,透析液即为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BV-STF)。结果:本品为黄色澄明液体,多肽含量0.493 g/L,核糖含量0.372 g/L,蛋白质反应阴性,紫外光谱在253 nm有最大吸收,E260/E280=2.47。最佳PHA剂量为100 m g/L,最佳乙肝疫苗剂量为20μg/L。结论:用体外免疫法制备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工艺稳定,制备的转移因子符合质量标准,具有对乙肝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杨诗杰苏汝好倪少凯项岚
关键词:乙肝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
降血脂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06年
杨诗杰苏汝好项岚乔海灵
关键词:降血脂药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多烯类
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0个联合治疗方案、1 921名患者纳入研究,苦参素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为3个月,6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RR1.71,1.83;95%可信区间CI(0.82,3.56),(0.92,3.65),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联合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就现有的研究来看,还不能得出中药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HBsAg转阴率优于单用α-干扰素的结论。
成晓燕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关键词:苦参素Α-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META分析
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方案被引量:8
2007年
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不甚理想且费用高、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章评价了中医药能否提高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检索策略:1.电子检索: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中医药、中成药和慢性乙型肝炎等为主题词或自由词,检索中国期刊网,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Cochrane肝胆病组临床试验资料库等电子数据库。2.手工检索3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论文汇编,鉴定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纳入标准:所有研究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中药必须是国家正式批准文号的或有省级制剂批准文号的药品,并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西药相同。评价方法: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临床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数据的提取和Meta分析。
杨诗杰苏汝好吴泰相吴进军李强项岚蔡定彬王娜孙莉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有效性
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5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1个联合治疗方案、4121名患者纳入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程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5,1.97,1.64,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2,2.84),(1.70,2.27),(1.43,1.88),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趋势。其他联合治疗方案由于样本例数少而无法得出结论。
何玲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关键词:苦参素中成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META分析
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消栓降脂丸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各组按规定预防给药,14d后测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apoB100、全血黏度等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结果:消栓降脂丸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apoB100水平(P<0.05),升高HDL-C、apoA1含量和apoA1/apoB100比值(P<0.05);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P<0.05)。结论:消栓降脂丸能有效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及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
杨诗杰苏汝好项岚
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血脂
消栓降脂丸对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消栓降脂丸对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以复方丹参片对照。方法用SAS统计软件把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消栓降脂丸预防给药14 d,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冰水浸泡建造急性血淤模型,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指标。结果消栓降脂丸能明显降低急性血淤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改善某些指标方面优于复方丹参组,各组之间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消栓降脂丸有明显的改善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对冠心病及其相关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杨诗杰项岚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引起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危险因素,为脑出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脑出血病例89例,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影响血液流变学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高切血黏度的因素有6个,分别是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出血量、入院后进食情况和脱水剂。影响红细胞压积的因素有4个,分别是高脂血症、脱水剂、入院后进食情况和出血部位。结论引起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出血量、脱水剂及入院后进食情况,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将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防治脑出血。
姚伟红杨诗杰
关键词:脑出血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流变学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的影响。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疗程为3个月时相对危险度(RR)为2.03,95%可信区间(CI)为(0.85,4.84)。6个月时RR为1.89,95%CI为(1.00,3.56),联合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疗程为12个月时RR为2.16,95%CI为(1.30,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疗程的延长,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趋势。
杨诗杰何强苏汝好吴进军孙丽王娜蔡定彬
关键词:拉米夫定META分析苦参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