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63007)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雄郑永刚熊定荣刘文广罗丹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黑洞
  • 6篇黑洞质量
  • 4篇星系
  • 4篇光变
  • 4篇红移
  • 3篇宇宙
  • 3篇宇宙学
  • 3篇宇宙学红移
  • 3篇天体
  • 3篇吸积
  • 3篇混沌
  • 2篇星体
  • 2篇射线
  • 2篇周期
  • 2篇类星体
  • 2篇光变曲线
  • 2篇光度
  • 2篇爱丁顿
  • 2篇SEYFER...
  • 2篇FERMI

机构

  • 1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

  • 11篇张雄
  • 6篇郑永刚
  • 4篇熊定荣
  • 3篇张皓晶
  • 3篇刘文广
  • 3篇欧建文
  • 3篇罗丹
  • 2篇毛李胜
  • 2篇茶永娟
  • 2篇黄邦蓉
  • 2篇丁楠
  • 1篇郭飞
  • 1篇马力
  • 1篇温元斌
  • 1篇段剑金
  • 1篇唐洁
  • 1篇康婷
  • 1篇张旭
  • 1篇王丽娜
  • 1篇邱光良

传媒

  • 5篇物理学报
  • 4篇天文研究与技...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天文学报
  • 1篇Resear...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电类星体的演化与宇宙学红移被引量:1
2013年
收集了142个射电类星体(28个射电宁静类星体、114个射电噪类星体)、43个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82个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和80个Seyfert星系的样本,基于Logistic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红移和热光度、黑洞质量、5 GHz射电光度、爱丁顿吸积率、核主导参数R的关系进行研究,拟合出相应的演化曲线,得到如下结论:(1)射电类星体的演化是从射电噪类星体(RLQ)演化到射电宁静类星体(RQQ),当演化到一定阶段射电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2)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CDQ)和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LDQ)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随红移演化。
熊定荣张雄郑永刚刘文广康婷郭飞
关键词:红移光度黑洞质量
振荡吸积盘的光变研究
2014年
理论研究指出随机振荡吸积盘可能引起活动天体的光变,然而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光变中除了含有随机噪声外还存在混沌因素.将混沌因素引入到随机振荡吸积盘中,构成"混沌+随机"振荡吸积盘模型.通过分析扰动的相图,直观再现了混沌吸引子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随机因素占主导时,光变混乱无序;随机因素与混沌因素相当时,光变上下起伏类似于心电图;混沌因素占主导时,光变具有一定有序性.模拟光变曲线的关联维与观测数据的关联维一致,表明模拟光变曲线与观测结果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欧建文郑永刚张雄
关键词:吸积盘混沌光变
射电类星体黑洞质量和射电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收集了117个类星体(20个射电宁静类星体和97个射电噪类星体)的红移、热光度、H_β发射线宽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射电噪度.利用反响映射法计算了样本的黑洞质量和爱丁顿比,利用总的5 GHz流量密度计算出射电光度.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得到的结论如下:(1)射电宁静类星体的黑洞质量和热光度、射电噪度、射电光度之间具有弱相关性,而射电噪类星体黑洞质量和热光度、射电噪度、射电光度之间具有强相关性;(2)射电宁静类星体热光度和射电光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之间具有弱的相关性,而射电噪类星体热光度和射电光度、5 100 A的单色光度之间具有强的相关性;(3)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的黑洞质量、发射线宽度和爱丁顿比分布有差异.基于这些结果得到: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发射线宽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它们黑洞质量不同的原因;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本质的不同是由于内秉物理性质的不同造成的;黑洞质量、黑洞自旋、爱丁顿比和寄主星系形态是解释射电噪度起源和双峰状分布的重要参量;射电喷流和盘的吸积率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
熊定荣张雄郑永刚黄邦蓉毛李胜刘文广
关键词:星系类星体黑洞物理射电连续谱
Blazar黑洞自旋能量与红移相关性研究
2015年
黑洞自旋及其参量能提供黑洞合并及吸积的信息。从文献资料中收集了112个Blazar源,这些源包含了67个FR II射电星系(RG),11个FR II射电噪类星体(RLQ),27个核占优星系(CD)。通过样本数据研究黑洞自旋能量与红移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112个Blazar的黑洞自旋能量与红移存在相关性,尤其在爱丁顿磁场条件下(B=BEDD),黑洞自旋能量与红移的相关性最为明显;(2)FR II射电星系(RG)、FR II射电噪类星体(RLQ)、核占优星系(CD)的黑洞自旋能量在3种磁场条件下(B=BEDD,B=104G,B∝j)与红移的相关性强弱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较为相似,均呈现正比关系;(3)黑洞自旋能量与红移的强相关性表明,黑洞自旋能量在一定程度上给出黑洞并合与吸积的信息。这些研究结果与其他人用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张旭张雄
关键词:BLAZAR红移
基于混沌理论的太阳黑子数平滑月均值预报被引量:7
2012年
太阳黑子活动长期预报对航天、通讯、防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加权一阶局域法在多步预测时存在累积误差效应,建立了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对第22,23太阳周黑子数平滑月均值进行逐月预报,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报的绝对误差可以控制在15.00以内,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5.47,2.83,相对误差控制在15.00%以内,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45%,4.60%,验证了该模型在预测太阳黑子数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将该预测模型用于第24太阳周黑子数平滑月均值预报,做出了自2009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132个月的黑子数平滑月均值的预报,指出黑子数平滑月均值的最大值为104.77,将出现的时间为2013年1月.
唐洁张雄
关键词:神经网络混沌太阳黑子
蝎虎天体OJ287中等时标光变的周期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收集了蝎虎天体OJ287光学B,V,R,I波段37年的观测数据,获得了从1972年至2009年的光变曲线.运用Lomb-Scargle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中等时标光变的周期性特性,发现存在52.0±1.1 d与255±23 d的主要周期成分,并模拟了存在倍周期分岔的准周期信号,与不同时段观测数据的相图和关联维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OJ287具有多周期尺度特征,不同时段准周期光变中谐波成分不同,谐波成分的变化与次黑洞对主黑洞吸积流的扰动有关,光变中的谐波成分可能是主黑洞吸积流受强扰动时分岔形成的.
丁楠张皓晶张雄欧建文罗丹
关键词:光变周期倍周期分岔
Seyfert1星系黑洞质量与辐射压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斯隆数字巡天(SDSS)收集了214个Seyfert 1星系,其中147个窄线的Seyfert 1星系(NLS1s),67个宽线的Seyfert 1星系(BLS1s),对其黑洞质量、核球速度弥散、爱丁顿比、5100A光度、红移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进行黑洞质量估算时,应考虑辐射压的影响,特别是窄线Seyfert 1星系;2)在考虑辐射压的情况下,窄线Seyfert 1星系到宽线Seyfert 1星系演化,与他人用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熊定荣张雄郑永刚黄邦蓉毛李胜刘文广茶永娟
关键词:辐射压黑洞质量SEYFERT
利用IRAF软件进行光谱数据处理
2012年
利用专用于天文图像和数据处理的软件包IRAF,对2007年1月23日利用国家天文台2.16m望远镜获取的光谱数据进行了处理,所得到的3C273的光谱和红移值与公认值一致。
苏云宝王丽娜王春艳张雄
关键词:类星体IRAF
类星体3C 273 X射线波段周期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收集了Ariel V ssI、GINGA、EXOSAT及RXTEX卫星在X射线波段(2-10keV)的观测数据点1059个,获得了类星体3C273从1976年至2008年的历史光变曲线。利用Jurkevich方法及DCF方法计算并分析了类星体3C273的光变周期,结果表明,3C273在X射线波段的光变周期为14.45±0.15年。此外,针对这一光变周期结果,用双黑洞模型对其中心黑洞质量进行了估算和讨论。
邱光良马洪军张雄郑永刚
关键词:光变曲线周期中心黑洞质量
Seyfert1和Seyfert2星系黑洞质量与宇宙学红移的研究
2015年
收集了359个Seyfert星系的观测数据(其中Seyfert 1星系观测数据283个,Seyfert 2星系观测数据76个).对红移、爱丁顿比、黑洞质量的分布进行研究,并讨论了红移和爱丁顿比的关系.得到了以下结论:1)Seyfert 1星系的红移平均值大于Seyfert 2星系的红移平均值;2)Seyfert 1星系的爱丁顿比平均值小于Seyfert 2星系的爱丁顿比平均值;3)Seyfert 1星系黑洞质量的平均值小于Seyfert 2星系黑洞质量的平均值.
张维超段剑金温元斌
关键词:SEYFERTSEYFERT红移黑洞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