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0124001B-16)
- 作品数:8 被引量:94H指数:6
- 相关作者:俸军林齐立曾爱源唐永刚李慎茂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自筹经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血宁治疗组(舒血宁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测定IL-6、IL-8、CRP水平,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 d后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CRP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水平相关。
- 秦德友康俊玲程超周丽英俸军林曾爱源
- 关键词:舒血宁白介素-6白介素-8
- 颈动脉支架术后血流动力学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因素。方法颈内动脉狭窄经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32例和35例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狭窄程度、球囊型号、支架的型号、病变靠近颈动脉球部及球囊扩张次数相关性。结果结果提示狭窄程度(B=0.536;P=0.024;OR=2.591)、高血压(B=-1.654;P=0.006;OR=0.131)、球囊型号(B=1.818;P=0.012:OR=0.133)和支架的型号(B=1.328;P=0.021;OR=2.29)、病变位于球部(B=1.613;P=0.014:OR=0.133)和球囊扩张的次数(B=1.328;P=0.022;OR=2.39)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继发的颈动脉窦反射引起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其血压、狭窄的程度、病变位于球部、球囊的型号、支架的型号及球囊扩张次数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齐立俸军林唐永刚谌艳芳焦力群李慎茂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心率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法测量60例ACI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并根据其梗死灶面积分为3组:大面积组,中面积组和小面积组;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CI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L-6、IL-8、CRP水平。结果 ACI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ACI大面积组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均高于中、小面积组(P<0.05或P<0.01);中面积组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均高于小面积组(P<0.05)。结论 IL-6、IL-8、CRP三种炎性因子均参与了ACI发病过程,且与脑梗死的病变范围密切相关。
- 秦德友康俊玲程超周丽英俸军林曾爱源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脑梗死面积
- 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3例发病4.5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实施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全组患者经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及低密度病灶。结果:4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例血管完全再通,1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神经功能部分改善;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7例血管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超早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能使闭塞血管尽快开通,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但疗效与血管闭塞部位相关。
- 唐永刚齐立俸军林刘开祥谌艳芳廖小明
- 关键词:脑梗死颈内动脉动脉溶栓机械碎栓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3组:轻型组(4~15分)18例,中型组(16~30分)30例,重型组(31~45分)12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于发病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与30例健康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各时点血清IL-6、IL-8、CRP水平均升高,且第7天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IL-6、IL-8、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及轻型组(P<0.05或P<0.01),而轻型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中型组(P<0.05)。结论血清IL-6、IL-8、CR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 秦德友康俊玲程超周丽英俸军林曾爱源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介素-6白介素-8C反应蛋白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不足1%。其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常被误诊漏诊。病情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迅速变化.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 齐立俸军林
-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缺血性脑血管病起病形式临床医生脑卒中
- 动脉溶栓与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动脉溶栓方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通血管。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5月55例脑梗死急性期并行超早期介入治疗患者,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机械碎栓联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30例(尿激酶组)采用尿激酶进行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观察患者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种动脉溶栓方法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23例,成功再通率为92%(23/25),尿激酶组患者则为18例,再通成功率仅为60%(18/30)。术后平均NIHSS(脑卒中量表)及ADL(日常活动量表)评分联合治疗组(1 h分别为8.6±2.5和20.0±4.6;24 h分别为9.0±1.8和17.0±2.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尿激酶组(1 h分别为7.5±2.0和28.0±3.5;24 h分别为8.1±2.0和24.O±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激酶用量及溶栓时间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6.8±8.4)万u和(35.3±11.6)min,尿激酶组分别为(50.4±15.3)万u和(55.7±13.3)min,前者低于后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动脉内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动脉溶栓。
- 齐立李慎茂俸军林唐永刚焦力群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机械碎栓尿激酶
- 颈动脉支架术后血压变化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动脉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经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出现血压降低32例和未出现血压变化的35例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动脉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狭窄程度(β=0.536;P=0.024;OR=2.591)、高血压(β=-1.654;P=0.006;OR=0.131)、球囊型号(β=1.818;P=0.012;OR=0.133)和支架的型号(β=1.328;P=0.021;OR=2.29)、病变位于球部(β=1.613;P=0.014;OR=0.133)和球囊扩张的次数(β=1.328;P=0.022;OR=2.39)与血压的降低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继发的颈动脉窦反射引起患者血压降低是常见的并发症,其术前的血压、狭窄的程度、病变位于球部、球囊的型号、支架的型号及球囊扩张次数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术后血压的变化。
- 齐立俸军林刘开祥李慎茂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血压降低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