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5019)

作品数:65 被引量:673H指数:18
相关作者:何清杨兴华霍文刘新春缪启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塔克拉玛干沙...
  • 28篇沙漠腹地
  • 19篇塔克拉玛干沙...
  • 12篇沙尘
  • 12篇近地
  • 11篇近地层
  • 10篇沙尘暴
  • 10篇尘暴
  • 8篇边界层
  • 7篇降尘
  • 7篇大气降尘
  • 6篇地表
  • 6篇塔里木盆地
  • 6篇盆地
  • 6篇气候
  • 6篇气象
  • 6篇污染
  • 6篇廓线
  • 6篇大气边界层
  • 6篇大气污染

机构

  • 69篇中国气象局
  • 25篇塔克拉玛干沙...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3篇新疆师范大学
  • 9篇新疆大学
  • 6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新疆巴音郭楞...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新疆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山东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新疆信息工程...
  • 1篇乌鲁木齐市气...

作者

  • 57篇何清
  • 18篇刘新春
  • 17篇杨兴华
  • 17篇霍文
  • 12篇缪启龙
  • 9篇温雅婷
  • 7篇刘强
  • 7篇王敏仲
  • 6篇魏文寿
  • 6篇梁云
  • 6篇李振杰
  • 6篇李帅
  • 5篇张瑞军
  • 5篇钟玉婷
  • 5篇金莉莉
  • 5篇李红军
  • 4篇艾力·买买提...
  • 4篇李兰兰
  • 4篇孔丹
  • 3篇杨青

传媒

  • 17篇中国沙漠
  • 8篇干旱气象
  • 8篇沙漠与绿洲气...
  • 4篇高原气象
  • 4篇干旱区研究
  • 4篇气象与减灾研...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气象
  • 2篇Resear...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Advanc...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 1篇环境科技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21篇2010
  • 23篇2009
  • 16篇2008
  • 2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秋季南疆沙漠塔中边界层O_3浓度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2008年10月11~17日的系留气艇探空资料,分析了塔中边界层O3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塔中秋季边界层O3浓度均值为48.7×10-9。在边界层内中午O3浓度随高度升高几乎没有变化;深夜和清晨O3浓度从地面随高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傍晚O3浓度最大,随高度的升高缓慢减少,达到一定高度后变化均很小。O3浓度随高度变化明显,从1m到700m高度的O3浓度变化分为不稳定型、过渡型和稳定型。根据廓线变化方式分为深夜清晨型、中午型、傍晚型。分析表明,秋季O3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比湿、风速有关。在深夜和清晨出现逆温层,在逆温层内O3浓度较低。O3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02:00和08:00的相关性最显著。在深夜和清晨比湿与O3浓度基本上是呈反相的关系。O3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除了深夜相对较高外(R=0.699,n=33,p<0.001),其余时间均不太明显。
何清金莉莉杨兴华刘新春李振杰刘强刘佳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边界层气象因子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温度特征浅析被引量:15
2010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丘温度因不同类型、深度、部位、天气、时段差异很大。利用不同深度、部位,晴天和沙尘天,裸地与植被,不同植被下的温度观测,浅析其温度分布特征。沙丘表面日最高温出现在顶部,日最低温和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迎风坡。沙丘顶部和迎风坡升温快,降温也快,日较差大,落沙坡则相反。沙丘顶部、左翼、迎风坡和落沙坡,日变化振幅,浮尘、扬沙天小于晴天。迎风坡和落沙坡20cm深度,晴天和沙尘天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和沙表层有相反趋势。0~20cm迎风坡和落沙坡日较差逐渐减小,最高与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晴天和沙尘天不同,晴天和沙尘天温度差值在白天较大。裸地和植被表层沙面温度变化较大,植被阴面日变化振幅小于裸地和植被阳面。裸地和植被浅层温度变化平缓。红柳和芦苇所在沙堆表层温度日变化较大,梭梭的日变化小,温度最低值均出现在07时。
金莉莉何清李振杰刘强黄洁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温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边界层温湿廓线与热量平衡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实验站2006和2007年7~8月取得的微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组合法、对数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沙漠腹地夏季近地层大气温湿廓线、沙层温度、地表辐射及热量平衡等微气象特征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夜间近地层存在逆温现象,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日间气温变化情况与此相反.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辐射平衡以正值为主,除大气向下长波辐射以外,其他各辐射分量(总辐射、反射辐射、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呈现出标准的日循环形态.沙漠腹地地表热量交换以湍流感热占主导地位,只有一少部分热量以潜热形式输送给近地层大气,地表感热和潜热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升高和降低而变化,潜热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感热峰值出现在正午,观测分析还表明夏季沙漠下垫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较为显著,白天地面为强热源,晚上为弱冷源.
魏文寿王敏仲何清雷加强艾力.买买提明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热量平衡
沙漠腹地强沙尘暴过境的近地层湍流分析
沙尘暴北非、中东、美国中西部、澳大利亚一些地区、俄罗斯的中亚地区以及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干旱荒漠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危害极大。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沙尘暴和...
温雅婷焦冰缪启龙何清
关键词:沙漠腹地沙尘暴近地层湍流输送
文献传递
南疆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湍流通量特征的观测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新疆塔中站2006年4月、8月的三维风速、温度和水汽脉动资料,运用涡旋相关法计算得到了春、夏季塔中10m高度的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地表热量输送以感热输送为主。春季每天的最大感热通量变化范围为120—320W·m-2,月平均值为220W·m-2;夏季最大感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140—340W·m-2,月平均值为230W·m-2。感热通量值在夜间为负,白天为正,符号的改变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夏季潜热通量最大值一般为20—60W·m-2,平均值为27W·m-2,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小一个量级。春季动量通量的平均值为-0.063W·m-2,夏季动量通量的平均值为-0.091W·m-2。日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日出后,动量向下传输增大,在09—10时(地方时)出现一个最大值,随后动量向下传输并开始减小。
缪启龙李兰兰何清王晶温雅婷
关键词:沙漠腹地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
1997—200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天气变化特征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塔中及沙漠周边气象站1997—2007年11a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沙尘天气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次之,沙尘暴最少,年平均日数分别为97.4d、59.6d、15.8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每年3月至8月是沙尘天气的多发时段,占了历年平均数79.6%,浮尘和扬沙年日数呈上升趋势,沙尘暴反之。沙尘天气总体分布特征遵循从东往西南到南面逐渐增多,塔中并不是沙尘天气出现最多的地区。温度在19~33℃、相对湿度在10%~16%、风速≥7m/s范围里且在偏东风和偏北风情况下,沙尘暴天气发生几率最高。
薛福民刘新春马燕张琼
关键词:沙尘天气温度
沙漠地区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研究初步评述被引量:6
2009年
总结了沙漠地区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研究的主要进展概况和热点问题。介绍了沙漠地区特有的结构复杂、水汽含量低、沙尘含量高等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对于沙漠近低层的辐射和能量收支特性、湍流通量特征等进行了总结。指出国内外在未来沙漠地区近地层湍流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沙漠地区近地层湍流能量特征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李振杰何清艾力.买买提明
关键词:沙漠地区近地层
新疆百里风区风廓线观测分析——以十三间房观测为例
为了研究新疆百里风区大气三维风场特征,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于2009年3月25日~4月8日在百里风区十三间房气象站进行了15天的风廓线观测试验。本文利用观测试验中Airda3000Q型边界层风廓线仪获得的风场...
王敏仲何清魏文寿赵勇张广兴杨青杨兴华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文献传递
新疆沙尘暴的趋势和突变研究被引量:48
2008年
采用新疆77个站1961—2005年沙尘暴日数资料,使用Mann-Kendall趋势统计检验方法、最大熵谱分析,突变的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南北疆沙尘暴变化的趋势、周期和突变以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①南疆和北疆45 a沙尘暴趋势是减少的,南疆减小的趋势比北疆的强,两者趋势值是-0.25和-0.06,都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减少趋势中心分别位于南疆皮山、安得河附近和天山中段南北坡,20世纪80年代的减少趋势最大。②南疆和北疆低于45 a平均趋势值的年份大多集中在近20 a;南疆沙尘暴的周期分别为2.9 a和2.8 a,北疆为3.4a和2.3 a。准3 a周期变化是南疆和北疆所共有的特征。③南北疆年沙尘暴日数与气温和降水呈反相关关系,与大风呈正相关关系,与大风的相关性最高;在南北疆,沙尘暴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显著水平不同。受南北疆大风和降水量出现突变以及平均气温趋势出现明显转变影响,南北疆沙尘暴日数都在1987年出现突变。
李红军李军何清
关键词:沙尘暴突变
塔中近地层春夏季湍强和湍能变化的观测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2006年4月和8月塔中地区近地层10m处的湍流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春夏季湍流强度和湍流动能的变化,同时对湍流动能供给率做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近中性层结条件下,3个方向的湍流强度均接近常数,而无因次扰动动能则随稳定或不稳定程度的增大也有增大趋势;在强不稳定层结条件时,热力湍能供给率明显强于机械湍能供给率,而处于稳定层结条件时,热力湍能供给率则减为负值,表现为抑制作用。
温雅婷缪启龙何清李兰兰
关键词: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强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