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631)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齐民赵红杨大智葛振东原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微弧氧化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粘附
  • 1篇血液相
  • 1篇血液相容性
  • 1篇氧化层
  • 1篇粘附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涂层
  • 1篇疏水
  • 1篇疏水性
  • 1篇涂层
  • 1篇镍钛
  • 1篇镍钛丝
  • 1篇喷丸
  • 1篇钛表面
  • 1篇羧甲基壳聚糖
  • 1篇微弧氧化层
  • 1篇微弧氧化涂层
  • 1篇微孔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作者

  • 4篇赵红
  • 4篇齐民
  • 3篇杨大智
  • 2篇葛振东
  • 1篇关少轩
  • 1篇邹迪婧
  • 1篇罗志聪
  • 1篇姚再起
  • 1篇陈凡
  • 1篇原辉
  • 1篇李颖
  • 1篇田翠翠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能喷丸预处理对钛表面组织及生物活性微弧氧化层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提高钛表面的生物活性,利用微弧氧化工艺分别在普通粗晶钛和表面高能喷丸细晶钛上制备了多孔TiO2氧化层。经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喷丸钛表面形成厚度>40μm,直径100~200nm的等轴晶结构层。利用扫描电镜(带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层表面形貌、成分和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能喷丸钛的表面生成的氧化层中含有α-Ca3(PO4)2相且钙磷百分含量提高。在粗糙的高能喷丸钛表面,微弧氧化速度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氧化层与基体形成微机械咬合,基层结合力提高。
姚再起罗志聪葛振东原辉赵红齐民
关键词:高能喷丸微弧氧化生物活性
聚氨酯/(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_n复合涂层血液相容性被引量:2
2010年
在心血管支架表面构建仿生细胞外基质结构的涂层是提高支架生物相容性的有效方法.结合静电纺丝及静电自组装技术,在316L医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出网状聚氨酯/(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n复合涂层.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对于网状聚氨酯涂层,血小板较易黏附在直径小于1μm的纤维上,在直径大于1μm的纤维上几乎无血小板黏附;而聚氨酯/(羧甲基壳聚糖/壳聚糖)n复合涂层的血小板黏附数量明显下降,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
赵红邹迪婧李颖齐民杨大智
关键词:聚氨酯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血液相容性
表面预氧化镍钛丝微弧氧化涂层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微弧氧化法(MAO)在表面预氧化镍钛(NiTi)丝(直径Φ0.5mm)表面制备含Ca、P的均匀微孔涂层,对不同处理时间形成的涂层进行扫描电镜(SEM)形貌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成分分析,并探查了涂层的血液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表面预氧化的NiTi丝在微弧氧化处理时,随微弧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层中Ti/Ni提高,Ca、P含量也提高。微弧氧化20s时,涂层质量较好,微孔均匀分布,微孔孔径1μm左右,表面没有裂纹,而且此时涂层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葛振东赵红关少轩田翠翠齐民杨大智
关键词:镍钛丝生物涂层
微孔高分子PLGA涂层疏水性及血小板粘附行为的研究
2008年
利用水蒸气辅助自组装方法在心血管支架用316L不锈钢表面上制备出了规则排列的微孔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薄膜。实验研究表明,大气湿度和聚合物溶液浓度对孔径大小和分布有较大影响。接触角检测结果表明,微孔结构改变了PLGA涂层的亲疏水性质,呈现出疏水特性,而致密涂层及不锈钢基体表面则为亲水性。血小板粘附实验显示血小板在孔径小于3~5μm微孔涂层的表面几乎不粘附;在孔径大于5μm微孔涂层表面有微量粘附;而在致密涂层和不锈钢表面则发生粘附、聚集,甚至产生伪足。这一研究结果证明:通过水蒸气辅助自组装法制备的PLGA微孔涂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粘附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金属血管支架表面的血液相容性。
赵红陈凡齐民杨大智
关键词:疏水性血小板粘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