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07067)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6
相关作者:单保庆张洪张伟张伟温胜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沉积物
  • 3篇巢湖
  • 2篇有机磷
  • 2篇水塘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小流域
  • 1篇源头
  • 1篇三门峡库区
  • 1篇沙河水库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沉积物
  • 1篇水库
  • 1篇农业小流域
  • 1篇重金属分布
  • 1篇重金属赋存形...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总磷
  • 1篇镉含量
  • 1篇温度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单保庆
  • 6篇张洪
  • 1篇唐文忠
  • 1篇李楠
  • 1篇张文强
  • 1篇温胜芳
  • 1篇敖亮
  • 1篇张伟
  • 1篇张伟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Journa...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北运河源头区沙河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选取北运河源头区沙河水库为研究对象,建立沙河水库沉积物年代学序列,分析其中6种重金属(Cr、Cu、Mn、Ni、Pb、Zn)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重金属富集系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等方面探讨其来源.研究表明,沉积物30 cm深度处对应年代为建坝时间1960年.库心区沉积物Pb和Mn的含量比较恒定,平均含量分别为30.6 mg.kg-1、735.1 mg.kg-1;重金属Cr、Cu、Ni、Zn则明显出现累积,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相比均超过2倍以上.1960年至80年代中期,沉积中Cr、Cu、Ni和Zn含量随时间变化平缓,平均含量依次为51.2 mg.kg-1、36.0 mg.kg-1、31.5 mg.kg-1和121.6 mg.kg-1;而从80年代中期至2000年,其含量随时间呈明显增加趋势,该期间4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是80年代中期之前含量1.4、2.1、2.8和4.3倍,累积现象严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为水库中央含量及富集程度高于出、入水库口.对重金属的来源分析表明Cr、Cu、Ni和Zn主要是由人为源输入,而Mn和Pb是由自然源输入的.
张伟张伟张洪
关键词:北运河沙河水库沉积物重金属
Metals in sediment/pore water in Chaohu Lake:Distribution,trends and flux被引量:11
2012年
Nine metals, Cd, Cu, Ni, Pb, As, Cr, Zn, Fe, and Mn in sediment and pore water from 57 sampling sites in Chaohu Lake (Anhui Province, China) were analyzed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temporal trends and diffuse flux in 2010. Meta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were generally the highest in the western lake center and Nanfei-Dianbu River estuary, with another higher area of As, Fe, and Mn occurring in the Qiyang River estuary. Metal contamination assessment using the New York sediment screening criteria showed that the sediment was severely contaminated in 44% of the area with Mn, 20% with Zn, 16% with Fe, 14% with As, and 6% with Cr and Ni. An increasing trend of toxic metals (Cd, Cu, Ni, Pb, As, Cr, Zn) and Mn with depth was shown in the western lake. Compared with metal content data from the sediment survey conducted in 1980s, the metal content of surface sediment in 2010 was 2.0 times that in the 1980s for Cr, Cu, Zn, and As in the western lake, and less than 1.5 times higher for most of the metals in the eastern lake. Among the metals, only Mn and As had a widespread positive diffuse flux from the pore water to overlying water across the whole lake. The estimated flux in the whole lake was on average 3.36 mg/(m2.day) for Mn and 0.08 mg/(m2.day) for As, which indicated a daily increase of 0.93 μg/L for Mn and 0.02 μg/L for As in surface water.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metals in the sediment and the flux of metals from pore water to overlying water by diffusion and other physical process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for drinking-water sources.
Shengfang WenBaoqing ShanHong Zhang
六叉河小流域多水塘沉积物中镉含量历史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采集六叉河流域多水塘沉积物,利用沉积物年代学方法,建立未受扰动水塘沉积物年代序列,研究流域Cd累积的历史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江淮地区近30 a来农业集约化的迅速发展、磷肥的大量施用导致Cd在水塘沉积物中大量累积。利用水塘沉积物反演的Cd时空分布特征可以将Cd输入历史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流域没有或者只有轻度Cd污染;第2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活动的迅速集约化过程导致了水塘沉积物中Cd的快速累积,人为活动输入的Cd含量呈增加趋势。对沉积物中Cd的风险评价表明,Cd总量中有10%~30%为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多水塘沉积物存在中等程度的Cd暴露风险。
张洪单保庆
关键词:沉积物巢湖
基于液相^(31)P核磁共振(NMR)技术的巢湖沉积物中有机磷形态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改进的沉积物有机磷提取方法和液相31P核磁共振(NMR)分析方法,研究了巢湖表层沉积物有机磷形态.结果表明:西部湖区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高于东部湖区,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89.82±108.14)mg·kg-1和(497.80±51.59)mg·kg-1;东部湖区沉积物中有机磷百分含量(31.88%±2.41%)高于西部湖区(20.86%±1.65%);表层沉积物主要磷份组成包括膦酸盐(Phon-P)、正磷酸盐(Ortho-P)、磷酸单酯(Mono-P)、磷脂(Lipid-P)、DNA(DNA-P)、焦磷酸盐(Pyro-P);磷酸单酯为有机磷的主要组分,平均含量占总磷的22.12%±5.32%;磷酸单酯和DNA百分含量东部湖区大于西部湖区,磷酸单酯百分含量分别为25.99%±2.29%和16.30%±1.06%,DNA百分含量分别为5.61%±0.24%和3.85%±1.01%.31P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巢湖等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分析;巢湖表层沉积物以无机磷为主,有机磷种类丰富,以磷酸单酯为主.
张文强单保庆
关键词:巢湖沉积物有机磷
沉积物中有机磷在pH和温度影响下的矿化机制被引量:25
2011年
通过实验室模拟,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修正体系研究了pH和温度对沉积物中有机磷矿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H为6.5、7.5、8.5时有机磷(TOP)占总磷(TP)比例分别介于31.71%~41.73%、30.85%~43.29%和27.25%~56.31%之间,碱性条件促进有机磷矿化,中性条件下矿化速率减缓.15℃、25℃和35℃的TOP/TP分别介于29.07%~46.62%、27.81%~46.62%和34.56%~46.62%,在30 d模拟期内,前10 d有机磷矿化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后20 d呈相反趋势.在偏酸性和高温条件下,稳性有机磷(NOP)向中活性有机磷(MLOP)的转化,中活性有机磷(MLOP)向活性有机磷(LOP)的转化呈现同步性,LOP矿化分解很快,使其可能成为上覆水中藻类生长的磷源,潜在影响了富营养化进程.
李楠单保庆张洪张景来
关键词:沉积物PH温度
三门峡库区河流湿地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和风险评价被引量:27
2012年
调查三门峡库区河流型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通过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生态潜在风险、表层重金属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的质量分数评价其释放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Zn、Cd和Pb含量分别为25.8~68.5、12.1~36.7、3.25~48.74、33.5~472.4、0.16~0.69和9.04~90.74 mg.kg-1.从三门峡库区上游至大坝坝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库区最大支流渭河入黄口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Ni、Cu、Zn、Cd和Pb含量高于上游.典型污染支流宏农涧河河口沉积物重金属累积明显,极有可能是该区域矿业发展的工业废水排放所致.沉积物污染指数(SPI)平均值为3.11,介于1.83~7.39之间,渭河入黄口下游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增加,宏农涧河河口沉积物SPI=6.33,处于中度风险.污染河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碳酸盐结合态和交换态所占金属总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d 63.8%~85.7%,Cu 6.58%~22.62%,Pb 10.6%~28.9%,Ni 1.56%~3.02%.支流污染物排放引起重金属累积,三门峡流域下游沉积物生态风险增加,河口表层重金属释放风险由大到小为Cd>Pb>Cu>Ni.此调查可为河流沉积物污染治理和原位修复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敖亮单保庆张洪唐文忠
关键词:三门峡库区沉积物重金属分布赋存形态
六叉河农业小流域多水塘沉积物中HCHs的历史分布和残留
2011年
采集六叉河流域多水塘沉积物,利用沉积物年代学方法,建立未受扰动水塘沉积物年代序列,分析有机氯农药HCHs在江淮地区典型农业流域多水塘沉积物中的残留特征和降解过程,评估农药残留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过去几十年的农业集约化中农药的投入,是导致农药残留主要因素。HCH的历史投入量约为18 400 kg,多水塘沉积物中残留的HCH为0.177 kg,HCH残留量已经不再显著。对于HCHs 4种异构体,α- HCH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β-HCH与γ-HCH的检出率为6.98%,β-HCH最高残留质量比为7.88 ng/g,γ-HCH为9.51 ng/g;δ-HCH检出率为3.49%,最高残留质量比为5.07ng/g。表明流域水塘沉积物中累积的HCHs在过去几十年基本已经被降解,流域存在较低的HCHs残留风险。在空间分布上看,不同类型的水塘由于其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差别,其沉积物中HCH残留存在明显差异,γ-HCH(林丹)仅在河塘中被检出(检出率为20.7%),表层沉积物质量比9.51 ng/g。研究表明,六叉河流域的HCH已经基本全部降解,不存在HCH农药残留风险,但流域尺度上可能存在新的HCH输入来源。
张洪单保庆
关键词:环境学沉积物HCH
巢湖表层沉积物磷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对巢湖表层沉积物磷形态、有机质及粒径分布特征分析,与沉积物总磷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结合不同形态磷的剖面变化,探讨了内源磷释放风险.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沉积物TP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平均含量为790 mg.kg-1,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增加了55%,其中东半湖增加211 mg.kg-1、西半湖增加386 mg.kg-1.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含量和分布有较大差别:铁铝结合磷(NaOH-Pi)和活性有机磷(NaOH-Po)含量占TP含量的42%,分别介于55~648 mg.kg-1和27~468 mg.kg-1范围,西半湖平均含量分别为331 mg.kg-1和225 mg.kg-1显著高于东半湖(147 mg.kg-1和91 mg.kg-1,P<0.01);相对而言,钙镁结合磷(Ca-P)和惰性磷(Res-P)含量在东西部湖区没有显著差别,分别占TP含量的18%和40%.沉积物TP含量随深度减少而增加,西半湖增加量高于东半湖,各种磷形态中NaOH-Pi和NaOH-Po的垂直变化规律与TP相似,是沉积物磷增加的主要形态.西半湖高活性磷、高有机质和多砂质粉砂的特征共同作用极大增加了沉积物中磷向上覆水中释放的风险.
温胜芳单保庆张洪
关键词:巢湖沉积物总磷磷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