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67900)

作品数:74 被引量:307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仕明郭维维李佳楠冀飞赵立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耳蜗
  • 17篇细胞
  • 9篇人工耳
  • 9篇人工耳蜗
  • 8篇植入
  • 8篇毛细胞
  • 7篇听觉
  • 7篇耳聋
  • 7篇耳蜗植入
  • 6篇听神经
  • 6篇小型猪
  • 6篇内耳
  • 6篇基因
  • 5篇动物
  • 5篇听性
  • 5篇听性脑干
  • 5篇听性脑干反应
  • 5篇脑干
  • 5篇脑干反应
  • 4篇血管

机构

  • 66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开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4篇中国聋儿康复...
  • 3篇徐州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30...
  • 3篇重庆市畜牧科...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美国Emor...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61篇杨仕明
  • 18篇郭维维
  • 15篇李佳楠
  • 10篇赵立东
  • 10篇冀飞
  • 9篇刘日渊
  • 8篇任丽丽
  • 6篇张悦
  • 6篇赵小立
  • 6篇焦青山
  • 5篇郝青青
  • 5篇孙丽
  • 5篇韩东一
  • 5篇陈志婷
  • 5篇吴南
  • 4篇乔月华
  • 4篇于宁
  • 4篇孙建和
  • 4篇王倩
  • 4篇于丽玫

传媒

  • 34篇中华耳科学杂...
  • 15篇中国听力语言...
  • 7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 3篇遗传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Journa...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9篇2016
  • 12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脊液耳漏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脑脊液耳漏或耳鼻漏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脊液耳漏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术中探查结果、手术修补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35例1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内耳畸形合并脑脊液耳漏者行2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未行手术。术后36例随访1个月~7年无脑脊液漏或脑膜炎复发。结论:手术修补是脑脊液耳漏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脑脊液耳漏,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对于暴露病变部位、寻找漏孔非常重要。
刘日渊侯琨侯昭晖杨仕明
关键词:脑脊液耳漏再手术
耳聋研究新动向被引量:12
2018年
随着新技术和新理论不断应用于耳科学研究领域,近年来对耳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研究对象更加微观化和精细化,结构生物学探寻重要功能蛋白的分子构象以及活化与失活机制,为阐释毛细胞生理功能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由听觉外周向听觉中枢延伸,功能核磁探寻听觉中枢核团神经兴奋电活动,为耳鸣发病机制研究及神经生物反馈治疗耳鸣提供新思路;对耳蜗转为微环境相关蛋白质组学和小分子代谢组学的研究,明确了调控耳蜗病理生理状态的关键因子,有助于阐释耳聋机制和制定干预策略;CRISPR/Cas9技术在耳聋动物模型制备、遗传性耳聋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听觉早期发育相关的多种基因的联合干预为毛细胞在成年哺乳动物耳蜗实现再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听觉医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有更理想的大动物模型,本课题组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发现猪模型在听觉医学研究的独特优势,特予总结报告,以资借鉴。
杨仕明
Mitf-m敲除小鼠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2016年
目的使用RNA-Seq技术分析Miif-m敲除鼠与野生鼠的血管纹转录组,研究Mitf-m基因敲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取Miif-m敲除鼠(Mitfmi-△M/mi-△M;MM组)与野生鼠(Miif-m+/+;ww组)的血管纹进行总RNA提取;制备cDNA文库,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系统行高通量测序。利用软件Tophat2.2.0将cleanreads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分别用软件RSeQS-2.3.2和cufflinks来检测测序结果的均一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使用edgeR和DESeq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选择下调DEGs,用KOBAS2.O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途径的富集分析。结果MM组与WW组在参考基因组上mapping的cleanreads数分别为42463888和39718542,分别有88.7%和87.4%的reads是唯一映射,说明RNA-Seq结果可靠。DEGs筛查结果表明,相对于WW组,Mftf-m敲除鼠血管纹有45个DEGs,上调表达基因有7个,下调表达基因有38个。GO富集分析发现下调表达基因与黑色素的合成和代谢过程、色素沉着有关,值得关注的是与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Kcnj10和Kcnj13相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结论RNA-Seq分析拓展了Mftf-m基因调控网,为探究Mitf-m突变所致听力-色素综合征的分子机制及特异性研究Mitf不同转录子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克双王晓东任丽丽陈磊塞娜郭维维杨仕明
关键词:血管纹差异表达基因
突发性聋发病机制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突发性聋(SSNHL)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病因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耳部疾病、创伤、血液学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等相关。发病机制可能与微循环功能障碍、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目前SSNHL分为4型,不同的分型其预后不同。本文拟从SSNHL的可能病因、相关机制及预后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临床SSNHL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李新建陈伟陈伟
关键词:突发性聋发病机制预后
GJB2基因条件敲除小鼠的繁殖、基因型鉴定及听力检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GJB2基因条件敲除(conditional connexin 26knock out,cCx26KO)小鼠的饲养、繁殖及基因型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GJB2基因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聋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引进的两对转基因小鼠Cx26loxp/loxp和Pax2-Cre/+进行交配饲养与繁殖,选取子一代雌性Cx26loxp/-_Pax2-Cre/+小鼠与雄性小鼠Cx26loxp/loxp合笼交配,即获得cCx26KO小鼠。提取鼠尾组织基因组DNA,PCR方法鉴定动物基因型。采用c-ABR检测成年cCx26KO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听力,进一步验证PCR方法的正确性。结果 cCx26KO小鼠繁殖成功后,采用PCR方法鉴定分析,成功获得Cx26loxp/loxp_Pax2Cre/+、Cx26loxp/-_Pax2-Cre/+、Cx26loxp/loxp、Cx26loxp/-4种基因型小鼠,其繁殖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cCx26KO小鼠c-ABR反应阈显著升高,约达95dB SPL。结论 PCR方法可准确鉴定子鼠的基因型,雌性Cx26loxp/-_Pax2-Cre/+小鼠与雄性Cx26loxp/loxp小鼠交配是获得cCx26KO实验小鼠的有效途径。
万亚蕊张延平张晓强杨仕明
关键词:GJB2基因野生型基因型鉴定感音神经性聋
不同浓度Ouabain对贵州小型猪内耳形态及听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ouabain溶液对贵州小型猪内耳的作用,分析听力改变与药物浓度关系。方法采用健康、黑色2月龄贵州小型猪1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动物通过完整圆窗膜局部应用不同浓度ouabain,分为1mM组、0.1mM组,对照组动物局部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用药前后行听性脑干反应测定,并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动物在应用药物后三天、一周、两周时的听功能及内耳形态学(螺旋神经节、毛细胞)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内耳形态及听功能未见明显变化,不同浓度Ouabain均可导致螺旋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毛细胞形态及数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BR阈值变化明显(P<0.05)。结论经完整圆窗膜给药,ouabain溶液对小型猪螺旋神经节细胞有损伤,并且损伤程度具有浓度依赖性,并造成听阈明显提高,ouabain对毛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张雪茹杨仕明李登科马玥莹赵立东郭维维邢光前
关键词: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听神经病
一种用于计算耳蜗长度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与阿基米德螺线模型测量计算小型猪耳蜗长度的结果,评价数学模型用于耳蜗长度测量的可行性。方法对3只听力正常小型猪的6个颞骨标本行Micro—CT扫描,将所得图片导入Mimics软件中重建内耳的三维结构,并通过其内置的测量T具包直接测量耳蜗的长度L、各转的直径R、耳蜗的高度h及顶转的角度。同时利用阿基米德螺线模型间接计算出耳蜗的长度L公式,比较两种方法所获耳蜗长度的差异。结果基于三维重建技术测得小型猪的耳蜗长度为(35.30±0.88)mm,应用阿基米德螺线模型计算出的耳蜗长度为(34.85±0.64)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小型猪耳蜗的高度为(2.64±0.24)mm,耳蜗旋转3.67圈。结论三维重建技术真实地反映了内耳的立体结构并允许直接测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但重建过程较为费时,不适合临床上应用。阿基米德螺线模型可作为正常耳蜗长度测量的新方法,简单可行,可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参考。
钟玲玲郝青青任丽丽郭维维杨仕明
关键词:耳蜗阿基米德螺线
听力学测试中常用的声信号被引量:2
2017年
听力学测试是测量人的听觉系统对于声音刺激的主观或客观反应。针对不同的测试,需要使用不同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声信号,
冀飞
关键词:声信号声音刺激听觉系统
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报道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尤其有特殊情况者)的应用,探索其在该类患者的适应症。方法对4例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行振动声桥植入术,均为男性,年龄3-18岁(平均13.5岁),3例双耳畸形,1例单耳畸形,均为左侧植入,对具有特殊情况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措施完成手术。手术径路分为经面神经隐窝径路(3例)和面神经后径路(1例)。振动声桥植入方式分为镫骨振动型(2例)和圆窗振动型(2例)。对比开机前后听力与言语测听结果,及日常交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开机后,听力改善明显,0.25k-4kHz平均纯音或条件反射测听气导听阈改善35dB(开机前69dB/后34dB),助听后安静环境下65dBSPL语句识别率,双耳畸形者平均为86%(术前0%),单耳畸形者100%(术前100%),但噪声环境(-8dBSNR)下为20%(裸耳0%)。结论振动声桥植入是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一种良好的听力解决方案,即便有些特殊情况者。
邹艺辉李佳楠陈艾婷戴朴韩东一刘会占杨仕明
关键词:振动声桥先天性畸形
声源定位测试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6年
综述听觉系统声源定位的机制及声源定位测试的研究现状。目前,听觉系统对于声音在双耳间形成的特定信号来辨识方向性的机制已研究得较成熟,但听觉中枢如何整合双耳间信号特性来定位的机制尚不明白。研究表明,大部分听障患者在经过听力干预后的声源定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使用双侧人工耳蜗或结合使用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的患者的声源定位能力较单侧使用耳蜗的患者好。
俞倩李佳楠杨仕明
关键词:声源定位人工耳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