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ZKX06026)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2
相关作者:高润谢财忠唐军凯张剑叶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康复
  • 1篇血性
  • 1篇早期康复
  • 1篇偏瘫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足底
  • 1篇足底压力
  • 1篇足底压力分布
  • 1篇足踝
  • 1篇足踝关节
  • 1篇踝关节
  • 1篇踝足矫形器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脑卒中患者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作者

  • 3篇高润
  • 1篇唐军凯
  • 1篇葛剑青
  • 1篇孙丰
  • 1篇管青山
  • 1篇谢财忠
  • 1篇钱竞光
  • 1篇叶强
  • 1篇张剑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踝足矫形器早期应用对卒中患者足踝控制能力的sEMG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本文探讨足踝矫形器早期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足踝控制能力的作用及价值。方法:诊断明确的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早期支具组(ZJ组)和对照组(D组)各24例,均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ZJ组早期患足加穿定制的硬塑固定踝足矫形器,D组则病程>1个月后开始穿戴或不戴。2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及下降Fugl-Meyer(FMA)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小腿胫前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值)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明显增加,下肢简化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均P<0.01)。腓肠肌iEMG值在踝关节背伸等长收缩时小腿肌群的协同收缩率,ZJ组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踝足矫形器可有效缓解踝背伸活动时拮抗肌的痉挛、增强胫前肌肌力,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对促进足下垂的恢复有明显作用。
高润孙丰叶强钱竞光张剑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脑卒中SEMG
急性脑梗死患者足踝关节功能康复的fMRI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足踝关节功能康复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功能重塑及其瘫痪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1例参与康复治疗、5例未参与康复治疗的ACI患者的治疗前后,以及5例正常志愿者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采用组块刺激功能测试,观察卒中康复前后足踝关节运动时脑激活区域和激活区体积的差异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ACI患者健侧足踝关节运动时激活区与正常人群组相似;偏瘫侧足踝关节运动时除了对侧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M1区)激活之外,同侧SM1区、运动前区(PMC区)也可见不同程度的激活,对侧半球的激活体积大于同侧(P<0.05)。治疗后,患者对侧半球SM1区激活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而参与康复治疗组激活体积的增加更为显著(P<0.05);Fugl-Meyer运动评分在治疗后亦有提高,参与康复治疗组较未伴康复治疗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MRI能客观显示ACI后脑功能重塑特征,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足踝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功能的重塑及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高润葛剑青管青山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方法和技术。方法:选择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内容包括:早期康复程序、肌肉控制能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分别于治疗前24h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Zebris测力板测试足底10个区域(大拇趾、第2—5脚趾、第1—5跖骨、足中部、足跟外侧、足跟内侧)压力峰值的变化,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Berg平衡量表、修订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定运动功能。结果:①足底各区域压力平均峰值:治疗后患足各区域压力均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以第1跖骨、第3跖骨、足中部和足跟内侧压力上升尤为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健足压力峰值依次出现在足跟内侧、足中部、足跟外侧,其次是第一跖骨,较治疗前压力均有所下降,其中以足跟中部和足跟内侧压力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平衡参数:患者治疗后压力中心轨迹总长度短于治疗之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包络椭圆面积,治疗后数值小于治疗之前,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压力中心轨迹总长度与包络椭圆面积之比,治疗前比值为2.5±0.4,治疗后比值为0.9±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功能评分:治疗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足底压力分布;足底压力测量能为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谢财忠高润唐军凯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足底压力偏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