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11A320028)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赵菁苟建军胡大一何飞丁荣晶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动过缓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心脏起搏器
  • 1篇学人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关系
  • 1篇医学人文
  • 1篇人文
  • 1篇起搏
  • 1篇起搏器
  • 1篇腺病
  • 1篇腺病毒
  • 1篇腺病毒科
  • 1篇和谐社会
  • 1篇和谐医患
  • 1篇和谐医患关系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苟建军
  • 2篇赵菁
  • 1篇郭继鸿
  • 1篇乔伟
  • 1篇张萍
  • 1篇丁荣晶
  • 1篇何飞
  • 1篇胡大一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基因重组腺病毒构建心脏生物起搏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 对心肌细胞标记分子和与起搏活动相关的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HCN4)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将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对照组经心外膜注射腺病毒至左心室心尖部,实验组则注射hHCN4重组腺病毒.术后3d内每天描记两组大白兔体表心电图,术后第7天分离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并进行双侧或单侧电刺激,以标测电极在心尖部进行起搏(刺激脉宽2~4 ms,刺激电压5~8V,刺激频率20 ~ 30次/s),并记录同步肢体6导联心电图.免疫荧光检测两组大白兔心脏组织和实验组大白兔肝、肾、肺组织的hHCN4表达.膜片钳记录实验组大白兔基因转染后心尖部心肌单细胞动作电位起搏相关离子流If和LCa.结果 术后3d内心电图都没有记录到两组大白兔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在术后第7天进行颈部迷走神经干电刺激时,实验组大白兔室性逸搏节律的频率明显快于对照组[(60±8)次/min比(42±6)次/min,P<0.05],其室性逸搏节律起源于注射部位附近.实验组大白兔注射局部的心脏组织较对照组hHCN4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其肝、肾、肺组织未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膜片钳记录到实验组大白兔基因转染后心尖部心肌单细胞存在起搏电流If和LCa.结论 hHCN4导入心肌可以使通道蛋白在局部过度表达,提高室性异位起搏点的频率.
赵菁俞晓军胡大一丁荣晶张萍郭继鸿苟建军何飞乔伟
关键词:腺病毒科心动过缓
科技发展与全民健康中的和谐医患关系
2014年
通过概述国家对全民健康的重视和目前医疗高科技的发展所导致的医患关系复杂多变,分析得出只有注重培养医学教育和医学诊疗中的人文医学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只见病不见人”,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从根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苟建军赵菁
关键词:医学人文和谐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