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630)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国光刘娜于兵冀旭郭启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4篇脑室
  • 4篇脑室旁白质软...
  • 4篇患儿
  • 4篇白质
  • 4篇白质软化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功能磁共振
  • 2篇功能磁共振成...
  • 1篇低剂量
  • 1篇血流
  • 1篇血性
  • 1篇清醒
  • 1篇清醒镇静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病
  • 1篇缺氧
  • 1篇缺氧缺血性
  • 1篇缺氧缺血性脑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6篇范国光
  • 5篇刘娜
  • 2篇于兵
  • 1篇李松柏
  • 1篇郭启勇
  • 1篇冀旭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室旁白质软化症患儿脑性视觉损伤及其可塑性的功能磁共振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是导致脑瘫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视觉障碍即所谓的脑性视觉损伤是PVL常见且重要的合并损伤,对患儿早期智力发育及日后认知水平均有不良影响,而早期进行视觉功能及其可塑性评价对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PVL患儿脑性视觉损伤及其可塑性的功能影像学研究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刘娜范国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室旁白质软化
MRI新技术在PVL患儿脑性视觉损伤中的应用
2009年
MRI新技术的发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其中BOLD-fMRI和DTI可以分别对皮质功能及白质纤维结构进行研究,本文旨在介绍BOLD-fMRI和DTI在脑室旁白质软化症患儿脑性视觉损伤早期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刘娜范国光
关键词:脑室旁白质软化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室旁白质软化症中的应用
2009年
通过对24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患儿进行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fMRI)研究,评价fMRI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枕叶视觉区功能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选取24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L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两组儿童进行fMRI检查,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ROI),计算患儿与对照组的激活像素数目、HRF曲线幅度以及反应延迟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正常对照组的激活区位于原始视觉区,BOLD信号变化均为负值,在24例PVL患儿中,枕叶平均激活像素数目减少,4例在PVC区没有激活,6例激活区体积明显减小,7例激活区易位,另有3例激活区明显减小并易位,且HRF曲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延迟。fMRI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视觉功能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娜范国光
关键词:白质软化病脑室周围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室旁白质软化症患儿脑性视觉损伤的fMRI和DTI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fMRI和DTI评价PVL患儿的脑性视觉损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4名PVL患儿及24名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进行镇静的状态下fMRI及DTI检查,视觉刺激采用2HZ闪烁光,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ROI),计算患儿组与对照组的激活像素数目。DTI数据采用MedINRIA软件进行后处理,根据矢量元素和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生成彩色弥散张量图(DTI图),计算患儿与对照组视觉相关主要白质纤维束的FA值。将视觉激活图与彩色弥散张量图融合。结果:正常对照组的激活区位于初级视觉皮层,PVL患儿的激活区部分移位。PVL患儿枕叶平均激活像素数目较正常对照显著减少,视觉相关主要白质纤维束FA值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VL患儿视觉区激活像素数目与视觉相关主要白质纤维束FA值呈正相关。结论:联合应用BOLD-fMRI和DTI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视觉功能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娜范国光于兵李松柏
关键词:脑室旁白质软化磁共振功能成像
低剂量水合氯醛镇静对儿童视觉区BOLD-fMRI反应影响的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探讨低剂量(30mg/kg)水和氯醛镇静对儿童视觉区BOLD信号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2名健康儿童分别在清醒闭眼和口服水合氯醛(30mg/kg)镇静的状态下行fMRI检查,视觉刺激用2Hz闪烁光,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ROI),分别计算清醒状态与镇静状态的brodmann(BA)17,18,19区的激活像素数目、HRF峰值信号变化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镇静状态视觉区的激活像素显著小于清醒状态。在所检查的12名儿童中,有5名清醒儿童HRF信号变化率为负值。除2名没有进行镇静状态下试验的儿童外,镇静组和非镇静组原始视觉区的激活像素数目和HRF信号变化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剂量(30mg/kg)的水合氯醛镇静对儿童原始视觉区fMRI的视觉刺激检查结果无显著影响。
刘娜范国光于兵郭启勇
关键词:清醒镇静儿童磁共振成像
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应用连续动脉自旋标记(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CASL)磁共振灌注的方法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进行定量测量,旨在研究新生儿HIE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12例及足月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各12例在产后8~24h、48h、7~12d分别进行常规T1WI、T2WI、DWI以及CASL磁共振灌注检查。采用FunctoolⅡ软件包重建每个研究对象的CBF图,测得双侧顶叶皮层、放射冠白质、基底节区的脑血流量(CBF)。结果在正常对照组,足月儿顶叶皮层的CBF比基底节区的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白质CBF相对灰质为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各感兴趣区8~24hCBF值与对照组水平相比明显减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缺氧缺血后48h,实验组白质CBF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基底节区和顶叶皮层的CB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12d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感兴趣区CBF无明显差异。在生后48h,实验组顶叶皮层和基底节区(P<0.05)出现充血现象。结论 CASL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对于新生儿HIE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冀旭范国光
关键词: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