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805)

作品数:33 被引量:170H指数:8
相关作者:毕勤成李会雄段远源雷贤良王为术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1篇超临界
  • 6篇传热
  • 5篇螺纹管
  • 5篇内螺纹管
  • 5篇锅炉
  • 5篇超临界水
  • 4篇两相流
  • 4篇临界锅炉
  • 4篇CPA
  • 4篇超临界锅炉
  • 4篇超临界流体
  • 4篇超临界压力
  • 3篇水冷壁
  • 3篇伽马射线
  • 3篇二次流
  • 3篇高温高压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液膜厚度
  • 2篇液相

机构

  • 2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清华大学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11篇毕勤成
  • 8篇李会雄
  • 7篇段远源
  • 4篇许心皓
  • 4篇雷贤良
  • 4篇王为术
  • 4篇杨震
  • 3篇顾红芳
  • 3篇侯昊
  • 3篇张庆
  • 3篇何茂刚
  • 3篇刘向阳
  • 3篇胡日查
  • 2篇陈民
  • 2篇李帅帅
  • 2篇朱晓静
  • 2篇罗毓珊
  • 2篇于水清
  • 2篇陈听宽
  • 2篇葛宋

传媒

  • 9篇工程热物理学...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4篇化工学报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电站系统工程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计算物理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及跨接方程的黏度推算模型
2013年
结合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与跨接方程,本文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从气相到液相且包含临界区在内的黏度推算模型。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对比密度ρ_r(0.01~2.57)、对比温度T_r(0.46~1.12)范围内的黏度进行了计算,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1.81%,近临界区域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4.6%。与现有的自由体积理论黏度模型相比,本文建立的黏度推算模型显著提升了近临界区域黏度的计算精度。
刘向阳何茂刚张颖
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系统水动力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复杂串并联回路系统的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基于POWERSTATION4.0平台研制了水动力计算程序。按出口工质温度相等的原则计算节流补偿压降;以给定热负荷和节流方式进行流量分配和压降特性校核计算,用Chebyshev多项式拟合法拟合水动力特性曲线方程。并数值研究了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U形叉管有利于垂直水冷壁节流调节,低负荷率下炉膛回路具有较强的正流量特性,而在超临界负荷具有弱的负流量特性。上炉膛回路在不同负荷率下均具有负流量特性。水冷壁水动力特性曲线呈单值性。研究结果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垂直水冷壁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王为术赵鹏飞陈刚毕勤成顾红芳
关键词:超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
高温高压流体在线毛细管黏度测量被引量:2
2011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在线毛细管黏度测量方法,设计并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通过与高温高压循环系统连接,可实现压力(约30 MPa)、温度(约773 K)范围内的流体黏度在线测量。利用该实验系统,在线测量了压力分别为12、23、25、28 MPa下,温度303 46~383 28 K范围内纯水的动力黏度。较之NIST文献数据,本文实验数据的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值为2.01%。
刘向阳何茂刚张颖
关键词:黏度高温高压
RG-CPA方程计算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
2013年
超临界流体广泛地应用于能源动力、制冷空调等多个领域,而固体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对于工业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工程上常用状态方程计算溶解度,本文将结合了重整化群理论的RG-CPA方程推广到了溶解度的计算中,RG-CPA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流体在近临界和远临界区域的热力学性质,有效地克服了经典立方型状态方程无法准确描述近临界区域热力学性质的缺点。采用该方法对7种有机固体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进行了计算,并与经典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经典方程相比,RG-CPA方程能更好地再现极接近临界点处溶解度的陡峭变化规律。
许心皓申爱景段远源杨震
关键词:溶解度超临界CO2
接触角与液固界面热阻关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及液固界面热阻,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别改变液固结合强度和固体的原子性质来分析接触角和界面热阻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增强液固间相互作用时,接触角减小的同时界面热阻也随之单调减小;而改变固体原子间结合强度和原子质量时,接触角几乎保持不变,但界面热阻显著改变.固体原子间结合强度和原子质量影响界面热阻的原因是其改变了固体的振动频率分布,导致液固原子间的振动耦合程度发生变化.本文的结果表明界面热阻不仅与由接触角所表征的液固结合强度有关,还与液固原子间的振动耦合程度有关.接触角与界面热阻间不存在单值的对应关系,不能单一地将接触角作为液固界面热阻的评价标准.
葛宋陈民
关键词:液固界面接触角界面热阻分子动力学模拟
锅炉转向室烟气调节屏的调节性能与优化设计被引量:13
2011年
为解决锅炉尾部烟道中烟气气流分布不均匀性问题,在锅炉转向室内增设烟气调节屏,并通过数值计算和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的方法对烟气调节屏的调节性能进行优化.在锅炉转向室内优化设计出3种不同的烟气调节屏装置,并引用不均匀系数和速度偏差系数定量评定烟道内流场的均匀性,结果显示增设烟气调节装置后气流场均匀程度明显变优.特别是采用具有强消旋减涡作用及安装简易特点的竖直布置弧形调节屏,左右两侧气流分布不均匀系数由3.18和1.68分别降至1.97和1.59,速度偏差比接近于1.0.利用PIV对优化后的调节屏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调节屏能较好地改善尾部烟道内气流的分布特性.
雷贤良李会雄张庆王太
关键词:锅炉烟气
超临界水在倾斜上升管内的非均匀传热特性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10年
对超临界压力水在管径为Φ32mm×3mm、长度为8000mm、倾角为20°的倾斜光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超临界水在大比热区内的奇异物性变化对倾斜管内的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压力P=26,34MPa时,不同质量流速和热负荷下倾斜光管内壁温随超临界水焓值增大而变化的规律,以及倾斜光管内壁周向温度及热负荷分布的不均匀性;分析大比热区管内上下母线处内壁温度差随工质焓值变化的特性及机理,讨论大比热区水的物性变化对倾斜光管内传热不均匀性的影响;引入截面横向动能与截面相对横向动能两个变量对二次流的强度进行描述,重点考察超临界水在大比热区内的二次流的流动特点及其对倾斜管内传热特性影响的机理.并利用截面中垂线上的密度梯度定量分析二次流变化的规律,讨论超临界压力下大比热区内倾斜光管内壁温分布异常的机理.
雷贤良李会雄于水清任大龙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壁温分布不均匀性二次流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高热负荷区垂直水冷壁温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针对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温度特性,数值研究了炉膛高热负荷区垂直管圈膜式水冷壁截面温度场和炉膛水冷壁温度分布。计算研究表明:水冷壁温度最高区域处于管壁向火侧顶点或水冷壁向火侧鳍端,在低负荷时管壁向火侧外壁温度最高,而高负荷时向火侧鳍端温度最高。管壁最大温差随锅炉负荷升高而显著增大,最高温度亦随锅炉负荷升高而增大。研究结果为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监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王为术徐维晖李帅帅顾红芳罗毓珊陈听宽
关键词: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温度场
基于射线法超临界流体在拟临界点处热物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压力p=22~25 MPa,管内质量流速G=1 000~1 500 kg/(m2.s),流体温度t=200~420℃参数范围内,利用放射源(Cs-137)释放出的单束伽马射线采用动态测量方法对垂直上升管内超临界流体物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射线本身灵敏度较高的特性,得出了环境温度、试验段与放射源距离两个特征参数对流体射线计数率(Count Rate)的影响,前者在较小的变化范围内对计数率影响不大,而距离也反映出了能量衰减也按负指数规律变化。23 MPa时质量流速为1 000、1 500 kg/(m2.s)的两条曲线计数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十分相似,数值与理论吻合度较好,23与25 MPa下的测量结果表明,压力对于伽马射线测量结果影响不大。
赵于毕勤成胡日查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计数率
超临界L-J流体混合物互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超临界Lennard-Jones(L-J)流体混合物的扩散性质,分析了超临界条件下二元L-J混合流体(Ar-Kr体系)中各组分的自扩散系数及Maxwell-Stefan互扩散系数随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Darken公式能很好地应用于常规条件下的Ar-Kr体系不同,超临界条件下的Maxwell-Stefan扩散系数明显大于Darken公式的预测值,不同原子间的速度互相关函数不可忽略且为正相关.
葛宋陈民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混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