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4154)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 相关作者:时国庆王德明常绪华王帅领胡方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 综放面采空区瓦斯抽放条件下氧浓度场的CFD模拟被引量:2
- 2012年
- 为研究采空区瓦斯抽放条件下自然发火的规律,建立了瓦斯抽放条件下综放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CFD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模拟了该条件下高瓦斯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分布,并采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准和验证,利用模拟结果分析了采空区瓦斯抽放条件下,浮煤自然发火的规律,分析了采空区瓦斯抽放和防灭火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瓦斯抽放条件下的防灭火工作技术思路与关键技术。
- 纪玉龙时国庆常绪华高兴生
- 关键词:瓦斯抽放采空区CFD模拟
- 综放工作面不同回采时期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对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开切眼、初采、过断层和撤架阶段的采空区遗煤自燃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现有各项防灭火技术的优缺点,辩证地给出与各个阶段客观势态相适应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构建了三相泡沫、酚醛泡沫、高分子胶体等新技术和注氮、灌浆、凝胶等常规技术功能互补的综合防灭火体系,成功指导了众多矿井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 王少锋王德明曹凯王帅领
-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回采遗煤自燃综合防灭火技术
- 采空区高硫煤自燃阻化技术试验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针对常用矿用阻化剂进行阻化实验,根据阻化效率、成本、溶解度等因素选出Na2CO3作为试验工作面的阻化剂,从隔绝氧气、吸热降温和负催化作用3个方面对Na2CO3阻化液的阻化机理进行分析。设计阻化液在试验工作面的制备工艺、钻孔布置和注液系统,使得每个注液孔有40 min的注液时间,从而避免了采煤与阻化作业相互影响;对预注阻化液前后试验工作面采空区内的气体体积分数和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氧化区域位于采空区进风侧,在预注阻化液后,气体体积分数和温度分布明显降低;在预注阻化液后,煤的氧化进程推后11 d左右,从而降低了自燃危险性,有利于试验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
- 常绪华王德明时国庆
- 关键词:阻化剂采空区自燃工作面
- 梁宝寺煤矿孤岛面自燃危险区域划分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得出3206和邻近采空区内的O2和CO浓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回风邻近采空区顺槽内存在2个氧化带。对3206和邻近采空区岩石碎胀系数进行分析,结合通风系统压力分析漏风范围。最后,叠加漏风范围、浮煤分布和气体变化,把3206孤岛面自燃危险区域划分为动态危险区域和静态危险区域,结果显示,回风邻近采空区内的动态危险区域是该工作面的防灭火重点。
- 常绪华王德明董钦亮张茂增时国庆
- 关键词:孤岛面自燃危险区域氧化带采空区
- 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的四维动态模拟被引量:36
- 2014年
- 从空间和时间四维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动态回采过程模拟的"定网格、动属性"的非稳态模拟方法,利用优化改进了的采空区孔隙率、渗透率动态分布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法模拟了某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氧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推进阶段采空区氧浓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空区氧浓度分布受"O"型圈影响显著,"氧化带"分布范围随工作面推进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作面回采初期,采空区内进风侧-开切眼-回风侧一线漏风明显,随工作面推进,漏风范围逐渐增大;二是工作面回采中后期,主要漏风区域集中在进回风两侧及近工作面一带,氧化带分布相对工作面位置趋于稳定,大致呈非对称的"U"型分布.
- 时国庆胡方坤王德明王帅领
- 关键词:采空区CFD氧化带
-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火灾的定向防控技术被引量:6
- 2014年
- 针对梁宝寺煤矿3312综放面煤自燃火灾治理的特点,在对火源位置分析的基础上,在巷道和架前开凿钻场,向综放面采空区可能发火区域上部施工高位钻孔,通过钻孔大流量灌注防灭火泡沫和二氧化碳,同时辅以上、下端头的堵漏技术来综合治理综放面自燃火灾。该技术可充分发挥防灭火泡沫流量大、覆盖面积广以及二氧化碳密度大、惰化效果好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火区治理效果。
- 李伟民董钦亮宁洪进时国庆
-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火灾火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